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上編 詩歌敘事傳統與潛在理論體系

第一章 泛事觀:古典詩歌敘事傳統的基石

中國古典詩歌向來被看作抒情言志的文學體式,在“詩言志”“詩緣情”等經典詩學觀念的引導下,研究者尤其注重闡發古典詩歌的抒情特色,并建構出一條“抒情傳統”,以勾勒中國詩歌的獨特面貌。不過,這些研究在凸顯抒情傳統的同時,對敘事性的觀照視角卻有所忽略。敘事作為文學的重要功能和基本表現手法,是古典詩歌發展進程中不可或缺的元素。然而在西方敘事學和抒情詩論的強大影響下,對中國古典詩歌敘事研究的進一步展開顯得頗為艱難。套用西方敘事概念,或將詩歌敘事依附于抒情的研究,都難以實現對詩歌敘事的正面評價。要跳出現有觀念的局限,需要從根本上認清中國古典詩歌敘事的基本特性,厘清詩歌敘事的內涵,以明確詩歌敘事傳統的研究對象與目的,進而尋找深入研究的思路與方法。這是研究古典詩歌敘事傳統的首要任務。

要解決這項任務,需要從一個根本的問題談起,即古代詩人如何看待詩中的“事”,以及如何看待詩與“事”的關系。敘事傳統的形成,與人們對“事”的認識緊密連結。什么是“事”?什么是寫在詩中的“事”?只有從解決這個問題入手,才能把握古典詩歌敘事傳統所具有的特性,并解釋其所呈現出來的特殊面貌,進而認識敘事傳統在古典詩歌發展歷程中所具有的地位和意義。

總體上看,中國古典詩歌對“事”的認識屬于一種“泛事觀”。所謂“泛”,是與現代敘事學對比而言的。我們現在所認識的“敘事”,在相對狹義的層面上,主要指文學性的敘事,特指故事(事件)的講述7。而在古人那里,“事”的概念卻具有模糊性,其指涉的范圍具有不確定性。相對于今天敘事學對“事”較為清晰的體認,古人對“事”存在著非常寬泛的理解8。這種“泛事觀”的存在,深刻影響了詩歌傳統的形成,不僅直接影響著詩歌寫作的面貌,而且左右著詩學觀念的發展方向。因此,要想認清古代詩歌的敘事傳統,必須追溯古代詩人的“泛事觀”。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乡宁县| 襄汾县| 衡水市| 图木舒克市| 红河县| 建昌县| 武平县| 蒲江县| 普定县| 根河市| 信丰县| 新化县| 天柱县| 平潭县| 鹤壁市| 惠东县| 永兴县| 靖江市| 望奎县| 葫芦岛市| 苗栗市| 宝鸡市| 泰安市| 澄江县| 谢通门县| 志丹县| 开封市| 沂南县| 五莲县| 交城县| 汕尾市| 时尚| 资源县| 安溪县| 承德县| 中阳县| 邵东县| 台安县| 古田县| 屯留县| 永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