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
可憐“黃”家“大大”心·口頭禪·逼寫毛筆字
母親離世后,爺爺面對事業失意、自暴自棄、基本不著家的獨養兒子、我們的父親,脾氣一下子變得心煩氣躁起來,對我們三兄弟的態度也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反轉,由過去的寵愛過度變成了今天的“虎爸”,哦不,“虎爺”的模樣。家里已很難再看到爺爺曾有的和顏悅色、輕聲細語,有的全是逼逼逼、催催催、吼吼吼。
爺爺把對我父親的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怨氣、恨鐵不成鋼的熱乎勁轉移到了三個孫子身上,仍希冀著能在我們手里實現我的“黃”家的揚眉吐氣乃至光宗耀祖。“你們的父親自己不要吃飯,隨他去吧。”
——“不要吃飯”發音“勿要丘飯”,此處的意思已和實際生活的吃頓飯沒有任何關系了,指的是不爭氣、沒出息、不好好學習工作生活。
有道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對此時的我家而言,就成了“可憐‘黃’家‘大大’心”!
——“大大”:爺爺。
我爺爺常訓導得我們啞口無言,“我們家里靠不上別人,全靠自己的二十四根肋骨。再不爭氣,還有啥出頭日子?只會被別人瞧不起、看笑話!”
——“肋骨”叫“肋排骨”發音“勒浜刮”。
——“出頭日子”發音“策豆捏甲”:翻身時刻、出人頭地的時候。
——“看笑話”發音“窺笑我”,叫“看好笑”發音“窺好笑”、“看好戲”發音“窺好戲”等。
爺爺還經常用幾句口頭禪“滿園落蔬紅彤彤,不曉得啥一只好做種”、“三歲定八歲,八歲定終身”、“教出來臭氣,生出來志氣”在我們耳邊來回念叨,一天到晚,能顛來倒去說上好幾遍,不帶打頓、斷片的。似乎在時刻提醒我們,表面光鮮、好看,未必真的貨真價實,未必值得珍惜和傳承。只有從小守規矩、肯吃苦、下功夫,才能打好基礎,將來才有可能取得成功、有出息、出人頭地、被人高看一眼。自己的命運只能靠自己去掌握。你們長大了,不說當大官、掙大錢、為社會作多大貢獻,至少要做個好人、對家里有用的人、不被他人指指點點的人。還時不時拿他兒子作反面教材,嗨,反正我的父親大人此時此刻鐵定不在家、不在身邊,聽不到的。
——“落蔬”:茄子。
早在我上小學兩三年級那會兒,爺爺就開始逼我和哥哥寫毛筆字了。老爺子自己寫的字不咋地,用我的眼光看,和我父親的筆墨差著十萬八千里呢,可爺爺不覺得有啥,“‘大大’老人了,不要啥進步了。你們小囝不一樣,字寫好了,將來自己受用,沒人拿得掉的。”他還親自到新華書店給我們小哥倆買了一本柳公權的楷書字帖,外加毛筆、墨汁、田字格寫字本,叫我們一有空就照著描、寫。他也不管你使什么手勢、用什么筆法,只要“寫”出來的字像貼上的字就認為你寫好了、用功了。哥哥堅持了沒多久就“繳械投降”了,只有我傻了吧唧地堅持了下來。寫寫畫畫,也就此成了我一生的喜好。
不怕您笑話,我讀書時幾乎所有的課本的空白處,都被我涂抹得“花枝招展”、“美不勝收”。和注解、“批注”沒關系哦,全是花鳥蟲草、空心字、美術字,是我在老師講課時的“即興創作”,妥妥的開小差的“犯罪證據”呀。舊書賣到廢品收購站,份量一定增加不少吧,嘻嘻。
爺爺的口頭禪是真正的大白話、“白開水”,平平常常,實實在在,卻伴隨著我由小到大、成家立業、逐漸老去,也無形中成了我生命旅途中最質樸、最溫情、最勵志的前行依仗。
——此處的“白開水”發音“拔剋思”,專指平淡無奇、稀疏平常、毫無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