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架構調整
- 全民領主:我打小日子就能變強
- 林克你坐啊
- 2028字
- 2023-10-02 11:50:11
陳軒點了點頭,這個人口比例并不讓人意外。
領地刷新出來的流民大都是流離失所之人,成年男子自然是最容易生存的。
郎勉之頓了一下,讓大家消化了一下這些消息,然后繼續說了下去。
“從職業上看,占人數大頭的是農民和漁民,基本上占了八成的人數。
其他的兩成中,裁縫、樵夫、木匠、鐵匠人數基本上平均分。
最少的就是大夫、教書先生和廚師這種,數量都不超過10人。”
陳軒點了點頭。
這就是領地目前的現狀,看上去人才濟濟,但是都集中在高層人才上,在基層中人才仍然是非常的匱乏。
“各位也都聽到了,我們領地的特殊人才非常的缺乏,這一定會制約我們以后的發展。
所以,我決定正式成立教育司,其任務就是推動促進領地的教育工作。”
然后他望向了寇準。
“教育司,暫時就麻煩平仲了。”
寇準平靜的起身,接下了這任命。
他心中早有了心理準備,知道今天會被安排一個職務,只不過現在領地規模太小,也沒有多少重要的崗位給他。
身為讀書人,能夠推行一地的教化,也是一件利國利民的事情。
“教育司的目標很明確,就是提高領地百姓的文化水平。具體怎么做,平仲下去可以制定一個計劃,到時候拿給我看看。
我想說的是,不要因為擔心計劃會難以推行就束手束腳,只需要看領地的客觀能力和需求。只要計劃是切實可行的,你推不動就由我來推!”
寇準拱手說道:“有主公這句話,那我就放心了,我盡快拿出一個方案出來。”
說完了教育司的事情,陳軒讓郎勉之在大廳中間鋪開了一張大地圖,正是坪山谷的地圖。
“這一次突破到城鎮之后,我們增加了五個附屬領地,大家商議一下這些領地該如何建設。”
在座的這些人中,張貴是四海村的村長,馬援和寇準都擔任過一個地方的主官,他們都發表了自己的建議。總結起來就是盡量平均分布,在坪山谷各處都有自己的領地。
現在坪山谷內除了四海鎮之外,海鹽村確定要使用一個名額。
其余還有四個名額。
孫玉堂建議說。
“大人,我認為我們應該對這些附屬村落承擔的任務做一個簡單的分類,不同的領地都有各自的側重點。
不妨就按照農耕為主、工商為主、軍備為主等劃分,這樣就可以讓領地結構更加清晰,也方便管理。”
陳軒眼睛一亮,同類型的事務集中在一個領地中也會降低管理難度,這對于現在的領地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于是他馬上就同意了這個建議。
四海鎮作為領地的主城,將來會不斷的擴張城區,在附近開墾大量的農田就不是很合算。
于是陳軒就決定把四海城作為領地的政治、文教、軍事、手工中心,農耕的部分盡量的遷移出去其他的村子。
由于四海城的地理偏以北,海鹽村偏東南。
他們就從西南到東北一線建立了三個附屬村落。
分別是坪南村、坪中村和海防村。
坪南村和坪中村都是以農耕為主,周邊有大量的平原土地。
海鹽村以海水曬鹽和漁民打魚為主,后續也會建設碼頭兼顧海上貿易。
而海防村就是主要為了服務水軍建設。
坪山谷東邊就是大海,隨著這里慢慢的富庶起來,遲早會惹來海盜的。
建立強大的水軍就很有必要了。
當然,這并不是說其他領地就不需要工匠和農耕了,而僅僅是以哪個方面為主罷了。
畢竟糧食來回運輸還是很占用人力資源的,每個領地至少都要顧得上自己的基本消耗才行。
這些領地的政務官除了四海鎮張貴和海鹽村劉進,其他的幾個村長就交給寇準去挑選了。
這種事情就不至于拿到會議上討論了。
至于說還有一個村子的名額,是戚繼光建議先留下來。
將來說不定可以在坪山谷外建立一個前進基地,或者是海對面的那個島嶼上建立領地呢。
確定了幾個附屬領地的建設后,陳軒才拋出了他對領地架構的改變計劃。
簡單來說就是在“司”這個級別上再加一級,名為“署”。
一個署管理幾個任務有關聯的司,總攬一方面的任務。
這一方面是為了減輕自己的負擔。
另一方面也是考慮到寇準、戚繼光等歷史人物跟張貴他們平級,似乎有些不合適。
這一次的陳軒增設了兩個署,分別是軍務署和行政署。
原有的軍務司直接升格為軍務署,下面設有三個司:城防司、陸戰司、水軍司。
他們的職責從名字就能看出來了,城防司負責領地的防御,實際上主要就是四海鎮和坪山關的防御。
陸戰和水軍就不用解釋了。
戚繼光任軍務署署長兼任陸戰司司長,城防司司長為馬援,水軍司司長為韓高宇。
這只是權宜之計,未來陳軒的計劃是軍務署只負責管理和制定計劃,和作戰將領不會重合。
另外一個署就是行政署,下轄政務司和教育司。寇準自然就是行政署署長兼任教育司司長,而政務司仍然跟以前一樣由眾位村長構成。
而張貴由于是四海鎮的鎮長,重要性比起其他領地要高一級,就由他擔任政務司的司長。
其他的改變還有商業司和儲備司合并。
這兩個司任務實在太相近,反正也都是孫玉堂的司長,就沒必要設計兩個司來管理了。建設司則暫時保留,關于建設司陳軒有一些其他的想法,還需要建設司來執行。
至此,領地的管理班底打造完畢,形成了兩署兩司的格局。
商業儲備司和建設司暫時不屬于哪個署,直接對陳軒匯報。
只不過在具體的執行中,陳軒讓他們定期把司里的事情給兩個署長匯報一下。許多重要決策也需要征求兩個署長的意思。
畢竟是皇級人物,他們的經驗和能力是遠超孫玉堂和吳大方的。
領地架構調整后,接下來就是軍務部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