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拼音 阿拉伯數(shù)字 運算符號一
- 明末崛起,從邊軍開始
- 干飯忠實者
- 2135字
- 2024-04-18 14:23:19
崇禎二年正月二十,今天是個大日子,是黃甫川堡學堂開學的日子,所有的學子在家長的帶領(lǐng)下均是早早地來到學堂。
學堂是一間間很大的磚房,為了提高保溫效果特意砌的二四墻,而窗戶也是兩層油紙進行保溫,但是為了采光,窗子又很大;地面則是木地板,地板下面則是通了熱氣的管道,這樣在冬日時分,孩子們坐在學堂里學習腳就不會發(fā)冷了,相信很多同學都體會過冬天踩在冰冷的水泥地面有多冷吧!
屋子很是高大,為了提供敞亮的屋子,房子的高處也有窗戶,而這樣的屋子總共有五間,為孩子們提供舒適的教學環(huán)境,看到這樣好的屋子,這些家長們更是放心了,興高采烈地把自己的孩子送進學堂。
學堂里的桌子、凳子全是新打造的,比自己家里的破爛家具好多了,伸頭望進去,一股熱氣撲面而來,王麻子驚嘆道:“這屋子里怎么這么暖和!”
“這你就不知道了吧!王大人怕凍著孩子們,所以就在學堂內(nèi)安裝了什么暖氣,所以里面就很暖和?!币粋€叫李三毛的男子解釋道。
“大人對咱們孩子真有心啊,走吧,趕緊出工干活了,這樣才能報答王大人的恩德?!蓖醵榈?。
李三毛道:“等一下,讓我看看咱家的小毛,他要是不認真學習,看我不收拾他!”
王二麻想想也是,于是也等了一會兒,同樣的,有很多家長都留了下來,趴在窗戶邊看自己的兒子。
孩子們端端正正坐在學堂,等待著先生的到來,不一會,就看到一個儒里儒氣的人慢慢走了進來站到講臺上,手里拿著戒尺。
孩子們齊齊站立鞠躬:“先生好!”
先生:“請坐!”
孩子們齊齊坐下,沒有其他的言語,只有齊刷刷坐下的聲音,像是訓練過一樣。
看到先生的面孔之后,王二麻和李三毛均是張大了嘴巴,居然是李光高大人,想不到李大人親自為自家崽子啟蒙?。≌媸菢s幸啊!
每個人的座位上都有一本三字經(jīng)的書本,這是中國古代最為常見的啟蒙書籍了。
李光高隨口念來:“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學子們則是認認真真跟讀著,無比認真,他們無比珍惜現(xiàn)在得之不易的機會,大口大口地汲取知識,李光高對這些學子的態(tài)度也很滿意。
王二麻看到自己家的狗蛋學得如此認真,笑得裂開了嘴:“沒有浪費我昨天晚上的口水,今天回去賞他一塊紅燒肉?!?
旁邊的李三毛譏笑道:“還用你賞,崽子在學堂吃得比我們還好,少操這個心吧,趕快出工吧,不要耽誤了工期?!?
在外面觀察的家長們紛紛拿著鋤頭、鏟子各自干活去了。
大齡班級,王初仁站在講臺上,感受到屋內(nèi)的熱氣,又感受到臺下學子渴望的眼神,心里也是澎湃萬分!
臺下學子鞠躬:“先生好!”
王初仁拿著戒尺:“請坐!”和剛剛一樣,整齊無比。
王初仁看著紙上的名單,大部分都是大眾名字,看著看著,突然看到一個無比熟悉的名字“李定國”,這難道是歷史上的那個李定國?按照歷史記載,李定國是1620年出生,現(xiàn)在應該才九歲,怎么就被分到大齡班級了。李定國是陜西榆林人,明末農(nóng)民起義領(lǐng)袖,南明將領(lǐng),抗清民族英雄。明崇禎三年(1630年),從張獻忠起義于米脂,被張獻忠收為義子。跟隨張獻忠轉(zhuǎn)戰(zhàn)于晉、豫、楚、陜諸省。殺敵無數(shù),屢獲戰(zhàn)功。
李定國是著名的抗清名將,在孫可望等人皆已降清,而他獨自抗清,獨自作戰(zhàn)多年,南明永歷十六年,清康熙元年(1662年)六月二十七,李定國得知永歷帝被吳三桂絞死后,悲憤而死。臨終時遺命其子:“任死荒徼,勿降也!”遺憾的是,他的兒子李嗣興最后還是投降了清朝??蓱z一代英雄,至死都沒有降清,可惜兒子不爭氣,將自己父親的遺言狠狠踐踏在地。
王初仁有些興奮:“誰叫李定國,今年多大了,哪里人?”
屋內(nèi)很安靜,均在想這個李定國是誰,居然能讓大人親自過問,穿著破棉襖,瘦弱的男孩怯生生地站了起來:“正是學生,學生今年十二了,陜西榆林人!”
“十二,你確定十二,不要騙我哦,再給你一次機會!我們要做誠實的人,而且還要有知錯能改的勇氣和習慣!”王初仁嚴肅道。
“學生錯了,學生今年九歲,求先生不要趕我出去,我愿意接受任何處罰!”李定國哀求。
“我何時說過要趕你出去了,但是撒謊不能不處罰,罰你五天內(nèi)將三字經(jīng)完整背誦,五天后自己找我來背誦!但是一定要記住,下不為例!”王初仁看著李定國道。
聽到不會趕他出去,李定國終于如釋負重松了一口氣!
今天我們的第一課就是我們要做一個什么樣的人,我們的做人理念是什么?
“我們要做一個誠實、孝順、善良、勤勞、勇敢、感恩、愛國的人!”做到這一切之后,我們才能齊身修家平天下,完成人生至高的理想和抱負。
而我們?yōu)槭裁匆x書,我們讀書是為了提高自己的修養(yǎng),提高自己的學識,進而報效國家,振興我們漢人,為了我們的家園不被韃子所蹂躪,為了我們的家人被韃子所欺辱,所以我們是為黃甫川堡崛起而讀書,為漢人崛起而讀書!
你們知道嗎,關(guān)外的漢人被后金韃子所奴役后,不僅要把自己的土地、財產(chǎn)獻出去,還要將自己的妻女獻出去,當韃子的奴才,吃得比狗還不如,甚至后金韃子還強迫漢人剃發(fā),只留一個金錢鼠尾,難看之極。
我們都知道,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更何況直接讓我們剃頭,韃子還有一話叫做,留頭不留發(fā),留發(fā)不留頭,頭發(fā)和腦袋只能選一個!
兩百多年了,難道我們又要讓歷史重演,草原的鐵騎踏上中原大地嗎?
下面一個年紀比較大的人帶頭大吼:“不,殺光韃子!”眾人跟著一起怒吼:“殺光韃子!”
王初仁看著造勢差不多了大吼:“為黃甫川堡崛起而讀書,為漢人崛起而讀書!”
眾學子:“為黃甫川堡崛起而讀書,為漢人崛起而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