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出宮非吾意,只為救母身!
- 大明太子的貞觀幸福生活!
- 飛天小趴菜
- 3092字
- 2024-02-29 09:43:17
雖然他想明白只是昏迷了三天而已,醒來之后會有這么大的變化。
但是他敢肯定,太子確實是變了。
最大的不同,是關于長孫皇后。
太子以前也無比的孝順,但這一次進到這個屋里之后,他總感覺太子看皇后的眼神之中,好像多了一種失而復得的珍視在其中。
他明明從來沒有失去過母親,為什么自己會有這種感覺?
而第二個不同,則是他的眼神。
不僅僅是重新變的自信,還多了一絲穩重與從容,除此之外還多了一絲從未在他身上出現過的霸氣。
就像剛才訓斥青雀的那番話,之前他是絕對說不出來的。
更重要的是他說那番話之時那股篤定的氣勢,就連他也一時之間心神為之所奪,下意識的就要順著他的思路去思考問題。
而且自己認真的分析完了之后,也不得不承認太子所說的很有可能就是事實。
當他罵完了那句話之后,看了眼正在奮筆疾書的史官,心里其實已經后悔了。
因為他不僅是丈夫、父親,他更是皇帝。
公開場合里罵太子畜生,雖然是情急之下口不擇言,但這句話終究還是出口了。
史官記下的東西,大不了將來逼著他刪掉。
但消息一旦傳出去,難免會吹起一番波瀾。
到了這個時候,他其實已經在想著該如何消除這句話可能會造成的影響。
但是,正是李泰那句求情的話,再次成功點燃了他的怒火。
因為那些關于太子下朝之后就和宮人們褻玩在一起的傳言,他確實是聽到了。
幾乎是本能的,他就將這兩件事情聯系在了一起,然后理所當然的他就認定了太子在母親病重之時,竟然還放不下玩樂之事!
如果不是太子剛才那一番斥責李泰的話,他已經準備命令他到太廟思過去了。
如果他真的這么做的話,引起的后果可能不堪設想。
想到自己差一點兒就被李泰一句話引導著做出錯誤的決定,李世民背后不由出了一陣冷汗。
再看向這個自己最寵愛的兒子之時,他的心里不由的泛起了幾分警惕。
這一切真的都是青雀的算計嗎?
還是說他背后另有高人指點?
一想到這里,李世民的心里不由的一陣煩躁,不論是哪種情況,這青雀都需要敲打一番了。
“青雀言行失當,著太常寺押往太廟思過三日。”
李世民這話一出,李泰立時心如死灰,但只是瞬間他便冷靜了下來。
“父皇有命兒臣不敢不從,還請父皇恩準兒臣給母后請安之后再前往太廟。”
看著李泰那張哭的梨花帶雨的胖臉,李世民的心終究還是軟了下來。
“朕準了!”
“謝父皇!”
謝過之后,他又來到李承乾面前。
“太子哥哥,今日是青雀言語失當惹您生氣,還請太子哥哥不要與青雀計較。
到了太廟之后,青雀一定會認真反省,以后再不惹太子哥哥生氣!
只是青雀臨走之前還有一個愿望想請太子哥哥滿足!”
看著李泰寫滿了誠懇的眼睛,李承乾一下子就猜到了他所謂的愿望是什么,不由的在心里冷笑一聲。
這是還不服輸嗎?
你難道以為孤所說想到了救治母親的良方是騙你不成?
“青雀你尚年幼,需明白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此次太廟思過,希望你能明白孝悌為人之根本的道理。
至于愿望你就直說吧,你我乃是一母同胞,孤自會滿足于你。”
“青雀謝大哥指點,到了太廟之后一定認真思過,不讓父皇和太子哥哥失望。
只是,青雀想知道大哥剛才所說的良方是什么?
如果母親的病真的可醫的話,青雀到了太廟也能安心的思過。”
李泰這話一說出來,李世民的眼光也一下子集中到了李承乾的身上。
剛才因為對于李承乾的變化過于震驚,后來又因對李泰過于失望,以至于他都忘了李承乾剛才提到的良方。
如果真有良方能治皇后之疾的話,那可就太好了。
想到這里,他看向李承乾的眼神也熱切了起來。
“太子,你想到的方子是什么?
朕這就讓太醫去配來試試!”
看到李世民焦急的樣子,李承乾猶豫了一下之后,才開口說道:
“父皇,這個方子太醫院恐怕現在還配不了!”
聽到太醫院竟然配不了,李世民整個人都驚呆了。
“什么?
這到底是個什么方子,太醫院竟然配不了?
就算再珍貴的藥材,難道朕的寶庫之中還能沒有嗎?”
而李泰此是心中卻是狂喜,難道太子剛才真是只是在隨口扯慌?
如果真是如此的話,自己豈不是可以絕地翻盤?
想到這里,他強壓住激動的心情,面帶疑惑的問道:
“是啊太子哥哥,父皇的寶庫之中收盡天下重寶,豈會連一個藥方都配不了出來?
您想到的到底是什么樣神奇的方子啊?”
對于又活躍了起來的李泰,李承乾連看都沒看他一眼,而是直接看向李世民。
“回稟父皇,此方太醫院難配,并非藥材珍貴,而是因為少了一味主藥。
兒臣欲親自去尋此主藥,還請父皇恩準兒臣出宮!”
說完這句話之后,李承乾就深深的拜了下去。
聽到李承乾要出宮,李世民直接震驚的呆愣在原地。
太子出宮非同小可!
這到底是什么仙藥,需要用這么大的陣仗?
“太子,你要尋的到底是什么藥?”
“梨!”
“梨?”
重復了一遍這個字之后,李世民只以為李承乾瘋了。
“梨樹九成宮里遍地都是,何需你特意出宮去尋?”
看到李世民明顯又要發怒,李承乾卻是不慌不忙的說道:
“父皇,兒臣要尋的并非普通的梨,而是產自河南道宋州碭山境內荒野之中的一種秋梨。
只有找到那種梨,再輔以蜂蜜、貝母等十余味藥材制成梨膏才能醫治母后之疾。”
聽到李承乾要到碭山去找什么梨子,李世民疑惑的看向進屋之后便未發一言的房玄齡。
“玄齡,你乃宋州刺史,碭山乃你治下,你可知碭山有什么梨子與眾不同的嗎?”
房玄齡雖是宋州刺史,但只是遙領這個職務而已,并未實際上任,他的本職還是尚書左仆射。
不過這并不意味著他對宋州之事一無所知,宋州的大小事務自有官員呈報于他。
但此時他想遍了宋州官員的上湊,卻從未有關于碭山產梨子的內容。
無奈之下,他只能搖了搖頭。
“陛下,臣馬上查證報于御前。”
看到房玄齡搖頭,李世民的眼睛不由的暗了暗。
“傳太醫!”
當從太醫嘴里聽到他們壓根沒聽說過梨膏,更不知道有什么功效之后,李泰知道這一局終究是自己嬴了。
但他的面上卻是一幅擔憂之相。
“太子哥哥,你為母后尋藥的孝心臣弟甚感欽佩,但連太醫們都沒聽過那什么梨膏,更不知有什么功效,想必是您記錯了。
待太廟思過之后,青雀準備到龍泉寺在佛祖面前發下宏愿,愿以十年壽命換母親康復。
太子哥哥,不如我們一起去吧?”
當聽到太醫壓根就沒聽過什么梨膏,更不知所謂梨膏能治皇后之疾時,李世民失望的身子都差點兒站立不住。
呵呵,什么穩重從容,什么王霸之氣,原來一切都是為了應對青雀而臨時編造的慌言嗎?
朕終究是錯看了這個太子啊!
而有了李泰愿以十年壽命換母親康復的孝心做對比之后,更是讓他心頭火起。
“太子,你此去碭山到底所為何事?”
看著李世民憤怒的樣子,李承乾卻并未驚慌。
現在才貞觀八年,而關于梨膏最早的記載乃是始于距今二百余年后的唐武宗之時,現在的太醫不知道實屬正常。
碭山梨在他的記憶之中一直都是野生于山野之間,并未有人管理,也未有人種植,如今的房玄齡不知也本是應有之義。
但他自己心里知道這個在后世極為平常的方子,對于母親的病確有效果。
至于為什么一定要選用碭山梨,則是源于他在夢中大明世界的記憶。
當年父親南征北戰,母親便帶著他日夜相隨。
一次父親兵敗逃經碭山,他突發咳嗽,幾乎沒了半條命。
但不巧的是,軍醫官早已走散,竟是無人能為他醫治。
母親無意中聽說當地有一種野生的梨子治療咳嗽有奇效之后,不顧父親反對也不顧隨時可能出現的追兵,一人帶著向導跋涉三十余里終于為他尋了來。
他至今還記得那梨子入口是那樣的香甜,而母親手上被荊棘劃破的傷口又是那樣的觸目驚心。
后來父親登基為帝之后,他也成了太子。
他吃遍了天下的梨子,卻再也沒有碭山的秋梨那樣的香甜,也再沒有那樣的奇效。
如今換了人間,換成了母親需要梨子來治病,他當然也要為母親尋來天下最好的梨子。
既然無法解釋,那便罷了。
母可為兒舍身,兒又為何不可呢?
“父皇,以碭山梨制成梨膏可治母后之疾乃是兒臣偶然之間從醫書中所得,情急之下卻是忘了出處。
如果父皇不信的話,兒臣可立軍令狀,如果梨膏不能治母后之疾,請父皇廢黜兒臣太子之位。
請父皇恩準兒臣出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