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0章 猶豫

九月末,下著雨。

于謙走在鄉野的小道上,注視著溝渠上漲的水,若有所思。

這段時間的經歷有些出乎意料,就像是古代的話本一般,自己被漢王世子相中,加入了軍隊,當時看到朱悟凈拼上自己一切的眼神,心中受到感動,便同意了下來。

現在回想,有些后悔。

于謙也不是傻子,還是知道好惡的,雖然朱悟凈說的很真誠,完全是一副為了沿海百姓的樣子,但是這件事本質上,還是一場政治賭博。

若是朱悟凈能勝,則可以開海,可以打破祖訓,甚至可以爭奪皇位。

若是失敗,則會變成整個大明的笑話,之前所做的努力全部白費,漢王一脈再無翻繼承大統的可能。

“立嫡立長,這才是正道,我這樣投身漢王真的好嗎?”

抬著頭,任由雨水打在臉上。

于謙忽然覺得朱悟凈錯了。

他說于謙有一具法骨,是個剛正不阿的人,于謙卻覺得不對,若是再讓他選一次,他一定會婉言拒絕朱悟凈的招募。

抗擊倭寇,開放海貿,這很好,真的很好。

但是。

讓漢王一脈繼承大統,這不好。

自古以來,立嫡立長都是穩定之法,廢長立幼都是取亂之法……可是太祖立了建文帝,不照樣發生了燕王篡位的事情嗎?

這件事,到底是建文錯了,還是燕王錯了?

于謙憂心忡忡,感到無比糾結。

他的內心似是有一桿秤,所學的法理是砝碼,秤盤上則是現在要做的事情,這桿秤不斷搖動,始終難以保持平穩。

懷揣著復雜的心思,在告別了家人之后,于謙再次進入了漢王軍的營帳之內。

雨點聲大作,隨著于謙合上簾子,這嘈雜的雨點聲逐漸平復。

于謙一怔,只因他的眼前,朱悟凈和朱高煦神情嚴肅的對坐,周圍還圍著不少親兵,都是朱高煦帶來的將官。

“于謙來了,我們剛好有些事情要商量?!?

朱悟凈招了招手,示意于謙過來。

朱高煦斜睥過去,眼中帶著幾分兇狠。

于謙才走到堪輿圖前,就聽到朱悟凈低沉的語聲:“于謙,你在杭州府也住了不少時間,我有一事要問你?!?

于謙:“世子請說。”

朱悟凈:“最近幾年的氣候如何,可有水災?”

“世子說笑了,當今圣上……”

“不要說什么天人感應,我們闡教不信這個,客觀的現實,自然的運行是不會因為個人的意志而轉移的。”朱悟凈直接打斷。

于謙沒好氣地說道:“自永樂年來,每年都有水災,世子難道不知道,至于湖廣一帶,水災更是不少?!?

明代的各種災難堪稱歷朝之最,二百七十六年,災害之多,竟達一千零十一次,這是前所未有的記錄。

尤其是永樂年間,更是每年都會暴發一兩場或大或小的災害。

根據朱悟凈所知,明代的各種自然災害類似一座金字塔形狀,也就是先不斷增長,直到頂峰,旋即開始下降,到了明代末期,自然災害減少,但是隨之而來的,卻是氣溫驟降。

永樂朝很不幸,就在自然災害增多的時間段。

災害之多,甚至讓朱棣產生自我懷疑,是不是他篡奪皇位的罪行太大,這才導致他在位期間,各種災害頻發。

以至于日后朱棣拒絕封禪的理由,就是大明的水災不斷。

朱悟凈微微頷首,旋即說道:“我們得到一個不太好的消息,簡單點說,蘇州、杭州、松江一帶,這個秋冬或許要漲水?!?

于謙瞳孔震顫,表情變得嚴肅。

朱高煦有些不耐煩,說道:“這里發水災和我們有什么關系???咱們不是要去義烏招募士兵嗎?水災自然有朝廷賑災,瞻壑你聽我的,這事你別管!”

這話響起,在場的眾人表情各異。

親衛之中,有人的眉頭鎖起,有人事不關己,有人松了口氣,還有人有所憂慮。

見到這一幕,于謙也弄清楚了這里的氣氛為何如此古怪。

于謙沉吟片刻,旋即開口:“世子,我作為杭州府的人,自然是希望你們出手援助這里的百姓,但是作為你的幕僚,我不建議你插手這件事?!?

“這些年來水災頻發,朝廷已經有了完善賑災方法,你們未必幫得上忙?!?

這話說的很委婉。

于謙其實覺得朱悟凈一群人,都是軍隊,封建時代的軍隊是什么樣子,只能說懂的都懂。

在水災過后的地方,沒有擄掠百姓,或是騷擾民眾就算是好的了,至于抗洪救災……更是不做指望。

換言之,什么也不做,就是最大的幫助。

此外,就如于謙所言,大明這些年自然災害頻發,各種小的饑荒、水災數不勝數,朝廷已經有了完善的應對手段,甚至連后世小說中拿出來裝逼的“以工代賑,建造水利工程”都實施過。

而這也是朱棣厲害的地方,可以頂著這種氣候環境打造出一個盛世。

朱悟凈微微頷首,基本贊同于謙的說法。

見狀,于謙續道:“我們所在的地方臨近錢塘,有錢镠主持建造的捍海塘,以及其他水利堤壩,倒是不會影響我們,只是會影響今年的稻田收成?!?

南方的第二季水稻一般是立秋前后收割,若是此時發大水,今年的第二季度稻田的收成卻是會受影響。

朱悟凈微微頷首,說道:“以往也有軍戶幫助抗洪,我這支軍隊也打算幫些忙,已經上奏皇爺爺,若是他允許,便在此地征兵,同時抗洪,爭取時間讓百姓將今年的稻子割了?!?

于謙:“以往這事都是太子監國處理,世子貿然插手,恐怕……”

“這個你無需擔心,我這位父王的心思路人皆知,何必遮遮掩掩?!敝煳騼魯[了擺手。

朱高煦的臉色有些不好看。

“這事咱不同意!”

隨著這樣的話,朱高煦猛地站起身,高大的身軀似是高山般拔地而起,給人巨大壓迫之感。

“你不是要去義烏征兵嗎?怎么可以因為區區的水災而改變主意,咱為了這事可是準備了不知道多少,你要是變卦,咱不就白費心思了嗎?”

朱悟凈皺起眉頭,隨口道:“去義烏征兵不是必要的,只是為了……嗯,大概是一種儀式感吧?!?

戚家軍怎能沒有義烏老兵?

朱悟凈也是懷著一種朝圣的心情前往的義烏的。

“老爹你不愿耽擱,那我們就在杭州府征兵,一路北上,一邊抗洪,一邊招募士兵,等到了鎮海衛,我們也差不多募齊兵了。”

聽到這里,朱高煦咂了咂嘴,還是有些不情不愿:“也行吧。”

朱悟凈微微頷首,努力回憶抗洪的知識,在心里謀劃之后的訓練。

戚家軍是明代最強的軍隊,根本的原因是整個軍隊的理念是領先于時代的,不僅僅是戰術上,還有更深層的,都是完全不一樣。

戚家軍比起封建軍隊,更像是近代軍隊。

朱悟凈練兵自然不打算照本宣科,而是打算結合近代的軍事思想,著重培養士兵的紀律性、服從性和團結性……

就用這場水災來練兵吧。

這樣想著,朱高煦似是想到什么,如此問道:“對了,咱之前都忙的忘記了,瞻壑你招募士兵的要求是什么,是要可以舉起多少斤的石鎖,還是要會簡單的武藝,抑或是會認些字?”

朱悟凈回神,如此說道:“我不要城市的油滑之徒,只選鄉野老實之人,不僅要求體格健壯,更要求膽氣過人,其次這些人必須遵守紀律,能夠嚴密的組織起來,節節相制,統一指揮,統一步伐,也就是和我們在京城篩選出的老兵一樣?!?

說到這里,朱悟凈似是想到什么,抬起眼簾,看向于謙,恰逢此時,于謙也看向了他。

于謙道:“世子要求的人,礦工似乎很合適,可以去這里的礦場附近募兵。”

朱悟凈則是直截了當地問道:“那個挖石灰石的礦場在哪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枣庄市| 滨海县| 土默特左旗| 长沙市| 南京市| 涪陵区| 汉中市| 宽甸| 永吉县| 山东省| 石屏县| 岳普湖县| 杭锦旗| 盐城市| 深圳市| 乐至县| 江门市| 榆中县| 武川县| 深州市| 岫岩| 陇西县| 商丘市| 舞钢市| 肥城市| 辽源市| 聂拉木县| 井研县| 阳新县| 依安县| 永清县| 嘉祥县| 高雄县| 舞钢市| 南郑县| 南乐县| 平山县| 大安市| 蓝山县| 江城| 武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