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兩個實習生,來得確實是早些,將那些應備之事皆已安排妥當,只待老師的下一步命令。我方才轉身,去處理那結核抗體標本,誰知道一回到科室,這實驗室里竟熱得如同市集,空氣中更是彌漫著一股令人作嘔的氣息。不用多想,自然是老師開啟了那空調。
那空調,起初應是潔白如雪,如今卻已變得黃舊不堪,仿佛記錄了歲月的風霜,所散發的熱氣也帶著一股讓人頭暈目眩的力量。
我必須承認,若是夏日,那空調吹出的冷氣確實是讓人舒適無比。然而,這老式的空調所吹出的暖風,卻讓人感到憋悶,頭部仿佛籠罩在一層昏沉之中。
我感到自己如同一具失去了靈魂的軀殼,對于眼前的工作毫無頭緒,不知己之所為,將走向何方,我陷入了深深的迷茫。
哎,此時此刻,我究竟應進行到哪一步?又應加入何種試劑?該是加多少量?
那時的我,頭腦中一片混亂,感覺頭部即將爆炸,對自己的行動無所適從。在加入HIV稀釋液時,我不慎打翻了試劑;在加入顯色劑時,也是這里漏一點,那里漏一點;至于加入酶的時候,不是多加就是少加,我自己卻毫無所覺。
老師見我如此,便未讓我繼續操作,而是讓我站在一旁,觀看陳向捷的操作。內心波瀾起伏,這是我自己的過錯,我只能自責。
陳向捷還問過我,今日為何看起來如此精神不振?我卻只能實話實說,我自己也搞不清楚。
直到我走出實驗室,在外呼吸了一會兒新鮮空氣,那種不適的癥狀才得以緩解,我仿佛重獲新生。我意識到,問題就出在那空調上。
我本想過去關掉那空調,但雷老師卻告訴我,開啟空調并非只是為了人的溫暖,實驗室里的實驗同樣需要保持一定的溫度,否則便會影響實驗結果。
雷老師的話讓我如夢初醒,那一刻,我感到自己的幼稚,竟然沒有早早想到這一點。
2021年11月16日
在今日的科室中,那熟悉的空調熱風并未如昨日般涌現,這無疑是個令人欣喜的消息。張老師將我派遣至一旁,要求我為各種試劑添加稀釋液。盡管HIV的稀釋液未曾親手操作,但其他大部分任務已由我完成。
實際上,我們的工作有明確的分工,我未親自動手的部分,必然是陳向捷在默默承擔。免疫室的日常是從早到晚的忙碌,只有所有工作完成,我們才能稍作休息。中午時分,我們輪流用餐,其余人則堅守崗位。
當我享用完午餐,經過生化室時,雙云老師正在準備他的中班。我向他問候了幾句,正欲離去,他卻突然叫住了我。
雙云老師知曉我和陳向捷同在一個科室實習,因此他托我向陳向捷轉達幾句話。
我走到免疫室的門前,心中忽然生出一個有趣的念頭,想逗逗這個活潑的女孩。
陳向捷正在熟練地操作洗板機。我走近她,帶著一絲調戲的語氣打趣道:“嘿,美女,我這里藏有一條關于你的重大消息,你想聽嗎?想知道嗎?”
她一臉驚愕地看著我,仿佛自己犯了什么錯,眼中流露出些許驚恐。“啊?什么事情?”她緊張地問道。
“想知道?”我挑逗地問道。
“你說吧。”她有些無奈。
“真的想知道?”我胸有成竹地繼續逗弄她。
“不說就算了,我才不稀罕知道。”她輕笑了一聲,似乎看穿了我的把戲。
“哎呀,你居然不感興趣,那算了。”我裝作轉身欲走。
她卻急忙拉住我,焦急地說:“你快說啊!”
看著她那副焦急又可愛的模樣,我知道我的目的達到了。于是,我將李老師的話如實轉告給她。
就在我準備進行TP酶免疫熒光法實驗時,隔壁生化門急診的一位實習女生看著我,輕輕笑道:“你真是個大傻瓜!”
這句突如其來的評論讓我愣在原地,手中的工作也暫時停滯。待我回過神來,笑聲已經無法抑制地從喉嚨中迸發出來。
這個評論讓我整整一天都心情愉快。也正是因為這句話,我對這位女生印象深刻。她真的和我一樣充滿童趣!
2021年11月17日
在我和陳向捷的輪班表中,她總是排在我之前休息,而我則固定在周末兩天工作。這種安排的背后,隱藏著一位深思熟慮的組長的智慧。他,就是我們的組長,負責制定我們的工作時間表。他的目光長遠,考慮周全,通常只提前安排半個月的班次,這樣的安排既保證了我們的休息,也保證了工作的順利進行。
向捷被指派到城南分院工作,而我則堅守在老院區。雖然分處兩地,但我們的合作默契十足。當城南那邊有一個實習生休息時,向捷會去城南支援,而我則無需兩頭奔波,可以專心于老院區的工作。這樣的安排,既合理又高效,讓人不得不佩服組長的用心良苦。
由于人員的減少,我成為了科室的重要助手。過去兩位實習生共同完成的工作,現在大部分由我一人承擔。在這個過程中,我得到了張老師的悉心指導。他始終在旁邊鼓勵我,讓我信心倍增。今天,天氣格外宜人,沒有開空調。在這樣的舒適環境中,我順利完成了TP實驗和食物耐受測試。張老師看著我的操作,不禁贊嘆:“前幾天你還顯得有些生疏,現在操作起來真是游刃有余!進步很大啊!”我笑著回應:“全靠老師悉心指導。”“哈哈,小伙子,嘴巴真甜!前途無量啊!”張老師的贊揚讓我心里暖暖的,一天的疲憊都煙消云散了。
或許是今天心情格外愉悅,張老師竟然讓我提早下班。我欣喜若狂,感覺像撿到了一塊寶。對于我們這群年輕人來說,熬夜和游戲已成為生活的一部分。許多人相信,“我熬的不是夜,而是深深的思念與孤獨”,或是“夜似乎在熬我,而我卻樂在其中”。還有人說,“夜與我本無間,是我在陪伴它”。每次聽到這樣的言論,我都覺得心頭一顫,仿佛找到了知音。
每晚,當躺在宿舍的床上,我都會與室友分享一天的所見所聞。舍友中除了我之外,都是臨床或護理專業的學生。他們每天與病人親密接觸,每一個故事都充滿傳奇色彩。當我們聊得正酣時,有時聲音會大了些,引來隔壁鄰居的不滿。我們的房子建在鄉村,彼此間的隔音效果很差。因此,當鄰居不滿敲窗提醒我們時,組長總是大聲說:“你們晚上打麻將時能否也小聲點!”這句話充滿了幽默和機智,常常引得我們捧腹大笑。
剛搬來時,我們與鄰居的關系相當緊張。鄰居們曾多次警告我們降低噪音,友善的提醒我們會注意收斂,但有些鄰居態度強硬,我們便置之不理,反而更加放肆。這種互不相讓的局面持續了一段時間,直到有一天發生了一件事情,改變了我們的看法。那是一個炎熱的夏天夜晚,一位鄰居家的孩子突然發高燒,病情十分危急。由于他們家沒有車,只好向我們求助。我們立刻開車送他們去了醫院。在醫院里,我見識到了醫護人員面對緊急情況的冷靜和專業素養。這件事讓我深刻地認識到,無論是鄰居還是醫護人員,我們都是這個社會大家庭的一員,應該互相幫助、互相理解。
從那以后,我們與鄰居的關系逐漸融洽起來。我們不再大聲喧嘩、擾亂他們的休息。相反地,當我們聽到他們的動靜時也會主動去提醒他們降低音量。這樣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的關系不僅讓我們的生活更加和諧融洽也讓我們的心態更加積極向上。
2021年1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