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082:《格局》
- 劇本系統:這個演員哪兒來的?
- 咖啡兌柚汁
- 2287字
- 2023-11-27 23:07:12
頒獎典禮的嘉賓們,此時都變得神情嚴肅,許多癱坐著的投資人和著名導演都挺直了脊背……
這話題有點嚴肅。
嚯,這年輕人~格局有點大!
臺下的年輕演員莫名升起一股使命感,而老一輩的藝術家都頭皮發麻,想起了深埋在心底的初衷。
是啊,無數電影人薪火相傳,默默守護這個夢想。
光電和文旅的領導們,有人已經淚眼婆娑。
步毅三言兩語概述的是他們奮斗終生的事業。
每年頂著壓力不斷地嘗試突破,尋求撥款和贊助,投資主旋律題材,向娛樂公司約稿,設置獎項活動……
就是希望它能夠被接受。
他們擦拭眼淚,環顧四周——金碧輝煌的頒獎典禮現場,當初志同道合,投身電影事業的同僚已離開,剩余老友也是兩鬢斑白。
“竟然會有人記得。”
“說得好啊,要有靈魂,有力量的作品?!?
“主旋律題材以前可不討喜,哪怕眾星云集,斥巨資搞大制作,票房也還是一片慘淡?!?
張興軍和陳明互相對視。
“這孩子有心了,竟然會說這些話……哎,挺好?!?
“我們沒白給機會?!?
……
白花頒獎典禮的舞臺上。
步毅說完這番話,側過頭,露出微紅的眼眶,看上去就像是情緒激動導致一時哽咽。
啪,啪,啪啪啪~
偌大的演播大廳內,響起了此起彼伏的掌聲。
不管是掌握重金的資方,還是功成名就的導演、制片……
不管他們年輕、年邁、初出茅廬或是載譽滿身……
只要自認為是電影人,此時都毫不吝嗇地鼓掌。
這掌聲是送給步毅的。
他把這段歷史傳播了出去,讓無數人的心血被知曉。
這掌聲也是送給前赴后繼的電影工作者們的。
步毅深呼吸,待到掌聲褪去:
“想當年,主旋律影片在一眾進口大片中孤軍奮戰,而現在,不止是《牧馬人》和《懸崖邊》,今年的主旋律電影都備受觀眾喜愛!”
“這獎杯,我替前輩們代領?!?
“無數電影人的探索,數不清的資源投入,才終于找到了方向。”
“只是運氣好,賽跑的最后一厘米被《牧馬人》撞上了?!?
“也被我撞上了?!?
“時代的浪潮向前奔涌,我只是越過平面的第一朵微不足道的浪花,鮮花和榮譽不該落在我身上?!?
“謹以此獎,致電影工作者。”
步毅這番話說出來。
舞臺后方的梨叔,電視機前面的翟濱乾,無數業內知名的導演、娛樂公司總裁都暗道一聲牛逼。
這話說得太漂亮了!
步毅斬獲白花影帝,成為主旋律電影的贏家,沒有飛龍騎臉地嘲諷,也沒有獨占榮譽,而是帶上其他作品一起沾光。
步毅再舉起獎杯。
“主旋律商業化的模式終于找到方向,我相信往后的主旋律影片會一路高唱凱歌!”
從電影上升到行業趨勢,完美詮釋了什么叫做…
影帝の格局!
舞臺下方傳來經久不息的掌聲。
步毅鞠躬致謝,走下舞臺,那雷鳴般的聲浪非但沒有減弱,反而變得更加強烈,以至于他都不好意思坐下,到了自己的位置還要再次拜謝四方的嘉賓。
一番話慷慨激昂,讓所有電影從業者均攤了一份榮譽。
原本還帶有審視意味的大佬們,此時都面露和善的目光,很多人都吩咐助理去要他的聯系方式。
“你今晚算是在圈里火了,在很多老前輩那里結下了一份善緣,對你以后的事業一定有幫助?!?
濱海的影帝衛守文長吁一口氣。
“痛快,后生可畏啊,以后要我幫助的話,一定要開口,你……你前途不可限量。”
步毅也只能訕笑搖頭。
他不知道的是,自己的這段獲獎已經在互聯網上大肆轉發。
微博熱搜上很快就出現了相應的詞條并且話題討論度不斷飆升。
“這段話請全文背誦!”
“看看其他年輕演員磕磕巴巴的樣子,再看看咱毅哥這氣場,要面子有面子,要里子有里子!”
粉絲們很久都沒有這么瘋狂地給家人安利自家的毅哥了!
“影帝實至名歸!”
“《格局》”
“沒有追錯星,真是的,為什么濱海不給步毅安排商業活動啊,都沒有機會給哥哥打call!”
“哥,我求你了,整點粉絲見面會和線下互動吧!”
“我真是愛死毅哥了!”
……
步毅的這番話的效果影響到了白花獎后續的頒獎典禮。
整個大廳都沉浸在一種奇怪的氛圍中,嘉賓也好,觀眾也好,都在反復咂摸著他說的話。
作為電影人也是需要使命的。
最近的市場競爭愈發激烈,流量和資本裹挾著創作者的初心。
他們這幾年聽到最多的就是票房和分賬,還有其他更復雜的利益,卻沒有人站出來問一句——拍電影的初衷是什么?
熱愛呢,責任呢,藝術呢?
他們當初踏入這份行業的初衷和熱血又丟掉到了哪里?
頒獎典禮還在繼續著,稍后的最佳女主角由一位商業片的影后摘得。
實至名歸。
步毅坐在臺下安安穩穩地看著,只是鏡頭掃過他的頻率越來越高。
所謂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
步毅今天能講出這么一番話,是因為自從他穿越以來,就在不斷地溫習藍星世界的電影發展史,去盡量記住一些經典的電影和著名的大事件。
兩個世界的娛樂圈有差異,但在一些奇妙的節點上也有雷同之處。
這番話也算是有感而發吧。
值得一提的是,本屆最佳導演竟然還是給到了陳劍,也就是懸崖邊的導演,他在電影中使用了大量技巧,讓整個諜戰片的懸疑感直接拉滿,從技術的層面來看是沒問題的。
評審代表大眾審美,卻很少有人會去關注背后更高層面的追求。
厲害的導演都知道:
呂寧松拍牧馬人很克制,沒有花里胡哨的技巧,保證電影原汁原味,忠誠地還原劇情,直擊觀眾內心!
這種沉穩彰顯一個導演的境界。
陳劍自己也知道。
他是佩服呂寧松的——拍自己人生中最后一部電影,竟然還能夠忍住不去炫技。
突破境界,封神退休。
陳劍一走下臺就往呂導這邊來,兩人具體說了些什么誰都沒聽清,只是氛圍有些尷尬,畢竟在好朋友的最后一屆百花上搶走了他的最佳導演獎……
藝術家的友誼,咱也不好多說,但大眾評審還是非常給力的。
雖然沒有給呂寧松最佳導演,但是含金量最高的最佳影片,高票給到了《牧馬人》。
呂寧松捧起獎杯的時候,現場的掌聲只比步毅那會兒稍低一點。
他在金碧輝煌的舞臺上享受著國內頂級電影人的掌聲,拿著象征電影界三大榮譽之一的白花金杯,結束了自己幾十年的拍攝生涯。
呂寧松合上了自己斑駁的劇本。
光榮下播,也是最好的結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