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5章 關于武器制造的布局討論

而在漁業加工廠兩公里之外的軍營,大概位置據估算應該在后世波士頓的華人街附近。

今天倒是熱鬧,除了陸軍,海軍也在現場,另外,還有委員會以及北方工業的骨干,包括廠長,還有幾個骨干工人,甚至還有兩個歐洲移民,他們原來參與過造炮和槍支,所以也參與了大炮的研發。

而北方工業這個名字就更是搞笑了,穿越眾引用后世的一些名字一點也不奇怪。

但北方工業是廠長江德福特地起的,據他吐槽,原來每天提心吊膽的造一些管制物品,賺這么一點錢,現在到了新世界,他就要做有牌照的生產商,再也不要像原來一樣的提心吊膽了。

而今天就是檢驗北方工業的產品到底符不符合使用的時候了,所以才會有這么多人都到了現場。

首先試驗的是槍支。

對于現在制造什么槍,是火繩槍還是燧發槍,亦或者是直接來步槍,委員會兵工廠還有陸海軍三方進行了激烈的討論。

陸海軍自然是什么好,用什么,要不是現實的條件所迫,估計他們還想要后世的步槍和沖鋒槍,他們的理由是我們的體量還是太小,如果我們沒有先進的武器,那么怎么能打贏那些歐洲人。

委員會則是認為按照李言所說的,科技的腳步不能跨得太大,一步一步來就好,這樣會造成技術的泄露,如果技術泄露了,憑借歐洲現在的體量,那么對于穿越眾來說就是徹頭徹尾的一場災難。

一步一步來,就算歐洲仿制出來了,穿越眾也可以造出更好的來反制。

兵工廠則是無所謂,造什么都可以。

最終,這個簡單的問題被提到了委員會的例行會議上。

兩方面的理由其實都有一定的道理,這讓他們都有著各自的擁護者。

這期間,委員長王定遠也問了李言的意見,還說都是李言提出的什么科技要慢慢來,不要一下子漏出來,李言自己引出來的麻煩,李言自己想辦法解決。

李言沒想到這個鍋都能甩到他身上。

“其實我認為,首先,步槍就不要想了,太超前了,沒有實用性,雖然我知道按照我們目前的實力,如果使用后世的鋼材,造出來是沒有什么問題的。

但是光有槍沒有子彈也沒什么用,子彈的制造我們是絕對搞不定的,那太復雜了,就算能搞定,但是成本和生產效率也不是我們能承受的。

所以后世的步槍對于我們現階段基本沒有意義,我們手里面有的這二十來把81杠就夠用了。

那剩下的就是火繩槍和燧發槍了。

按照歷史上來說,目前燧發槍已經被發明了,只是還不是主流,而且技術也不成熟,現在戰爭的主力還是火繩槍。

不,應該說主力還是冷兵器,直到過幾年歐洲三十年戰爭,瑞典國王古斯塔夫大批量的裝備火槍部隊,取得了輝煌的戰果,火器才基本取代了冷兵器的地位。

但是直到二戰時期,冷兵器依然有其不可替代性。

所以我認為,我們可以采取裝備一代,生產一代,設計一代,還有就是我們的隊伍也是要分批次的裝備不同的火槍,比如以后的明朝移民軍隊和印第安人軍隊裝備先進一點的,而歐洲移民部隊裝備稍遜一籌的。

這樣我們可以在先頭部隊試驗換裝,普及,一步一步的發展我們的技術,也可以保持我們的領先,另外,我們未來還可以在保證我們的領先的情況下出口我們的火槍等武器。

而且我們還要生產刀劍,板甲等裝備,這些裝備面對這片大陸的印第安人還有以后我們還要去的一些地方的土著既好用,又便宜,而且制造簡單。

因為歐洲這些裝備也還在用,我們可以憑借以后我們煉鋼的體量,更廉價和快捷的生產,并且質量還比他們的好。

再加上他們因為三十年戰爭破壞的秩序和生產力,我們就可以通過武器讓他們的戰爭打的更厲害一些。

反正就是哪一邊有點弱勢了,我們就不斷的出口武器給他們,幫助他們挽回頹勢,甚至還可以少賺點。

等他們變成優勢以后,我們再換一邊支持。反正就是不斷的拱火,讓他們越打的厲害越好,從而不斷的掠奪他們大航海時代以來掠奪的財富。

可以學習后世米國趁兩次世界大戰的崛起之路嘛。”

劉衛國聽了一巴掌拍在李言的肩膀上,“好小子,你這是一天天的就琢磨算計他們啊。”

李言忍不住揉了揉肩膀,劉哥啊,你是不知道你有多壯啊。

“也不是我一個人琢磨的,是我們部門還有陳偉一起琢磨的,目前外聯部暫時沒什么事情,我們就一邊編寫教案一邊琢磨這些,本來也是準備這幾天就做成報告上交委員會討論的。”

王建國聽了說道:“很好,就是要這樣自覺,不能就看著自己那一畝三分地閑著,沒什么事情就要去其他的部門幫忙,在這里表揚一下陳偉。”

其實這段時間,大家都是身兼多職的,哪里需要就往哪里跑,不過事情一多,有些人就沒有那么自覺了,所以王建國才特別用陳偉作為正面教材表揚一下。

陳偉倒是趁機說道:“哦,說到這個,我和李言,我們兩人琢磨了一下,決定加強我們的文化建設,那些后世的名著,大家要本土化,時代化,改一下,然后作為我們的文化底蘊,然后讓那些歐洲移民徹底的臣服于我們的文化之下。

大家這段時間可以關注一下,我們會很快發布我們已經有的的書本的書名,剩下的大家補全自己記得或者是能寫出來的,到時候說不定大家以后在這個世界上能青史留名了。

當然,完成一本書,以后我們成立的出版社之后,肯定是有版權費用的。還有一點,那就是同一本書,誰先寫出來,那就屬于誰,當然,寫的水平太差的就算了,別拿出去給歐洲人笑話。

另外,不符合時代背景的也不能寫。”

陳偉和李言想不到,就是這話,讓原本每天晚上累的倒頭就睡的穿越眾是挑燈夜戰,沒辦法,誰不想成為青史留名的人物啊。

施耐庵和吳承恩在他們那個時代連個七品官都不是,但是到了后世,大家都認識他們,可是那個時代的七品官,甚至是更大的官位的人大家卻沒認識幾個。

“小陳,小李,你們這是讓我們以后都集體化身文抄公啊。”

玩笑過后,潘成杰說道:“好了,好了,文抄公的事情再說吧,我們還是先討論剛才的事情。”

董華川坐直了身子,剛才他也在琢磨等回去以后寫一部什么小說,不過說回正事,董華川還是很正經的,“小李這個方法我覺得可行,要不同梯次和水平的生產裝備。

我們永遠保持領先那些歐洲國家一到兩代,最多三代的水平,而且我們還要生產得比他們便宜,生產效率更高。

這樣,我們就會永遠保持對他們的領先。就像后世歐美國家干的一樣,不需要領先你太多,就是領先你一點,讓你耗費巨大的人力財力去追趕。

但是等你追上來研發出來之后,然后又白菜價的出售你的研究成果這一級別的商品,因為他們的生產體系早已成熟,所以成本很低,但是自己因為才研制出來,量產的成本還很高,就這樣打壓你的市場空間,讓你一點利潤和市場份額都沒有。

同時再推出下一代產品,繼續保持領先優勢。

這樣來回幾次以后,就會產生造不如買的想法,從而永遠的把持著領先和命門。

后世的例子實在是太多了,電腦,芯片,半導體。

甚至生產電腦的國企都能慢慢的被人變成私人企業了,只會靠著龐大的市場賺錢滿足某些人的腰包,然后買外國的生產成果和使用外國的專利,不去研究技術。。”

“對,而且這樣我們還可以不斷的養活我們的軍工業,用幫他們制造武器的錢和經驗來生產我們自己的武器。”江德福也對此表示贊成。

潘成杰還是有點不放心,于是朝江德福問道:“老江,你確定能一直保持領先,并且能每次就比他們領先幾代?”

“老潘,我還不知道你,你就是想要更先進的裝備。

至于我們領先的代數,這個你不用擔心。

火槍從宋朝開始發展,到后世都還在一直使用和發展,中間經過了很多的進步和發展的。

就首先現在用的火繩槍,后面還有轉輪打火,還有已經被發明的燧發槍。特別是燧發槍,從現在一直到19世紀中葉都還在使用,中間也是發展了很多的技術的。

比如火藥顆粒化,米涅蛋等,后面還有后裝彈藥,膛線,定裝彈藥等。

另外,就算處于同一時期的同級技術水平的槍,也有很大的區別,槍管的質量,火藥的質量,還有擊發裝置這里面的學問可大了。

就算歐洲人拿過去學了以后能仿制,但是他們沒有我們那么高效的生產手段,沒有完善的工業支持。

就算是對方生產的同代武器和我們性能一樣了,我們也可以快速的推出下一代武器,繼續保持領先,并且像后世的歐美國家一樣,宣傳你的商品假冒偽劣,質量不行,有安全隱患,會炸膛。

以我們長期保持領先的情況,估計那些歐洲人肯定也會形成這樣的觀念,就好似后世我們國人一樣,國貨不行,洋貨就是好。”

“我說你們怎么沒說兩句,又是扯到歐洲人身上去了。”

“沒辦法,歐洲人從明末到后世領先的這幾百年所用的手段確實很經典,而且還很好用,各個行業都有,有現成的例子和老師,不學白不學嘛。”

“是啊,我們這才是真正的師夷長技以制夷嘛。”

“對,我認為就應該把他們曾經用過的手段都給還給他們。”

“是啊,什么yp戰爭,八國lj,我看寇可往,我亦可往嘛。”

李言沒有說話,只是覺得好像話題越來越敏感了,耳邊也一直在回蕩三個數字。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盐池县| 白银市| 五常市| 富源县| 彰化县| 通化县| 安庆市| 石棉县| 友谊县| 凤凰县| 光泽县| 盐津县| 孟州市| 且末县| 全州县| 金乡县| 彰化市| 内黄县| 永清县| 宜城市| 闻喜县| 芜湖县| 鄄城县| 永康市| 金坛市| 罗城| 滨州市| 娱乐| 大关县| 封丘县| 沙田区| 新龙县| 通辽市| 尚义县| 兰溪市| 青岛市| 宜阳县| 綦江县| 宜都市| 福泉市| 康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