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0章 五德始終說

  • 狗在楚營
  • 醉青鋒
  • 2617字
  • 2023-09-19 21:23:52

而此時,鐘離眜讓季布帶領一萬人為先鋒,逢山開路,遇水搭橋。

他自己則親率兩萬大軍斷后,中間則以兩萬士卒來維持秩序,一行人浩浩湯湯地往南而去。

由于奴隸中有不少老弱病殘,一路上走走停停,他們每走5里就會停下來休息片刻,重新整頓隊列,每走20里,他們就會派人在海灘插上一根紅旗。

就這樣,他們走到天黑,才走了不到40里,大約就是20公里。

也許有人會吐槽,怎么會走得那么慢?還不如我晚上吃飽飯散步呢。

我隨便都能走個五到十公里,假如走一天,怎么也能走個五六十公里吧,這等于一百里了,怎么古代軍人行軍,速度還比不上我?

實際公園走路,那是空著手,無負重。而且只走一天,哪怕行一百里,那也不稀奇。

但要你連續走一個月試試?看看一天能走多遠?

在先秦時期的兵書《尉繚子》中,記載了那個時代真正的行軍速度,步兵日行軍只有30-40里的速度。

雖然幾千年來軍事技術和道路條件不斷發展,但從秦漢到明清,在行軍速度方面并沒有太大的進步。

古人行軍,除刀矛弓矢外,還要有生活物資,單兵攜行三天口糧。

在影視劇中,軍隊統一身著盔甲行軍的場面一般不會出現在古代戰場上,那都是騙人的。

只因古代的盔甲很重,即使是明清時期因輕便開始流行的布甲,也有20多斤重,再加上武器裝備等長途行軍,士兵的體力消耗會很大。

因此,古代士兵是不披甲行軍的。為的是保持戰兵的體力,以便有敵情時立即能投入戰斗。

而鎧甲則多由牲畜或平民攜帶。只有當斥候報告敵情,即將戰斗時,將軍才會下令:披甲執兵。

加上行軍,也不是影視作品中的過家家,軍隊行進,前方至少五里,就要放出斥候偵騎,入敵境后,甚至要遠探幾十里...

行軍要保持隊列,每行五至十里,就要停下來歇一歇,重新整頓隊列。

因為隊列就是戰斗力。隊列混亂,一旦遇襲擊,部隊就會崩潰。

同時,如果一支軍隊人數眾多,在古道條件下,行進的道路本來就是艱難的,行軍的快慢取決于其中最慢的部分,即,貨物運輸的速度。

古代行軍時一般使用車輛和馱馬來運送輜重,它們位于軍隊的后方。輜重部隊行軍時,道路已經被大部隊踩踏,更加崎嶇難行,勢必會拖累行軍的整體速度。

此外,行軍路上的各種防護、勘探等必要措施也減慢了行軍速度。

至于走著走著,有人突然內急,要解手了,怎么辦?

那可不能隨便停!

不報告私自離開隊列,輕則挨軍棍,重則腦袋搬家。

正確操作是先報告,然后隊長指定隊中一人陪同,二人離開隊列解手,隊伍則繼續前進。

解手完畢,立即跑步追趕隊伍。若是隊伍已走出三里,二人尚未歸隊,待歸隊后,二人同打軍棍,并插箭游行示眾。

如果當了逃兵。古代軍隊,士卒哪里人,家里幾口,戶籍地址等等,與如今一樣,檔案上記得一清二楚,就等著全家受連累倒霉。

要不是楚軍輜重不多,而且奴隸也沒什么財產可言,他們一天也走不了40里。

至于說每天行軍百里的,那不過是沒有常識的人罷了。

要知道一天走一百里就是急行軍了。

歷史上真正用腳走出來的急行軍記錄莫過于我志愿軍38軍113師,那真是突破了人類的極限,用腳跑出來的勝利,他們冒充敵軍的潰敗軍隊,徒步穿行山林,與美軍的全機械化部隊賽跑,14個小時內狂飆73公里,其中還有很多的山路,戰士們只能邊奔跑邊吃飯。

最終成功行軍至三所里與龍源里,阻斷了敵軍的退路路線。此役38軍共殲滅敵軍1.1萬余人,繳獲坦克14輛,大炮200余門,汽車300余輛。

這種高強度的急行軍,算是人類歷史上徒步全副武裝行軍的歷史記錄了。

假如天天急行軍,誰能吃得消?到時遇到敵人都沒力氣打仗了,這不是趕著去送人頭嗎?

就在鐘離眜離開的第七天,項莊終于回來了。

望著空空如也的海灘,他都懷疑自己是不是來得太晚,鐘離眜他們是不是已經全軍覆沒了?

幸虧季布他們留在幾個靈醒之人,看到是穿楚軍服飾的人和船只回來,他們趕緊上前匯報。

收到消息的項莊這才趕緊帶著船隊沿著他們留下的記號追去。

至于為什么他們知道來人是楚軍而非漢軍,是因為楚軍尚紅。

戰國時期,陰陽家學說甚盛,各大戰國的旗幟顏色與服飾主色都是極有講究,有據而定的。講究的依據就是該國的天賦德命。

陰陽家認為,任何一個王朝和邦國,都有一種上天賦予的德性,這種德性用五行來表示,就是金木水火土五種德性。

這個國家與王朝的為政特點,必須或必然的與它的德性相符合,它所崇尚的顏色即國色,也必須與它的德性相符合。惟其如此,這個國家才能在上天佑護下安穩順暢的運行。

從黃帝算起,黃帝政權是土德,就崇尚黃色,旗幟服飾皆為土黃。夏王朝是木德,崇尚青色。殷商王朝為金德,其興起時有白銀溢出大山的吉兆,是以崇尚白色。周王朝為火德,先祖得赤烏之符,自然便崇尚紅色。

當時天下對這種五德循環說無不認可,立政立國之初,便已經確定了自己的德性。

歷史的演變始終離不開五行的相生相克,而且是周而復始的循環。

我們都知道: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每個朝代都對應著不同的五行,凡是后面朝代推翻前朝,就必定是新的五行克舊的五行。

有的人可能到現在都還搞不清五行是怎么相生相克的,告訴大家一個秘訣,你只要記住這個口訣就可以了:

“木火土金水,形成一個圓,順時針順序,順位相生,隔位相克。”

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木克土、火克金、土克水、金克木、水克火。

秦始皇是很信“五德始終說”的,周朝是火德,秦滅周,秦朝就應該是水德,這樣才叫順應天意。

所以秦始皇什么東西都往水上面靠,比如他們的服飾顏色,水尚黑,于是秦國上下普遍以黑色為主色調,包括秦軍將士、武器、裝備,還有秦始皇的龍袍,都是清一色的黑色。

楚軍穿著暗紅色!因為,項家起義軍起義時項羽的伯父就是以高舉義旗,所以是紅色!

漢軍穿著土黃色!因為,當時被項家軍驅趕出了咸陽,為了日后重返咸陽,劉邦聽從蕭何的意見,采用了黃色!也就是有奪取天下之意!

當然,由于漢軍的根基在關中,所以劉邦統一天下之后,還是繼承了水德,尚黑,直到漢武帝的時候才改為土德,尚黃,最后漢光武帝劉秀光復漢室之后,又改成火德,尚紅,從此確立漢朝正朔為火德,這才有了“炎漢“的說法。

所以在電視劇中,一般都是秦朝是黑色旗幟,而漢軍都是紅色旗幟。

三天后,項莊終于找到遷徙了人群,并讓奴隸和債主們上船,先把他們運到泉州,只因現在泉州正處于大開發狀態,正是缺勞動力的時候,這也是常威的安排。

至于剩下的人,項莊告訴他們往南找個偏僻的地方駐扎起來就行,不要再繼續走了,免得誤入叢林之中,造成不必要的傷亡。

鐘離眜當然是沒有意見,反正現在已經遠離漢軍了,而且也知道大王安然無恙,算是找到組織了,自己也沒必要再折騰。

就在項莊忙著往返轉移人時,劉邦和韓信終于在烏江鎮勝利會師。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邵阳市| 浮山县| 福海县| 根河市| 静宁县| 蒙自县| 浙江省| 毕节市| 南开区| 嵩明县| 噶尔县| 华阴市| 峨眉山市| 安化县| 石泉县| 鄂伦春自治旗| 江油市| 运城市| 凌云县| 将乐县| 洮南市| 拉萨市| 丽江市| 拉孜县| 大宁县| 田东县| 株洲县| 贵溪市| 汾西县| 临邑县| 全椒县| 龙陵县| 腾冲县| 柳林县| 收藏| 右玉县| 休宁县| 枣强县| 眉山市| 仙居县| 兴文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