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081:接化發
- 劇本系統:這個演員哪兒來的?
- 咖啡兌柚汁
- 2334字
- 2023-11-27 21:18:16
步毅走上舞臺。
頒獎嘉賓是文旅副主席張興軍,某笑容慈祥,卻明顯是官場高手的中年大叔。
另一位老戲骨陳明。
這位長著一副帝王之相,經常在影視劇中扮演各朝代的皇帝,不怒自威,華夏影視協會新任主席。
兩位大佬面帶微笑,親手將紅色證書和金色獎杯交到步毅手中。
張興軍背對觀眾席,壓著聲音說道:
“我知道你不喜歡爭,但你現在是白花影帝了,把格局放大,眼光要長遠,可別跟翟珈一樣搞怪。”
步毅:“?”
張興軍和陳明都在笑。
大家領口都沒有戴耳麥,悄悄話不會傳出去。
步毅瞬間秒懂——自己的最佳男主角提名就是眼前這兩位大佬推舉的。
但也只是給了一個機會。
這個評獎結果由大眾評審投票得出,影帝稱號來得光明磊落,市場確實認可步毅的演技。
陳明離開前拍了拍他的肩膀,眨眼暗示——獲獎感言是影帝的第一道考題。
步毅反倒是放松了。
至少弄清了是誰在設局,而且幕后主使也沒惡意,舞臺上隨機應變就好。
鏡頭聚焦,萬眾矚目。
步毅到話筒前站定,話筒高度剛好合適,嘉賓席里有人發出咦的聲音,網站彈幕里也有人發現了盲點。
“翟珈特意給步毅調的高度?”
“頒獎順序是公示過的,難道她堅信步毅能夠拿到白花最佳男主角?”
“我們對翟珈的自信還是太保守了。”
網友們喜歡巧合和自嗨,尤其是自媒體,就這么一點小細節肯定要寫進新聞稿的。
他們知道觀眾喜歡看什么。
……
舞臺之上。
步毅感受著大佬們充滿威壓的視線,手中握著的金色獎杯是無數演員的夢想。
如果真是純新人,比如潛游娛樂的蕭辰,在沒有刻意訓練過的情況下,就顯得很稚嫩。
如果你是最佳新人,稚嫩點也沒關系,大家會戴上寬容和照拂晚輩的濾鏡去看待你。
但步毅是最年輕的影帝,要被審視,被嫉妒,這都是很正常的。
好在他兩世為人,有很多解決思路。
步毅內心暗嘆,決定按照宗師馬師傅的教導,開始自己的表演。
第一步,接。
接住獎杯。
步毅開始感謝文旅和影協,主辦機構不能落下,再就是大眾評審,現場嘉賓,能看見的都報一遍,最后是劇組、公司、粉絲……
細節做好,禮數齊備。
這樣不會被惡意媒體攻擊——說步毅忘恩負義,沒有感謝某某單位,被黑粉揪出來寫小作文。
第二步,化。
化解矛盾,轉移注意力。
步毅感謝完各單位,表情變得嚴肅。
一個小細節。
他右手夾著證書,抵著獎杯底座,右手握著獎杯的主體部分,鄭重地用雙手捧至胸前。
“感謝諸位讓我上臺……代領這份榮譽。”
代領?
觀眾和嘉賓都懷疑自己聽錯了。
步毅卻再次強調:“我只是一個代領者。”
頒獎典禮的嘉賓神色各異,有人看穿他的意圖,嘴角帶著譏笑配合他演出。
也有憨憨嘉賓好奇地抬起頭。
熒幕上的金色大字還在閃耀,清楚地寫著——百花獎最佳男主角步毅。
你替自己代領?
步毅很認真地說道:“我只是在前輩的基礎上才碰到了這份榮譽,它不是屬于步毅的,而是屬于萬千華夏電影工作者的。”
嘉賓和觀眾瞬間恍然,謙虛自嘲,怕被噴是吧?隨即又嘲笑他的小聰明。
嘖嘖嘖,整這死出!
主持人適時地打圓場:“您太謙虛啦。”
步毅卻淡淡地搖頭:“不,我是認真的,感謝白花給的機會,讓我這個毛頭小子在這里聒噪幾句。”
步毅沒有怯場,表情更認真了。
嘉賓和電視機看他這架勢,心想難道真有說法?于是集中了精神,要聽聽他說什么。
匯聚視線,轉移焦點。
第三步,發。
發散思維,擴大格局!
步毅正色道:“《牧馬人》的意義就在于它是一部新式的主旋律電影,緩解了過去大家對主旋律電影的抗拒抵觸態度和心理。”
“票房和各項數據都說明我們今年做得還不錯,包括張奕老師主演的《懸崖邊》,觀眾也很喜歡。”
舞臺下的張奕挑眉。
還有我的事情?
“事實已經證明,主旋律電影也可以商業化,但我們邁出的這一步,是無數前輩給我們鋪墊好的。”
“在座的電影人都知道,但部分觀眾可能不了解,我們曾經歷過一段很漫長的黑暗歲月。”
“九十年代初,洶涌的商業化電影來臨,主旋律電影找不到方向,不知該如何融入這股浪潮。”
舞臺下的牛老師聽見九十年代,也露出了回憶的神色。
那個時候話劇遭重。
商業電影蓬勃發展,導致很多觀眾都開始流入電影院。
他們作為話劇演員,一度出現減工資,吃不起飯,大量裁員的情況。
不僅是他,許多老藝術家都能想起那段時光,幾乎每一個電影人,都清楚地記得商業化電影的沖擊。
電影變得特別能夠掙錢。
各種商業片涌現,唯獨主旋律電影冷冷清清,于是國家開始扶持。
步毅繼續說著:
“我們每年投入巨資拍攝主旋律電影,無數的影帝、影后,自降薪酬甚至友情出演。”
“但結果嘛……這些年大家也都看在眼里,主旋律每年都很涼。”
“主旋律掙不到錢,幾乎成為了業界常識。”
“但電影工作者都懷著一個樸素的夢想,希望它有一天能夠抵抗商業化浪潮,能夠被觀眾們接受和喜愛,國家也不斷砸錢續命……”
步毅的話讓很多老一輩人都陷入回憶當中。
他其實說得還算保守,真實情況比這慘烈得多。
最凄涼的那幾年,國家曾砸過幾部重磅電影,堪稱年度巨制,滿懷期待地上映,結果票房連宣傳費都收不回來。
最后還是廣電、工會、院線一起開會,選擇重新上映、延長檔期。
乃至于六部委共同頒發觀影通知,靠著部委文件組織各大團體、單位去影院貢獻票房……
這才挽回一點顏面。
步毅站在舞臺上聊起那段歷史,臺下的電影人露出回憶的神色,無不感到唏噓。
白花影帝的消息已經在網上傳得沸沸揚揚,此時許多網友打開手機、電視湊熱鬧,恰好就聽見他在講電影歷史,聽著聽著也產生了疑惑。
每年都拍主旋律,就像不斷重復的老教條,大家似乎都不喜歡看,票房也是年年撲街,屢創新低。
“為什么還要拍,甚至每年還要召集最好的演員,不計成本地往里砸錢,一部一部地拍?”
步毅問出了觀眾心中的疑惑,他稍稍停頓,擲地有聲地說道。
“因為人民需要信仰,精神需要傳承,有些美好的、刻骨銘心的情感和歷史要被銘記,電影行業必須擔起社會責任,市面上也不能只有商業爆米花大片……”
“還要有靈魂,有力量的電影!”
此言宛若驚雷點地,無聲的轟鳴在嘉賓里激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