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82章 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一路上有“您”

  • 鄉愁,香稠
  • 震話不黃
  • 2703字
  • 2024-02-21 09:30:43

283

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一路上有“您”

國家如此,個人亦然,“成功”兩字好辛苦!

一個人來到人世間走一遭,身不由己,也無法選擇。期間,固然離不開自身健康向上的追求、執著傾心的付出,也離不開血脈親情的庇護和滋養,更離不開沒有血親情緣的一個乃至多個貴人明里暗里的呵護、提攜。由此,讓你信心倍增、干勁十足、受益終身,也讓自己的人生迎來出乎意料、超乎想象的變化。即使最終依舊默默無聞、一事無成的湮沒在歲月長河中,卻沒有了遺憾。

每位偶遇到的貴人的無私、純粹,彌足珍貴,更讓人感激涕零、難以忘卻。自然,這樣的貴人,非親非故,卻亦師亦友,不是至親勝似至親,可遇不可求啊!遇上了,便是一世的福氣和緣分!我,就是這樣一個能享受到這種種福緣的幸運兒。

潘志安老師是我在新場中學讀高中時遇上的一位恩師。她曾作為知識青年插隊在毗鄰楊輝大隊的眾安大隊,后經公社推薦,成了一名工農兵大學生。大學畢業后,她進入母校新場中學任教,并擔任了校團委書記。不知剛就讀高二的我何德何能,竟得到了美女書記的關注。她讓我獨自承擔了學校大門口戶外第一、第二塊黑板報的制作,還要求每月更新。我自然愉快接受、全力以赴。

1982年4月底,我光榮地加入了共青團。幾天后的“五四”青年節,新場中學團委進行新一屆班子的調整,十六歲的我被選為校團委宣傳委員。自此,學校的黑板報理所當然地成了我的課余生活的主業,我也更加樂此不疲。

想不到的是,當我來到地處縣城東門的南匯中師班總部讀二年級時,驚喜地發現,我的教育心理學的授課老師竟然就是可敬的潘老師,她今年剛從新場中學調過來。這緣分,妙不可言啊。

就讀高三時教我語文的是睿智謙和的陳澍璟先生。陳老師杭州人,上海師范學院中文系畢業后即留滬執教,一生從事普教工作,是南匯縣語文學會副會長。

先生教學之余喜好舞文弄墨,用的最多的筆名為“蕭錚”,意為“來自‘新場’這一小鎮之人”,低調哇。一手行楷行云流水,所著散文雋永清新,筆下的雜文、隨筆言之有物、引經據典,辛辣中透著幽默,感慨間孕育火花。他在上課間隙、路上偶遇、師生聚會、百年校慶,總要拉住我說上幾句,叮囑學生有空多看看書、多練練筆。

巧的是,我在團縣委工作期間,先生作為兼職的民盟南匯名譽主委,辦公場所就在團縣委同一棟大樓,師徒間的相遇由偶然變成了習以為常。始終不變的是,每次不經意的相遇,收獲的依然是陳老師鍥而不舍的苦口婆心,嘻嘻。

“有機會就寫點什么吧”,這樣的念頭似種子,漸漸在我的心里扎下了根。磨磨蹭蹭、斷斷續續堆砌而就便倉促面世的嫩芽——“緣來如癡”又名“鄉愁,香稠”,就權作學生交給老師的作業吧,只希望老師別把學生罵得太慘了。

在南匯中師班康橋分部開讀一年級的我,非常榮幸地遇上了教學嚴謹、教育嚴格的羅均奎老師擔任我班的班主任。羅老師的書法清秀雋永,交誼舞跳得格外灑脫飄逸。同樣寫得一手好字的還有汪欣先生,儒雅親和,是俊軍哥哥班的班主任。汪老師偶爾會客串一下我班的語文課程。也許是師資實在緊缺吧,我班的語文課主要由學校北隔壁的周西二中的戴政其先生指教的。他是滿族人,正宗皇親國戚哦,一手書法同樣了得。陽光帥氣、多才多藝的葉金龍老師,一首《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唱得宛轉悠揚。

尤其難以忘懷的是富有教育教學經驗的陳錦初老爺子。

陳主任一副老夫子模樣,平日里展現在全校師生面前的永遠是一臉的嚴肅、古板、不近人情、鐵面無私。意想不到的是,老先生對弱不禁風的我卻總是另眼相看、格外器重,言談舉止里透出的全是關愛、鼓勵和欣賞,讓自卑、木訥的我受寵若驚。

我當選校學生會宣傳委員后,學校的所有戶外黑板報便當仁不讓的被我“包圓”了。陳主任每每看到我在暮色中出黑板報,總會走到跟前打個招呼,站一會兒,鼓勵幾句,讓我倍感親切和溫暖。我在市級報刊發表散文后的校級宣傳欄海報、兩個假期寄到家里的獎學金獲獎喜報,都是他老人家親筆書寫,親切啊。

——“包圓”也可以叫“一家把”發音“噎甲把”、“包手攬攤”發音“包舍賴態”:囊括、承包。

1989年12月,我經時任新場鄉團委書記胡建國先生的舉薦,當選了新場鄉團委新一屆委員會的副書記,讓我又和團工作掛上了鉤。又過了半年多,1990年8月6日,還是由建國書記的積極引薦、推介,我榮幸地調入團縣委機關,成了一名專職的團干部,算是徹底告別了教師隊伍。

團縣委工作期間,祝學軍書記一錘定音,把當年度的“SH市優秀團干部”的榮譽留給了我。這份榮譽,還同時被授予“SH市新長征突擊手”稱號呢。好慚愧啊。

1993年5月2日上午十點,上海青年紀念“五四”運動七十四周年大會在地處南京西路1333號的上海展覽中心友誼會堂隆重舉行。大會閉幕后的當天下午,全體獲獎的“突擊手”們齊刷刷乘上統一安排的公共汽車,趕到正在建設中的“東方明珠”電視塔工地,參加重點工程義務勞動。

我和獲獎的團員青年一樣,立即投身到了熱氣騰騰的勞動洪流中。一兩個小時不知不覺很快就過去了,一身汗水的我絲毫沒覺得累了、困了。呵呵,就不用喝“紅牛”了哦。

也正因為有了這么一個微不足道的經歷,只要路過乃至看到“大珠小珠落玉盤”、直插云霄的“東方明珠”,一股自豪之感就會在我心頭油然而生。

當時的市級新長征突擊手還可以享受平價購買一個液化氣戶頭呢。這待遇,和市級勞動模范一樣的,驕傲哇。

我的漫漫從政路上最不能忘卻的引路人、呵護者,當屬新場家鄉人、時任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的朱鐵民先生。

說來慚愧,在團縣委機關工作后期,有勁使不出的無形壓力開始包圍著我、困擾著我。面臨崗位即將轉換的我,對今后的路怎么走有點不知所措、無所適從,心里也特別的苦悶、著急。

正在這個當口,縣委組織部一聲令下,我先是被安排到農村第一線進行為期半年的掛職鍛煉,后又被抽調進考察全縣鄉鎮局行領導班子的工作小組。自此,我重新鼓起了工作的信心,面前的路也一下子亮堂了起來,更有了重生的感覺。

工作組一結束,朱部長把我留在了組織部的干部組,讓我有幸成了“組織部的年輕人”。盡管當時的我已二十有九,不年輕了,嘻嘻。

組織部工作期間,朱部長還把我推送到了市委組織部研究室進行為期四個月的業務強化磨煉。短短數月的市組部刊《上海組織工作》的采寫、編輯工作,讓我得益匪淺、受益終生。更有幸的是,這趟經歷讓我結識了蔣蘇平主任、陸興祥副主任、李渤老師、陳明帶教老師、陸蕾夢老師等諸位良師益友。

了解到我愛人還沒有正式的工作,領導親自出了馬,讓我愛人得以在“南園酒家”學起了中式點心制作,有了一份體面的職業,再也不用日曬雨淋了。

我無以回報老首長的厚愛,邀他擔任我兒子婚禮的證婚人,成了我發自內心的不二選擇。有勞鐵民部長啦!

一首老歌唱得好,“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是啊,一路上有“您”,我的人生才會如此的與眾不同、有滋有味。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源县| 大丰市| 郑州市| 湟中县| 林口县| 靖江市| 乡宁县| 鹤壁市| 如皋市| 道孚县| 宁都县| 平遥县| 威宁| 石棉县| 寿光市| 时尚| 昆明市| 嵊州市| 内丘县| 海伦市| 江达县| 安义县| 金塔县| 宿迁市| 韶关市| 平遥县| 修武县| 葫芦岛市| 淮南市| 综艺| 台江县| 望都县| 古田县| 齐河县| 大连市| 巴彦县| 安义县| 黄梅县| 隆回县| 新泰市| 汝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