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夫人方略
- 明末:洋鬼子被薅哭了
- 日月永明
- 2260字
- 2023-10-15 00:01:00
“將軍。”
王瑋進了軍營,一臉迷茫的看著徐毅。
“嗯,如今形勢非常不利,肇州很有可能會對香山滲透,一旦肇州派來御史大夫,我等就會陷入兩難之地。”
“為了確保不和朝廷發生任何沖突,我的意思是,咱們先撤,離開香山。”
“但是,去哪里,又成了難題。”
“福建一帶,鄭家視為囊中之物,不容他人染指,我軍…人數上和鄭家比,不占優勢。”
“應天的話,那些官老爺們,見到我軍陣容嚴肅,裝備精良,肯定會生出覬覦之心,甚至殺了我,奪了兵。”
“你的意見呢?”
徐毅搖了搖頭,他從始至終就沒想過要進應天,他的目的只有一個,阻止清軍南下,最少要把清軍阻止在昌江沿岸,使其無法南下,摧毀大明政權。
政治斗爭并沒有多么復雜,徐毅的最終目標是將清軍趕出山海關,至于趕出清軍之后,關內在發生什么,和清軍沒關系,這是徐毅的唯一目標。
無論是大明也好,大順也罷,大西崛起也可,甚至是其他的什么內地政權,都可以。
而如果徐毅選擇自己登場,那以他的利益來看,最好的地方,莫過于兩廣,云南,向北推進…
然而,想法是好的,如果徐毅真的這樣做,清軍絕對不會給他一點時間,也就是說,他這邊動手,打不打下來不說,清軍到眼皮底下時,他肯定沒辦法完成戰略防守的布局。
“將軍,屬下只有一句話,想問將軍。”
王瑋看著徐毅,并沒有給出答復,反而開口詢問徐毅。
“說。”
看著王瑋嚴肅的表情,徐毅深知,這個問題…不會是小事。
“將軍是仲達?還是孔明?”
王瑋的話音剛落,徐毅坐回到椅子上,他的內心第一想法,自然是做仲達,司馬老賊…但不知為何,他說不出來這話…
倒不是有什么超能力,封住了他的嘴,只是…
王瑋見徐毅沉默,似乎得到了答案,正當他要說話時,營帳外的李可染,手中提著飯盒道:“我家夫君,自然是孔明丞相,豈能學司馬老賊。”
一時間,營帳內氣氛微妙,徐毅扭過頭,望向李可染,只見其緩步走到身邊,將手中的飯盒放在書案上,開口道:“夫君,諸葛丞相,鞠躬盡瘁,殫精竭力,數十年如一日,今后人無不以祖榮光。”
“觀那司馬仲達,洛水誓言,背信棄義,傻子皇帝,妖后作亂,八王禍國,萬世唾棄,其子孫,豈非皆遭劉裕殺絕?”
聽了李可染的話,徐毅又麻了,他也沒有回答李可染,只是看向王瑋道:“我不做司馬,也不做孔明,有生之年,能將建奴趕出山海關,足矣!”
徐毅自然是不會在乎所謂的身后名…但現在想這些,仿佛為時尚早。
“若將軍有志,驅除清軍,則我軍當有上中下三策可行。”
王瑋躬身作揖道。
“你們這些人啊,就喜歡這套,先說下策,”
徐毅面帶笑容,終于上正題了。
“下策便是,前往長江,于揚州駐扎,兵部尚書銜,武英殿大學士,史老先生,正駐扎在揚州,若我軍去,史老先生知將軍之意,必不會為難。”
“同史老先生一并,堅守揚州,揚州不失,則建奴無談渡江一事,若揚州能得到江南錢糧支援,則揚州可守!”
擺了擺手,徐毅道:“說上策!”
“上策嘛,就是將軍的目標,徐州,我軍若是此時北上,則可在建奴自關中會師南下之前,抵達江北,趁亂奪回徐州,雖深入敵境,然則萬民相應。”
翻了個白眼,徐毅道:“說中策。”
“中策便是,在江南轉圈,等到清軍渡江時,我軍趁機北上,切斷清軍的糧道,奪回江北諸城,屆時,定是應者云集,建奴若攻破應天,但退路被斷,必不能久。”
“建奴若繼續南下,則我軍可渡江而擊,奪回應天,此消彼長之下,建奴怎能久戰。”
“若建奴不再南下,而是回擊我軍,則我軍遁往常州,此時,若清軍已克應天,必有他人重奪應天,若建奴未克應天,則筋疲力盡,自退爾。”
上中下三策,上策完全沒法用,雖然高收益,但風險之高,也是不遑多讓,最重要的是,如果只有徐州的話,其實是沒法守的。
也不能守。
守徐州,必須有江淮做后盾,不然的話,徐州一座孤城,守個屁啊。
“我倒是有個方略,若是說的不對,夫君還要見諒。”李可染與徐毅相處一月有余,從表情上,很容易判斷,徐毅并不看好王瑋的三個方略。
微微點頭,徐毅并未在意,心中思考著,自己要走向何方。
香山肯定是不能待了。
“我軍大船四十余艘,小船八十余艘,一條大船,至少能帶三個百戶所,及各項物資。”
“四十條船,一百二十個百戶所,實際剛好裝下我軍十二個千戶所,及戰馬,火炮等軍械。”
“徐州不可去,揚州不可去,應天更不可去,那何不反其道而行之,直撲山海關,迅速吞并寧錦防線,若山海關有失,清軍必定上下震動。”
“屆時,我軍只要架上大炮,備足火藥,彈丸,等守城器械,依仗山海關之險要,向東可攻防御空虛的清軍老巢,向西可震懾順天偽帝。”
“只要堅守山海關,清軍短時間內無法攻克,其在關內的優勢,必然會瞬間土崩瓦解,關內投降清軍的將領官員,也會紛紛改弦更張,重塑大明、”
“即便關內沒有響應,若我軍奪取山海關,寧錦防線,戰線逼近遼沈,則清軍內部必然人心不穩,夫君難道忘了,建奴入關,號稱五十萬,實際全族老弱婦孺,難有三十萬。”
“幾番征戰,死傷無數,清軍可戰者,絕不會超過十五萬數,若是內部再生間隙,他們尚可借居庸關走蒙古,迅速返回遼東,守住祖宗陵寢。”
“若無法攻克山海關,則我軍也可自山東登陸,以齊魯大地,拒守徐州,截斷漕運。”
李可染一番說辭,說的王瑋眼皮直跳,說的徐毅,目瞪狗呆。
吞了吞口水,徐毅看著李可染道:“山海關,兵家重地,建奴豈會不派重兵守衛,我軍…怎么打的下來啊,一萬人守山海關,十萬人都未必打的下來。”
山海關,徐毅很清楚,那座關城,真正的軍事基地,即便是有各種大炮的明末,想要攻克山海關,那也是癡人說夢。
“清軍怎敢將山海關留給漢人防守,防守山海關的必定是清軍,而清軍又有多少人?更何況,他們自持后路安穩,想必,山海關最多不足兩千人守衛。”
“若我軍突襲,有心算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