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 我實習的那一年里
- 小林毅清風
- 2210字
- 2023-11-01 09:18:36
2021年9月13日—2021年10月7日
在此聲明為什么這一段時間我集中寫在一起,那是因為我在整理這些日記的時候,我已經結束實習并且在深圳工作。當時我拿著原稿去上班,但當時我放在共享單車的筐里,走的時候忘記拿,等我想起丟失了什么,回過去找,那輛單車已經被人騎走,那小段記錄也隨之丟失。
丟失后我試圖在醫院附近找,但是城市之大無疑是大海里撈針,徒勞無功,或許這世注定必有這么一遭,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此事古難全,丟失就丟失了吧,所以我稱這一段為“丟失的記憶”。
我是13日轉入到微生物室,頭一個星期老師把我安排在城南這邊,進入微生物實驗室要穿過臨檢室,而實驗室的要求是兩道門,兩道門不能同時開,必先要關一道門才能打開另一道門。
我第一天到微生物室里,感覺不太好,密閉的實驗室,狹小的空間,窗戶密不透風,給人很壓抑,而且有一股很難的惡臭味,令人極其不舒服。
我剛進入科室的時候,里面有兩個人,從白大褂上的字和工牌上我能知道有一位是實習生另一位是進修規培的。這里的老師還沒有來,可是她兩個都在干活,我不可能就這樣杵在一旁干瞪眼,所以,我選擇上前詢問主動干活。
也因此結識了朱詠梅這位搭檔,我剛進入科室,她待了一個月,我對工作是陌生的,她是很熟練的,所以都是她帶著我。
每天早上來到看一下厭氧箱里有沒有陽性,時間到的如果是陰性的則扔掉;把前天的和昨天的平板培養全部拿出來;再看看有什么需要補的消耗品以及備用的。
跟著老師們看平板辨別菌種,這個能力著實是需要功夫。培養出來的菌種判斷是真菌還是細菌,如果是細菌又是哪一種,是球菌還是桿菌,這個我真的很頭疼,在學校的時候就屬微生物的課最難聽懂,老師講來講去還是不懂,所幸我是直接沒聽多少課。
第一天早上何老師拿了一個血平板給我看,這個血平板培養出來的菌種很容易辨別,我一眼就知道是B族鏈球菌,因為有一個叫CAMP的實驗,在血瓊脂板上其會產生像箭頭狀的溶血環,更多的人認為更像指甲狀的溶血環,這個真的很好認出來;這另外一個便是銅綠假單胞菌了,這是一種專性需氧菌,在血瓊脂平板上會產生一種種灰綠色,所以很好辨認。
在上理論的時候,書上說會有典型的生姜味,可當我在醫院里的實驗室里,聞到的氣味都是一股膿臭味,很惡心,原因是實驗室可不止銅綠一種菌落,還有其它的,在培養箱里就會形成一股難聞的氣味,什么生姜味全被碾蓋。
其余的就是接種菌落培養,這就涉及到要我劃平板。在學校上實驗課的時候,用的接種環是鐵絲很難操作而且教學用到的瓊脂平板那都是老師們自己配制而成,想要做到四區劃線法也是比較困難,但在課上那動作得有。
學校里教的可以說是“原始”的操作,而在不同的醫院里未必用的都是“原始”操作,就比如我實習的時候,接種環用的是一次性塑料(這是一種專業的接種環)并且是在生物安全柜里操作,瓊脂平板都是上檔次的,操作起來很容易,那時候我感覺到四區劃線法真的好容易啊!
我剛進微生物室的時候,前一天我嘗試去接種各種標本,真正上手的還是朱詠梅,標本多,我的動作慢,只能是她來。詠梅也是專升本,以前專科畢業實習的時候她就已經在這家醫院實習過,如今本科實習還是這里,她對每個科室的老師那都是很了解。
微生物室里有兩位規培的老師,有一個心機太重趾高氣揚的,很多實習生包括我都不喜歡,而另一位則是很受人們尊敬。
我只在城南這邊待了五天,剩下的我基本上是老院區那邊。老院區的微生物室比較敞亮,空間雖然小,但采光很好,沒有壓抑。
臨近中秋節,我們都想放假也希望醫院給我們放假,畢竟離家近都想回家過節。在節日前張老師組織過我們開會,張老師征求我們的意見,那哪能放過,肯定舉手贊成放假啊,全員都贊成放假,可是張老師卻來了個大反轉
“做夢去吧你們!放假?放什么假,上班!”
別說中秋不放,就連國慶也不會放假,學醫的確實沒什么假期啊。
我在城南學會了操作,老院區的時候就很順手,唯獨那時候還不會看片子,只會染了放在一旁等老師來看。
我在老院經常和袁老師搭班,所以我的動手能力也是這樣的情況下鍛造出來的。
我記得我去了老院五天,我還不會看片子,其實我已經會看了,我怕老師不信任就沒看。有一天來了25套片子,每一套都是一張真菌格蘭染色一張抗酸染色,一共就有50張片子,光染色我就已經染了好久。
那時候我不知道是我自己看片子,老師也不看,快要下班的時候袁老師才看見一張片子沒動,而且當時凝血機又出故障,這就把他給惹毛了,第二天我的一個粗心被老師在科室里痛批一頓,也就是從那以后,我自己接種培養,自己染色自己看片子,自己去上機操作,基本是我自己一人運轉整個實驗室。
每天不知道要畫了多少個瓊脂平板,染了多少的片子,鏡下又看了多少張片子,顯微鏡的光線比較強,經常看到眼睛疼。也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我知道真菌是什么樣子的,抗酸菌又是什么樣子的等等。我劃平板的速度越來越快,看片子的速度也越來越快,我只被老師批評過一次,之后再也沒有被批評過。
人們說你跟到什么樣的老師你的本領就會如何,現在我信了,有些事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多磨多練,我也是從剛開始的不懂,什么都不會變成了現在的一把手,鬼知道我在其過程中經歷了什么樣的磨練,恐怕只有經歷過以及我自己才會懂。
老院那邊只需要一位實習生,而城南這邊需要兩名實習生,城南這邊有位實習生請假了,王老師便把我安排去城南上班。
無論是在城南還是在老院上班,我都沒什么意見,結果都一樣,工作內容也一樣,相對于老院來說,在城南我不用每天早上去擠公交,起得很早騎著車一路等著馬路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