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
多彩的實習
說是實習一個月,其實滿打滿算也就四個星期。我和女同學、同為本家的素琴小姐姐搭班,學校指定的哦,所扎根的班級的班主任是“周小”教學業務、為人處事都非常出色的談余芬老師,三十五六的年紀。
在周浦鎮小學短短二十幾天的朝夕相處,讓我這個“小不點”有了當一名小學老師的信心和底氣。而最大的收獲,結識了幾位“圈”外的大小朋友,讓我的實習生涯變得多姿多彩起來。
實習階段無疑是緊張、充實的。好在我的帶教師傅談老師很是體貼,每到課余時間、放學以后,她便能迅速地轉換角色,成為我倆的知心大姐。或手把手示范,或面對面談心,或直接帶我們到鎮上逛起大街來。有幾次還領著我們去她家喝茶、聊天哩。
趁著她還在讀小學的女兒陳劍小妹妹放學早,把小姑娘領到辦公室讓我們認識。如此一來二去,我們和小女孩成了“童言無忌”的好朋友。小美女正在學寫毛筆字,有時就會興奮地把剛寫好的書法作品拿給我這個大哥哥“檢閱”,讓我很是“受寵若驚”。
一晃幾十年過去了,談老師、陳妹妹沒再遇見過。你們一切可好?
說來真巧,同為我班“小老師”的實習帶教老師,但不是帶我的,“周小”教數學的明星老師張品芳女士,實習期間只是相互認得、打打招呼,兩年后竟然相遇了,還一起在首都BJ待了一個星期呢。
——“招呼”叫“叫應”。
那是兩人同為縣級的優秀教師而被選進了教育局組織的同一個赴京療休養代表團。由于大多數團員來自基層教育第一線,相互間根本不認識。第一次全員集中,大家四下一觀察,張老師和我竟然是熟悉的,還待在一起有說有笑的,以為是張老師帶了個小一輩的家人一同出行呢,嘻嘻。
因為同樣喜歡寫寫畫畫,班長范耀國兄長私底下叫上了我,放學后結伴同去鎮上老街拜訪一名書法老師。這位特別帥氣、親和的大哥哥便是日后多次得到他的無私點撥的申福華先生。那次見面,老師的兒子申力才幾個月大,正在師母的懷抱里呼呼睡覺呢。
申老師可是當下南匯最出名的書法家鐘正修先生的得意門生,已深得書道真諦,筆下的行楷字體渾厚端莊、圓潤雋永。申老師非但沒啥“架子”,還特別的謙和、好客,讓有點忐忑甚至“猥瑣”的我如沐春風。交談中得知,他的老師鐘先生竟是上海書法名家胡問遂先生的關門弟子哩,我的乖乖。
之后的一段時間里,腦子有點發熱的我時常纏著申老師問這學那。申老師每次都會耐心講解、悉心傳授,不曾有過絲毫的不耐煩、不開心。他還經常叫我對著字帖范本仔細琢磨、每天練習,過了幾天就要把臨帖的習作拿給他閱看、批改。全過程純義務的哦!
怪只怪自己不爭氣呀。寫著寫著就厭倦了、放下了、“掛”筆了。唉,白費了申老師的一片苦心啊!
說到鐘正修先生,巧得很,他的岳母就在“周小”門衛室工作。進門一瞧,緊靠窗戶的大辦公桌臺面的透明玻璃下,就壓著一大張鐘先生為學校義務書寫的全校課程表。字體好看呀,個個是極其方正、平穩的蠅頭小楷,豐潤,秀美。
——“門衛室”叫“門衛”、“門崗”、“門房間”發音“們王蓋”等。
實習期間,我曾央求申老師領我拜訪過當時在周浦廢品收購站上班著的鐘先生。鐘先生同樣的熱情、謙和、低調。臨別時,鐘老師還送了一副字給我,內容是唐代詩人張繼的“楓橋夜泊”。傷心的是,這副于我而言唯一擁有的“鐘字”墨寶,竟然怎么找都找不到了。可能是某次搬家不留意間丟失了吧,可惜了呀!
數十年過去,再次見到申老師,申老師依然熱情、寬厚、有求必應,大好人吶!我呢,自然愈加羞愧難當了。
就在“周小”實習期間,清秀儒雅的王偉同學在空余時段帶我拜見了也家住周浦鎮老街上的唐錬百老先生。王哥的無私牽線引見,謝謝了!
唐老在南匯乃至滬上的書畫篆刻界太有名望了。老先生的石鼓文渾厚遒勁、氣勢縱橫,最擅長的篆刻摹秦摻漢、老辣古樸。欣賞一番老先生的墨寶、鈐印,特別的賞心悅目。也就在唐老看似擁擠不堪的居室里,我還有幸觀摩到了諸多名人名家的書畫、印章、扇面作品,好過癮,美不勝收、流連忘返呀。
和唐老作揖道別后,以為再無可能碰面了。誰知就在數年后的團縣委簡陋的辦公室里,才進城不久的我又和老先生見面了。這次來,唐老是作為團縣委組織的一次全縣性書畫展覽活動的評委露面的。同來的還有南匯著名的畫家張南冥老先生。
兩位長者的名氣雖都是如雷貫耳,卻在我等晚輩面前又都是那么的慈祥、謙遜,令人肅然起敬。我小心翼翼地提出合個影,唐老和張老異口同聲地回應,“好呀好呀!”真乃大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