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龍這才剛到王士元的身邊,心說就這么個簡單差事,當投名狀倒是也不錯。
“不不不,我王士元報仇不隔夜,也從不找后賬,當時要是讓他給我欺負著了,那是我王士元沒能耐,就得認慫!再說了,此人現在也是云南的一縣主簿了,說不定現在已然出發去往云南了,跟咱們也不順路,且先算了?!?
趙龍看王士元也不像是開玩笑,當即點了點頭,之后又說道:“公子放心,早晚也能讓公子見識到我的手段!”
要說本來他對王士元服氣還不過是因為自己姐姐的緣故,現在是真的有點打心眼里覺得王士元跟自己對路子了。
要不是王士元就坐在自己旁邊,他打死也不相信這話是一個十八歲的讀書人說出來的,更不相信哪個讀書人敢在皇宮大門口把自己同僚的手指頭掰折了。
本來王士元還對自己和王蘭心這一路的安全稍微有點擔心。
現在有了趙龍,他這最后一點擔心也放在肚子里了。
這一頓飯吃的十分暢快,吃完了之后,他轉身回到房中。
再走出來的時候,手里已經多了一小袋子沉甸甸的碎銀子,直接甩在了趙龍面前的桌案上。
趙龍見狀連忙站了起來,有些疑惑的看著王士元。并沒有第一時間去拿桌案上的銀兩。
“你可識字?”
“這……略略識得數個,頂不得什么用?!?
說完了這話,趙龍臉上露出了一絲失望。
心說人家王士元畢竟是個讀書人,現在更是個文官,帶著自己這么一個大字都不認識兩個的隨從,的確是有點跌份。
但這一次,他又想錯了。
“不認識就不認識吧,等到了北平,我再教你幾個,拿上這錢,袋子里有一張紙,把紙上寫的東西都買回來就行了,剩下的錢給自己置辦一身衣裳,北平可冷啊!再弄上一把趁手的兵器!”
“這……公子,我不認得字,看不得那袋子里的紙。”
“無妨,就你這身板和樣貌,哪個鋪子敢蒙騙你?看不懂就找個鋪子讓他們給你念,再告訴他們,買錯了一樣,回去把鋪子給他砸了!”
趙龍聞言又是愣了片刻,而后終于像是反應過來了什么一樣,迅速把錢袋子拿了起來,臉上也露出了一股子輕松的笑意。
“得嘞!公子你就瞧好吧!”
看著趙龍大踏步離開的背影,王士元笑著點了點頭,知道這家伙終于開始做自己了。
之前他看到的趙龍,顯然都不是做自己的趙龍。
把瑣事交給趙龍,王士元也回到了自己的房中,坐在桌案上。
他第一次認真的琢磨起了自己在大明的第一個差事,大興縣主簿。
對于大明縣中的官職,他還是熟悉的。
用后世的話來打比方,知縣是縣高官,縣丞是副書記的話,那這個主簿,就相當于是個縣委的秘書長。
用面上的話解釋,是負責縣中的文書資料等物,還有些案卷審核之責。
但到了之后到底干啥,還得聽人家知縣的。
一旦沒攤上個好的知縣,那就是給知縣擦屁股的角色罷了。
“他娘的!要是遇到個不上道的,免不了又是一番血雨腥風啊!”
王士元嘆息一聲,喃喃的說了一句。
既然要去北平府,他當然不能真的讓自己在主簿的位置上蹉跎歲月。
在北平府,自然得接觸到那個小胖子,日后才能在大明吃得開。
其實這一次到北平,留給他的時間是不多的。
不管他在北平會待多少時日,當永樂二年朱棣必須要封朱高熾為太子的時候,他就得回南京城去了。
要是到了那個時候王士元還沒有在朱高熾面前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他就得在大興主簿這個位置上專心搬磚了。
至于大興的知縣,要是識抬舉的話王士元自然會給他面子。
要是不識抬舉的話,那也就只能讓他知道什么叫硬了。
再過沒幾個月,北平布政司便會改為北京,順天府也會應運而生。
當然,這對于他的大興縣主簿是沒什么直接影響的,原因很簡單,他的官職太小了。
但是官職小外加上事少的這段時間,正是他在北平打好基礎的時間。
王士元到大明,做官不過是附加價值,他排在首位的向來都是享受生活。
按照他的脾氣,這北平其實是不想去的,畢竟冬天太冷了。
但按照前世的軌跡,最晚永樂十八年,大明的都城就徹底是北平了。
而且這不是永樂十八年一下子遷都過去的,而是從永樂初年北平改為北京城開始就著手的,既然早晚都得去,那自然還是早去了。
南京城氣候好是好,但卻是當文官的大本營,那幫子欠揍的貨色,王士元看著就來氣,能到北平眼不見心不煩,自然也是好的。
這次去,他和王蘭心也是帶了些錢財,預備著到了北平之后高低得弄上幾個像樣的大宅子,要不然怎么住得?
思來想去,他還是覺得提前做什么準備都沒用,還是把自己的原則好好念幾遍來的實在。
“誰惹我,我就干誰!干就完了!”
他自然不知道,他心里暗戳戳的琢磨著怎么才能接近的那個胖子,在朱棣定下此事沒幾天之后就接到了這個消息。
“大興縣主簿……這倒是個不錯的官職,但放在那了,又如何能為我所用啊……”
朱高熾看著朱棣傳過來的文書之中王士元的名字,苦笑著自言自語道。
“等殿下回了南京城,那青年才俊不是要多少都行,何必非要執著于此人?”
這段時間張氏已經聽到朱高熾不止一次提到王士元這個還沒見過面的舉人了,心里更加不解。
“此人,行事跟旁人不一樣??!要是為二弟所用,我與那太子之位,怕是就無緣嘍!”
“殿下若是真有閑情,還不如督促知縣去處置一下城外流民之事,這打了四年仗,現如今既然停了,總不能冬天再讓百姓凍死在城外了吧?”
“夫人有所不知,這流民,并非皆是純良的百姓啊!北京城乃是父皇龍興之地,更要慎之又慎!”
張氏對此也是并不認同,只能搖搖頭走了。
她當然不知道,北平府各縣外的流民之中,還真就有些不一般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