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死亡之旅:那些你所不知道的空難
- 杰卿
- 2284字
- 2023-09-19 15:01:49
環航800客機慘案
紐約肯尼迪機場是全紐約最繁忙的機場,平均每天有數萬名旅客乘坐約一千次航班,從肯尼迪機場進出往返。1996年7月17日,一架客機即將從這個機場起飛,目的地是法國巴黎,這架飛機就是環球航空公司的800號航班。這是一架已經服役25年、飛行次數達一萬六千多架次的波音747飛機。

飛機原計劃于晚上6點起飛,但由于一系列原因延誤了兩個小時,晚上8點19分,環航800號客機正式起飛,一切順利。8點31分,環航800順利地升入了夜空,機艙內的乘客們都沉寂在期待中,想象著這次快樂的旅行,然而,他們此時并不知道,等待他們的將是一個黑暗的深淵。
起飛后僅12分鐘,可怕的災難就降臨到了環航800號航班身上。當時的情形是這樣的,飛機正飛行在紐約長島上空,地面航管中心的航管員給飛機發出通知,希望它爬升至更高的高度,因為這一帶空中區域飛機太多,以避讓其他的飛機。但是在爬升過程中,飛機中間機翼部分突然發生劇烈爆炸,接著飛機的駕駛艙以及部分客艙與機身脫離,飛機的機頭部分斷裂了,從而失去控制,由于慣性,飛機剩下的中央部分和機尾部分仍在半空運行,約30秒后,飛機沒了動力,失去了平衡,開始下墜。在下墜過程中,飛機的左翼部分再次發生爆炸,這時,飛機赫然成了一個巨大的火球,在貼近海面的地方,爆裂成了無數碎片,墜落于大西洋。

環航800客機消失在了航管中心的雷達屏幕上,此時,航管中心并不知道飛機究竟發生了什么事,他們試圖用無線電和環航800聯絡,但沒得到任何回復。
事故發生時,東風航空一架波音737客機正好在環航800失事的同一空域飛行,該客機的駕駛員目睹了事發的整個過程。
空難事故發生后,大量救援人員迅速趕到現場,搜尋遇難者,然而經過3個小時的搜尋,也未能找到一名生還者,這是最可怕的災難,零幸存,機上230人全部遇難。
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了這起空中災難?美國多個部門聯合對空難原因進行了調查。
調查過程中出現了一段小插曲。事件發生時,相當多的目擊者表示,看到有一條白色的煙柱飛向環航800客機,并擊中飛機中部機翼位置,正是飛機最先爆炸的那個位置,更有甚者,附近的一部雷達發現:客機爆炸時,一艘軍艦就在客機下面的海上行駛,然而飛機爆炸后,這艘軍艦急忙轉頭,以30節的速度迅速逃離了事故現場。人們試圖取證,但聯邦調查局很快就采取了行動,他們率先把附近各個雷達站偵測到的所有雷達數據沒收,無證可取。因此,很多人都懷疑,是由于正在附近海域進行演習的美軍軍艦操作失誤,發射導彈擊中了環航800號。“導彈擊落說”一時之間四處彌漫。
班機墜毀12小時后,聯合調查小組的調查人員便趕赴了事故現場,他們的第一要務就是尋找飛行數據記錄儀,即所謂的黑匣子。經過7天,這個重要的黑匣子才被一個潛水員在海底找到,并上交給調查小組。調查小組火速將黑匣子錄音帶送往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的總部進行分析研究。
調查者在數月的調查之后,終于公布了調查結果。他們認為,由于環航800號班機中段機翼油箱過熱,導致了飛機的爆炸、解體。調查人員曾經仔細檢查過飛機的每一塊碎片,試圖找出客機被軍艦發射的導彈擊中并且墜毀的證據,但是沒有找到,這說明“導彈擊毀說”不正確。
調查者采用復原法,把近一百萬個碎片重新組合之后,發現客機巨大的中翼油箱前方的前翼梁上有一連串凹痕,最可能導致這種現象的原因,就是這個油箱內部發生了爆炸。這并不是沒有可能,調查者曾經做實驗證明,客機中翼油箱中燃料的燃點可能在35.8攝氏度,也就是說,超過這個溫度,油箱就可能燃燒甚至爆炸。
讓我們根據調查者的敘述,重返空難現場,看看當時究竟發生了什么。空難前12分半鐘,環航800號航班順利起飛,然而不要忘記,在此之前,班機曾延誤了2個小時,此間,飛機一直停在機場,為了給留在機艙內的乘客降溫,飛機內的空調一直在不間斷工作,但正是這些空調,把熱氣吹送到載有190公升殘余噴射燃油的油箱內,把油箱內的燃油加熱到了燃點,超過了35.8攝氏度,危險在飛機起飛前就已經迫在眉睫。
爆炸前44秒時,飛機爬升到了距地面一萬五千英尺的高度,油箱溫度已經高達50攝氏度。誘因已經找到,就差尋找點火源,原來當時飛機內部通往油箱的電線,有一些嚴重老化,裸露在空氣中,電流傳輸到裸露的電線部分時,接通了另一個金屬表面,由此造成了電路的短路。
調查人員重放飛機黑匣子錄音帶時,發現錄音曾出現了兩處短暫的停頓,這正是由記錄器的供電曾經兩次短暫地中斷所致,這也印證了客機曾經發生過兩次短路事件。短路產生的火花引燃了油箱內的燃料和空氣的混合物。災難就這樣降臨在這架客機上了。
爆炸的過程也有詳細說明。客機中部的油箱油氣首先爆炸,炸斷了飛機的主翼梁,在慣性的作用下,斷裂的主翼梁繼續往前沖,撞擊到了前翼梁,故而留下了“吻痕”。而機身前段的一個大洞,則是因為爆炸的氣體及碎片持續向前沖,相撞所致。機身既然被破損,就無法繼續承受機頭的重量,機頭首先脫離了機身,繼而下墜,下墜時機身也因為失去機頭重量,無法平衡,持續上飄直到失速。正是這可怕的星星之火,摧毀了這架巨型波音747客機。
這場空難給整個航空界敲響了警鐘。當時全球大約有1200架波音747在各個機場服役,無數的乘客都面臨著和環航800客機一樣的危險。為此,美國聯邦航空局強制改進了所有客機通往油箱的配線的絕緣層,并且還發布了70多項適航性指令,目的就是盡可能杜絕出現一切意外點火源。波音公司毫不怠慢,認真執行了聯邦航空局的命令。此外,為了加強安全性能,他們還在波音客機油箱上層充滿氮氣,防止噴氣機燃油著火。從2007年起,所生產的波音7系列的新飛機,都強制采用這項新技術。
環球航空公司本來就業績平平,這次大型空難又給了該公司致命一擊。經此事故后,環球航空公司不久便被美國航空公司兼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