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我上初三那年,十里八鄉地婆婆媽媽便開始蠢蠢欲動要幫我說親。
“婷婷這一晃眼也快初中畢業了吧?”
“這女娃也是命苦,不過自小就幫著小陸媳婦打理家務,是個能干的丫頭。”
她們也會對我說。
“你舅舅舅媽是好人啊?去探個親給自己探出來個女兒,還養你到現在,拉扯兩個娃娃讀書不容易啊!可要好好孝順你舅舅舅媽啊!“
她們也會去和舅媽說。
”婷婷長得水靈,性子又好,又是勤奮。初中畢業就能去賺錢了,到時候你們家好日子就來了。你和孩子他爹壓力也沒那么大了。”
舅媽聽著這些話,驕傲的說。
“那是,婷婷來我們家這么些年,我們也沒虧待過她,她要是有良心就該好好孝順我們。”
哥哥也上高三了,成績不錯,排名一直都名列前茅,舅舅聽老師說哥哥能考個好大學。
舅舅舅媽很開心,但是卻為學費生活費犯了難。
轉眼間,哥哥高考結束,如愿考了一個省里的985。
舅媽拿著錄取通知書四處念給別人聽。
其實舅媽認不全錄取通知書上所有的字,是提前問了哥哥,才背下來的。
舅媽快活的很,在鄰居的夸贊聲中,嘴角都要笑裂了。
與此同時,我也在準備中考。
我那時以為我會像多數人一樣,初中畢業就進廠然后在適當的年紀找個合適的人嫁了從此相夫教子。
漸漸的,我便也沒了讀書的念頭,好像努不努力結果都是一樣。
初三上學期地期中考試,我的成績不出意外的一落千丈。
舅舅開完家長會,把我領回家,積壓著的氣隨關門聲傾瀉而出。
“你就是這么讀書的?本來在班里排前五,這次怎么才三十幾名?”
“你這樣怎么上好高中?”
那時候高中還是選拔人才的一道關卡,能上高中的就很少,更別說能上重點高中的。
“陳奶奶她們說我初中畢業就是要進廠打工的……”
舅舅沒等我說完,就說道:“家里雖然不算富裕,但是你只要讀的進書,我就是砸鍋賣鐵我也供你!”
我小心翼翼看了一眼舅媽。
我總是覺得自己是多余的,如果不是要養我,舅舅不會這么辛苦,哥哥也能有更好的條件。
舅媽也不看我,可她像是知道我會看她,淡淡的說:“看我做什么?我說話有用嗎?!”
這樣就是答應了。
“謝謝舅舅,謝謝舅媽,我會好好讀書的!”
自那以后,我比以前更加努力讀書。
一分耕耘,一份收獲。成績也迅速回升。
舅媽也不怎么讓我干活,每次我要動手時,她就搶過來。
“快去讀書!別到時候考不上重點高中賴我不讓你學哦!”
雖然考試之前已經做好準備,但是臨上考場還是緊張的很,整個考場就一兩個女生,考試結束后,我就回家了。
我一向不是有自信的人。
又怕希望越高失望越大。
更是怕鄰居的一張張碎嘴……
舅媽在路口等我,我也不說話,怕自己太過自負最后一場空,所以一路上都沒怎么說話。
舅媽還是嘰嘰喳喳說個不停,我只是機械式地回應。
繃緊的神經在回到家躺在床上那一刻一下子放松。
小鎮上幾乎沒有秘密,很快大家便議論紛紛。
“陸家那個婷婷,看樣子還是沒戲咯。”
熱心的婆婆嬸嬸又開始給我說親。
舅舅只說再等等,如果真的考不上也許這孩子也沒這個命。
有一天我照例在家幫舅媽洗衣服,突然生母帶著兩袋東西上門拜訪。
“這是給小豪和勝……婷婷買的新衣服,孩子大了,是該穿點好看的衣服,這是給你們倆口子買的,別嫌棄。”
我以為她是良心發現了,沒想到吃完午飯,生母才說出來意。
“丫頭初中畢業了,也該嫁人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