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變世界的科學家:探險家的旅程
- 果麥編 董怡葦撰文
- 14字
- 2023-09-27 10:56:33
中西文化交流的先驅馬可·波羅
早年經歷
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有一本名為《東方見聞錄》的書,先后在法國、意大利,甚至是整個歐洲流傳,被譽為“世界一大奇書”。這本書幫助西方人打開了神秘東方世界的大門,西方人第一次知道了在這個世界的東方,還有一個國家擁有著發達的物質和精神文明,地大物博,廣袤無垠。這對尚處在“黑暗中世紀”的歐洲產生了強烈的沖擊和震撼。這本書也幫助中國傳播了自己的經濟、文化和科學技術,對中國繁華的城市、豐富的物產、發達的經濟、井然的交通都有著極其詳細的描寫。這部巨著堪稱西方世界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發現東方”的作品,而書里的主人公是一位700多年前來到中國的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他也因此被譽為中西文化交流的先驅者。
馬可·波羅是意大利著名的旅行家、商人,約1254年出生于威尼斯的一個商人世家。威尼斯位于意大利東北部邊緣,瀕臨亞得里亞海。亞得里亞海位于東西方的正中間位置,又可通地中海,因此威尼斯憑借優越的地理位置成了重要的東西方中轉貿易點。那時的威尼斯是西方近代資本主義的興起地,它在商業貿易的推動下繁榮了200多年,正是這樣的自由城邦塑造出了馬可·波羅這樣的偉大旅行家。
馬可·波羅的爺爺起初在君士坦丁堡(今土耳其伊斯坦布爾)開業起家。他的父親尼可羅和叔父馬菲都是當時著名的商人,早年間就曾經到達過中國,見過蒙古大汗忽必烈。那時,尼可羅兄弟兩人在地中海南部的君士坦丁堡經商,想要從陸路到金帳汗國的不花剌,與當時的金帳汗別兒哥會面。但正遇上別兒哥和忽必烈的弟弟旭烈兀為爭奪高加索地區打得不可開交,尼可羅兄弟在不花剌耽誤了整整3年,無法返回歐洲。
不得已之下,尼可羅兄弟選擇向中國求助。因在不花剌遇到一位波斯使臣,他們便跟隨這位使臣前往中國,見到了忽必烈。忽必烈得知情況后,賜予尼可羅兄弟蒙古大汗的金牌,并表達了想要與羅馬教廷建立聯系的愿望。兄弟二人帶著金牌才順利通過旭烈兀的伊兒汗國,返回了歐洲。
威尼斯是個小城,當時是自由城邦,消息和新聞的傳播都非常便捷,尼可羅兄弟的回歸在整個城市里引起了巨大的轟動。兄弟二人帶著忽必烈的旨意前去拜訪羅馬教皇,幫助蒙古與羅馬教廷取得了聯系。這樣的家庭背景,讓馬可·波羅從小便對旅行充滿了渴望和向往。
尼可羅從中國返回威尼斯的時候,他的妻子已經去世,馬可·波羅也已經15歲了,他對父親給他講的有關中國的經歷非常感興趣。自此,馬可·波羅立下了成為一名商人、暢游神秘東方的志愿,多次提出想要跟隨父親前往中國。剛好此時的尼可羅兄弟因為完成了蒙古大汗的任務,在羅馬教廷的指派下即將再次前往中國。這次旅行成了馬可·波羅和中國產生淵源的起點。
他們從威尼斯前往中國,走了整整3年,旅途的大部分時間都花在大食、波斯和中亞。由于馬可·波羅一直以來都跟母親相依為命,雖然聽父親講了一些旅途中的故事,但本身并沒有什么文化根底,沒受過什么教育,也不太會寫作。在旅途中,馬可·波羅一直跟隨著父親和叔父學習語言和經商,他的拉丁語和波斯語就是在這段時間精進的。尼可羅兄弟常年在大食和波斯地區經商,雖然也去過中國,但對蒙古語和漢語并不是非常熟悉。雖然相傳馬可·波羅會四種語言,但事實上他的漢語和蒙古語并不十分精通,大部分地名都是靠波斯語轉譯的,這使得后人無法準確分辨他的作品的真實性,因此有人也認為他的游記是虛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