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皆大歡喜
- 日月同天:開局土匪變太子
- 圣桑
- 3145字
- 2023-09-16 13:47:19
“最后的結局是皆大歡喜。”白道寧概括,“皇上被假公主的勇敢與義氣所感動,也很欣賞真公主的善良賢惠,所以同時接受了兩位公主。后來,兩位公主也分別喜結良緣了,從此與愛人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
寇秋蕓本來眨著大眼睛,一句話也不說,就乖乖巧巧坐在下首聽著。聽到白道寧最后這句話之后,突然有些臉紅,害羞地低下了頭。
薛佑歌語氣中帶著那種熟悉的吃瓜快樂:“喔!還有兒女情在里面啊。”
白道寧一攤手:“整個故事就結束了。”
蘇景煥則點點頭:“明白了。原來這個故事是這樣的,結構很完整。”
他轉過頭吩咐寇秋蕓:“你們講的時候,要強調故事里面,真公主對禮儀、詩書這些內容的熟諳程度。要強調一下真公主是知道這些的。然后還有真公主的品性容貌什么的……總之要極盡美化。”
白道寧立刻理解他的意思,是要將白道寧的形象往“真皇子”上面去硬湊。畢竟他本來的形象就是比較文化人,長得好看,正好符合人設了。
蘇景煥和蕭博厚的反應都還好,只有薛佑歌露出了詭異的、類似于忍著猥瑣的笑容差點沒有忍住的那種微笑。
白道寧介紹完整個故事的大概情節走向,就準備開始靠著自己幾個暑假的豐厚知識儲備,分劇集為寇秋蕓介紹故事劇情。在開始之前,白道寧補充性地問了一下蘇景煥:“除了寇姑娘所能聯系的說書人,我不知我是否還需要再向別人轉述這個故事?不知蘇大人怎么看?”
他主要是不想重復講無數遍這個老故事!
蘇景煥立刻說:“寇姑娘應該可以代為轉述?”
寇秋蕓忙說:“可以,妾身愿意代做此事。”
薛佑歌的語氣中帶著幾分迷之幸災樂禍:“寇姑娘畢竟只是民女,可以當得起這一重任嗎?”
寇秋蕓的語氣更急了:“妾身必定盡全力完成太子殿下的任務!”
薛佑歌報以一笑,沒有繼續出口為難。
隨后白道寧開始大略復述全劇劇情,薛佑歌和蕭博厚看起來都有點思緒飄移,蘇景煥端著茶杯聽得相當認真。
而寇秋蕓坐在下首,邊聽邊用一支小炭筆記著些什么,時不時點點頭、抬首羞澀地瞥一眼白道寧,看起來全神貫注,聽到兩位女主角陰差陽錯產生互相背叛的誤會時,激動地睜大了雙眼;又聽到“瓊玖格格”愿意為了朋友而冒險偷偷出宮,兩位女子之情誼深厚、故事之驚險刺激,將整個故事推向了一個小高潮,她又面露緊張之色,翠眉緊蹙,直到“瓊玖格格”結束危險,她才展開雙眉,臉上滿是喜悅,眼中晶亮,如盈盈懷水。
而蘇景煥在滿腦子吐槽“這娘們也演得太真情實感了吧”,并在白道寧講完這個故事小高潮、敘述節奏告一段落時,終于得空,放下茶杯,望望西斜的天色,起身告退:“太子殿下,微臣還要早日回宮為太子這一‘壓熱搜’之計備策,天色已不早,微臣斗膽先行告退了。”
——如果他生活在另一個時空,他會知道這個時間段叫“尿點”,正好是一個藝術故事講到大家都不想看的時間段。
“至于瓊玖格格的后續故事,”蘇景煥說,“小臣稍后聽寇姑娘轉述即可。寇姑娘雖是民間女子,卻文采嫻熟,請太子盡管放心將重任交給她。”
寇秋蕓似乎頗為自己接受了重要的任務而喜悅,開開心心地嬌羞道謝。
而蘇景煥看在眼里,同為卑微乙方的同情之心自然生出,想道,傻姑娘,等你面臨這一群王公貴族反反復復審你的說書稿的時候,可就開心得不起來了……
如果他生活在另一個時空,他會更形象地吐槽:傻姑娘,你小看甲方爸爸的改稿威力了!
白道寧立刻同意。而蕭博厚也看了一眼天色,讓寇秋蕓下去問現在的時辰,回報是申時二刻。
申時在現代二十四小時制中就是下午的三至五點,在冬初陰冷的江南首都,這個時間段顯然符合蕭博厚所見的天色,他的語氣中自然地帶了幾分釋然:“不到酉時,天還沒黑,還早,我打算等天黑了再去接女兒。”他轉向白道寧,“那微臣就斗膽繼續多叨擾叨擾太子殿下和薛大人了。”說著親自起身下樓。
這個時間倒是讓白道寧又想起了封教主玩笑話般的預言,他說申時會下雨,結果申時沒有下雨。
——這只能說明封教主他不是這個版本的位面之子,沒有這個言出法隨的能力,這也不能解釋他在驅邪儀式上看到的那條見鬼的龍到底是個怎么回事啊!
而蘇景煥只是很自然地退席離場。他沒有靠刷臉來討好太子爺的需求,一點也沒有——蘇譽之對太子回京一事居功甚偉,這已經將蘇家牢牢綁在了太子黨的戰車上,這讓蘇景煥根本不需要再靠這些小伎倆來表示自己是否要站隊,他肯定在這條船上。
他也不忙,有時間。但他還是選擇不繼續聽下去,主要只是因為覺得白道寧講故事不太有趣——倒不是說這個故事不好玩的意思。他覺得這個故事的建構非常精彩,但是太子爺的敘述技巧實在是令人不敢恭維,他聽起來就完全是拙劣的復述,故事節奏混亂,讓蘇景煥很想聽聽原版長成什么樣。
硬要說的話,蘇景煥覺得白道寧的敘事節奏,更適合做戲劇臺本子。而不是被單人講出來,這個敘事節奏不對。看過很多書、聽過很多戲的蘇景煥總結分析。
但這會兒誰有時間給白道寧編臺本、找戲班、拍劇目啊,沒這個時間了,還是直接抓個說書的把這個故事硬傳播開算了。
——總之,還不如以后直接聽寇秋蕓轉述。她就是干這行的,肯定得把故事講得更繪聲繪色些,而且畢竟是妙齡美女,聽起來自然更令人心曠神怡。
蘇景煥還不無心酸地想到,寇秋蕓的說書,以后還不知道能聽幾次——美人兒一看到太子爺就想攀高枝了,魂兒都飛了,又要成新的皇妃了,如果在太子登基之前大陶真的還沒有完蛋的話。那這位新皇妃又跟他們家沒什么關系了,他還得到什么天涯海角去找新的女說書先生啊!
優秀的男說書先生倒是好找些,但他是給堂姐找的,蘇家規矩大,外男肯定進不去,他想都沒往這方向想。
在這些瑣碎的閑思之余,他坐上軟轎,穿過京城擁擠的街道。京城就是這樣,因為達官貴人太多,所以就算是蘇景煥這樣的貴人,也沒資格呼喝開道,只能跟別的大官顯貴一起擠大街。
在路過京城一座著名小酒肆之際,他還碰見了一起走的劉榮軒和薊安然。
蘇景煥對這兩位都不熟,但這兩位都和薛佑歌很熟,而恰巧,最近薛佑歌和太子爺很熟,蘇景煥也得和太子爺很熟。但巧妙的是,劉家的女兒生下了本朝的另一個尚存的皇子,而薊安然之父薊經武又被謠言傳成是這位太子爺的真實生父——這其間的彎彎繞繞讓蘇景煥感到一點與這兩人多產生點交際的必要性,于是他主動延伸了一下簡單的寒暄內容:
至少單論官職和權勢,他的管轄范圍要高于劉榮軒和薊安然,所以他可以用一種接近于上級的語氣開口:“蘇某適才見過太子與薛大人。”
劉榮軒和薊安然連聲應“是”。他們都有點詫異,如果是以往的蘇景煥,肯定早就跑了,還擱這兒說這。
而蘇景煥繼續說:“太子殿下關心民瘼,想要向民間傳播一些道德教化的故事。我聽說劉茂典老大人從前便對民間輿情頗為熟悉,曾為皇上采詩,想來劉大人您身為老大人賢子,也對這方面有所了解,不知能否有所見教給我?”
劉老家主劉茂典從前就消息通達,而且他跟蕭博厚的消息來源不太一樣,蕭博厚幾乎能問到所有要事的當事人頭上,劉茂典的消息則來自于民間——掛著“采詩”的名頭,收集民間輿論,這才是當年赫赫有名的北直隸郡守“劉強項”最大的功績。
這件事說起來還挺符合白道寧現在需求的。
而劉榮軒總不能直接跟他說實話,說他爹死了以后,大多數下線都跟著一起進了棺材,到劉榮軒手里就只剩下各種亂七八糟的八卦了。
而且他要收信息還多少能收上來幾條,但說要傳播信息,他就完全抓瞎了,哪還能像當年一樣,一個童謠可以傳遍大江南北。現在這種活找他還不如找薛佑歌,畢竟薛佑歌真的在當地方土皇帝,至少能保證在自己的地盤上傳開。
所以劉榮軒只能故作玄虛,連語氣都是矯揉造作的:“不敢不敢,家父當年只告誡在下,說他只學到了一個道理,就是做州牧縣官的,要重視百姓所思所想,不能禁錮人言。蘇大人說太子殿下要向百姓傳播些道德教化的故事,這是至善之論,家父若仍在世,也必要為我大陶得此嗣君而欣慰啊!”
蘇景煥面帶微笑:“劉大人說得好。不知老劉大人以前有沒有做過類似的事情,比如向百姓教授些道德故事、至理歌謠……一類的,老劉大人以前是如何做的?我現在想就著先輩之行為,來學著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