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農事
- 明末崛起,從邊軍開始
- 干飯忠實者
- 2363字
- 2024-04-27 13:45:37
田地里的小麥收割完畢,另一波生產戶又加緊投入播種的行動中,主要播種春小麥、高粱、大豆等農作物,王初仁感嘆,可惜沒有玉米,玉米又耐旱產量還比較高,對土質要求低。
于是,在黃甫川堡就看到兩撥人,一撥人剛剛將小麥收割運走,馬上就來了另一波人開始翻土播種,堡內外各處空地上灰塵漫天,全是小麥脫粒、晾曬、車小麥產生的灰塵,生產戶每天傍晚收工時臉上、身上、頭上全是灰塵,有些人就兩個眼睛是干凈的,鼻孔里面、牙齒上都是黑的,但是沒有一個人嫌臟、累,臉上全是滿足、幸福的笑容。
為了保障此次農忙,王初仁下令全堡各部門全力配合,還特意吩咐食堂為生產戶們加餐,本來按規定每五日吃一次肉變為三日一次,所以生產戶們不僅有收獲的喜悅,還有能多吃幾頓肉食而高興。
為了保證安全,防止蒙古人或者流賊前來劫掠,王初仁下令各地守軍進入最高戒備,不能放一個敵人入境。
...........
又是十多天時間過去,緊張而又快樂農忙時節過去了,看著最后一車小麥被送進了倉庫,王初仁懸著的心終于放了下來,此時陜西正值大旱,根本沒有下雨,所以小麥幾天就晾曬完畢了,堡內的倉庫已經堆滿了金燦燦的小麥,原本的倉庫根本不夠裝,為了裝下這些小麥,又在新城擴建了幾個大型倉庫,才堪堪滿足。
王初仁看著天上的烈日,看來想要老天爺下場雨是沒有希望的了,農田處的蓄水池全部都干渴了,于是王初仁只得命令大壩管理員開閘放水灌溉農田,要不然種下去的種子根本不會發芽。
王初仁站在一旁,看見管理員將灌溉總渠的閘門打開,源源不斷的黃甫川水流進灌溉總渠,又分別流經干渠、支渠,最后流入各個蓄水池,王初仁可不會直接讓水流進農田進行漫灌,這樣太浪費水資源,只要把蓄水池灌滿,然后用人力進行澆淋,畢竟現在堡內最不缺的就是人力,陜西地區的大旱,怎么能讓寶貴的水資源全部浪費在農業上呢,還需要滿足工業、飲用水。就這一次開閘放水都有可能讓大壩的水車轉慢幾圈。
蓄水池的水用完又開閘放一次水,這樣就能在保證節約用水的同時又能保證農業生產,只是生產戶們累一些,需要一直在田間澆淋禾苗,順便進行施肥。
操守府官廳,王初仁正看著北京一帶的地形圖,此時李光高興奮地走了進來:“大人,大豐收啊!”
王初仁微笑:“收了多少糧食?”
李光高激動道:“總共收獲了五萬一千六百石小麥,一千二百三十石豌豆,光是小麥按照一萬五千人,一人一天一斤糧食計算,都能供堡內人口大吃六百余天了,現在堡內根本不用為糧食發愁了,而且我們到了秋季又可以收獲了。”
“產量這么高,四萬三千畝土地居然收獲這么多,畝產達到了一點二石每畝,要知道這其中大部分都是新開荒的土地,一般新開荒的土地能有個零點七八石就很不錯了,現在居然突破了一石!”王初仁有些不可置信。
李光高道:“這都要歸功于大人的幾個大的項目落地,一是我們的莊稼基本上沒有缺水,二是有大人的人工堆肥,三是有堡內的硝土增肥,最后還有我們廣大生產戶的辛勤勞作。”
王初仁被夸得也有些不好意思:“都是大家的功勞,哈哈哈!”
李光高接著說道:“大人,是否將多余的糧食拿出去賣一部分?”
王初仁思慮后:“不賣,一顆糧食也不賣,未來幾年還會更干旱,農業生產更為嚴峻,以后糧食還會更緊缺,我們不僅不賣糧食,還要慢慢的買進糧食,以備不時之需。”
李光高贊嘆道:“還是大人看得長遠!”
“小麥收割后全部播種完了吧?”王初仁問道。
李光高:“四萬三千余畝土地已經全部播種完畢,一些播種早的已經開始發芽了,生產戶們正在進行施肥工作。”
王初仁聽了很滿意:“清水河堡的開荒工作進度怎么樣了?”
“回大人的話,清水河堡開荒已經基本結束,共計開荒七千余畝,加上原本的一千余畝土地,共計八千五百余畝!”
“怎么才這么少?”王初仁疑惑道。
“大人有所不知,清水河堡比黃甫川堡地勢平坦,但是卻沒有黃甫川的水壩,確實還能開荒,但是開荒出來無法灌溉,在這個干旱時節根本沒有辦法成長,而且新開荒的七千余畝土地全部需要黃甫川這這邊引水過去才行,要不然也是白干,下官今天來一是向大人報喜,二就是向大人進行請示,是否開挖水渠引水灌溉清水河堡土地!”李光高道。
“你怎么不早說,這么重要的事情應該早說啊,以后這種涉及民生的你可以先做決定后向我報備都行,明天馬上安排人手開工,不,今天就開工,不知道多少天能完工?”王初仁有些懊惱。
李光高道:“多謝大人信任,清水河那邊地勢比黃甫川這邊低,工程量不大,一些老師傅評估如果人手充足,十多天就能完工!”
王初仁聽后頓時放下了心接著又道:“那還能趕上這一季播種不?”
“問題不大!”李光高道。
王初仁頓時大喜:“那就好,又是近萬畝農田,秋天收獲的糧食就更多了,哈哈!清水河堡的城墻、房屋修建得怎么樣了?”
李光高:“基本已經修建完畢,我已經組織了四千多人遷移過去了,他們在那邊直接參加當地生產,比這邊過去方便多了。”
王初仁很滿意李光高的安排,看來讀過書的人就是不一樣,做起事來井井有條!
看著堡內的倉庫滿滿放著糧食,王初仁現在一點都不慌了,畢竟手中有兵沒有糧,底氣不足,有糧沒有兵,害怕被搶,現在有糧又有兵,根本不慌,底氣十足。
于是王初仁決定將精力放到兵事上來,決定對軍官進行一定的調整,王初仁打算讓周銀任一哨哨長,一哨換防石門崖,羅世偉任二哨哨長,二哨換防大邊長城,王建河任三哨哨長,三哨換防清水河堡。
書記官孫藝斌寫好任命文書后,王初仁親自簽名蓋章并用蠟進行封口,印上勘合。
然后讓傳令兵將命令公文傳達到各駐防地。
本次調整是王初仁為了避免軍官長期待在一個地方成為軍頭,雖然在后勤上已經斷絕了這種情況,但是王初仁還是不得不防,這樣做雖然會讓軍隊戰斗力短期下降,但是王初仁還是做了,畢竟接下來的大戰還有一段時間,足夠軍官與士兵之間的磨合了。
與三哨哨長一同調整的還有一部分隊官,隊官只是少量調整,這些基層軍官確實不敢動太多,那樣就會使軍隊戰斗力下降很多,而不是略有下降,王初仁也不想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