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蘇家堡
- 此間樂
- 七十二編
- 3489字
- 2024-01-16 20:06:24
五分鐘之后,蘇道山坐在馬車上晃晃悠悠地進(jìn)了翼山城。
城內(nèi)和城外,如同兩個世界。
在城外,蘇道山一路過來看見的是越來越多的流民窩棚。尤其是在城門外的空地上,一間間窩棚更是緊緊地擠在一起,形成了一座延綿數(shù)里的流民營地。
流民營地內(nèi)道路狹窄而泥濘,人滿為患,散發(fā)著讓人窒息的味道。有老人在熬藥煮食,有女人在縫補和漿洗,有半大的少年在背柴打水,有兒童光著腳跑來跑去。
牽著瘦骨嶙峋的牲畜的人們聚集在交易區(qū)討價還價,奴隸區(qū)的高臺上輪番展示著男女老少。雇工區(qū)更是人擠人地扎著堆。見有雇主進(jìn)來就一擁而上,拼命推銷自己。
而城市內(nèi)部又是另一番景象。
如果說城外世界如同妖魔橫行的原始荒野的話,那么,當(dāng)馬車穿過近兩百米長的城門洞時,就連蘇道山也有些震撼。
蘇道山第一眼看見的就是城墻。
翼山城的城墻從外面看是由巨石壘就,幾近于垂直的立面,底部到頂部的內(nèi)傾斜角度不會超過五度。
而進(jìn)到翼山城里,蘇道山才發(fā)現(xiàn)城墻內(nèi)部是一個呈三十度傾斜的巨大土坡。土坡從底部到頂部分成了五個巨大的階梯。看起來就像是一座巨大的球場看臺。每一層都密密麻麻地修建著房子,種著莊稼,搭建著梯道。
在一些高高的塔樓之間還有空中廊橋相連接,一眼望去,給人一種組織嚴(yán)密的宏偉美感。
而城里的平地上,卻是巨大的反差。沒有鱗次櫛比房屋和熱鬧的街道,到處都是大片大片的農(nóng)田,行人也顯得稀少。給人的感覺不是進(jìn)城,倒反像是出城一般。
這些農(nóng)田都被石片壘砌的半高墻圍著,中間立有碉樓,守衛(wèi)嚴(yán)密。不同區(qū)域的農(nóng)田分屬于不同的農(nóng)莊。而農(nóng)莊又分屬于不同的堡和坊。
翼山城分六堡十二坊。六堡是蘇家堡,周家堡,岳家堡,朱家堡,林家堡和汪家堡。十二坊和堡同級,但權(quán)限地位則在六堡之下,由本區(qū)域的農(nóng)莊主和農(nóng)戶構(gòu)成。
哥終于混進(jìn)安全區(qū)了。
蘇道山簡直熱淚盈眶。心里暗暗下了決心,至少三十年內(nèi)自己都不再出城。外面那么危險,當(dāng)個混吃等死的富家少爺不好么?
一路走馬觀花,很快,馬車就進(jìn)了蘇家堡。
這是一座修筑在山坡上的土堡,也是數(shù)千年來夏州北部一代最傳統(tǒng)的聚居村落形式。只不過以前的土堡是在野外,兼有防御的功能。
而在滅世浩劫之后,這片區(qū)域成為了附近唯一沒有被幽火污染的綠洲。人們從依托周圍的幾座丘陵布置的簡陋外圍防御開始,一年又一年地掘高填低,加上熙國立國后朝廷的幫助,花了數(shù)十年才形成了現(xiàn)在的翼山城。
附近的幾個村落,也因此成了城中村。
如今,蘇家堡除了傳統(tǒng)的外圍堡墻拆掉了,修成了一圈圈堡民居住的房子之外,土堡的形式還大致保留著。例如前后兩個堡門,例如堡內(nèi)的塔樓,例如宗祠,麥場,水井,蓄水池,彎彎曲曲的巷道,藏兵洞,地下密道和地窖等等。
蘇道山甚至還看見一座風(fēng)車磨坊。
當(dāng)馬車在蘇家大門前停下的時候,堡內(nèi)的人們已經(jīng)把車隊圍了個水泄不通。無論男女老少,就連半大的孩子,都把手抄在袖子里,一聲不吭地圍觀。
沒有古裝片里仙氣飄飄的華服,沒有綾羅綢緞。所有人都穿著粗棉布或麻布制成的衣服。文氣一點的穿一件長衫。粗豪一點的則是短上衣加扎了綁腿的長褲。
顏色也簡單。衣服褲子大多是灰色,黑色和藍(lán)色。只有腰帶有其他顏色。服飾看起來最貴氣的,也不過是身上多一張獸皮背心或腳下穿一雙軟皮的靴子罷了。
蘇道山下了車,剛扭頭看了一眼,一個六十來歲的豁牙老漢就惡狠狠地在地上吐了口唾沫,罵道:“敗家玩意兒!”
緊接著,呸呸聲四起。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就連幾個臟得跟花貓一般的小屁孩,也跟著大人學(xué)。
蘇道山縮了縮脖子。
很顯然,因為自己而損失了十大車糧食的消息已經(jīng)傳回來了。
“二少爺趕緊進(jìn)去吧,一會兒邱大爺來了……”一個管家模樣的中年人飛快地在蘇道山耳邊道。
蘇道山嚇了一跳。
蘇家打百年浩劫后幸存的高祖?zhèn)飨聛恚嫣K啟鴻那一代就是六兄弟。到了景字這一輩,除了蘇道山祖父蘇景彥是嫡出之外,還有庶出的三個哥哥一個弟弟。
由此算下來,堡里但凡是姓蘇的,哪怕是隔得最遠(yuǎn)的也還是不出五服的族人。
除了蘇家人之外,其他異姓人家也都都有來歷。有些是蘇家的老仆,侍奉了蘇家一輩子。有些是早年間就在蘇家堡的外姓村民。跟蘇家通婚,早就是七纏八繞的姻親。
這些人大多是早年間為蘇家堡出了大力的。當(dāng)年蘇啟鴻從龍,隨開國太祖南征北戰(zhàn),打下熙國江山,就是從蘇家堡帶的人出去。兩百多人,最后只回來了五十多個。
蘇啟鴻最終官至從三品,封了子爵,蘇家堡這幫老兵痞解甲歸田也都是個個身上帶著軍功。有兩個活得久的到現(xiàn)在還吃著一份餉。逢年過節(jié)軍中還另有孝敬。
他們要跑到城衛(wèi)或烈火軍罵一句,吐幾口唾沫,就連城主朱子明和營統(tǒng)領(lǐng)高守全也得陪著笑臉。
正因為如此,蘇景彥這一支雖然坐著族長的位置,但其實就是個利益共同體的代言人。
平日里,蘇道山在護(hù)衛(wèi)、管事和下面的仆人面前,或許是二少爺,可在蘇家堡一些老輩面前,就連屁都不是了。
就像管事口中的邱大爺……那老渾球可是連自己老爹都能脫了鞋子追著揍的。
蘇道山二話不說,快步進(jìn)了家門。
蘇道山和杏兒姐剛走進(jìn)自家所在的東跨院垂花門,就聽見“嘖嘖”兩聲。
伴隨著這熟悉的聲音,一個熟悉的身影轉(zhuǎn)了出來。
這是一個約莫四十歲的中年女子,容貌秀麗,長著一雙靈動而銳利的杏眼,眼神似笑非笑,眼尾雖然已可見略微細(xì)紋,但皮膚依然白皙細(xì)膩,氣色上佳。
她整個人都透著一股利落潑辣勁兒,一看就不好惹。
蘇道山腳步一頓,如臨大敵!
“太太。”一旁的杏兒姐早就膝蓋一軟,福身行禮道,然后飛快地退到一邊,大氣也不敢喘。
“娘。”蘇道山有些艱難地叫了一聲。
原本還難以啟齒,但真叫出來之后,他發(fā)現(xiàn)比想象中要順口。原身的記憶和情感融合得很自然。
他甚至不需要表演模版,身體就不自覺地低了低頭,旋即把頭昂了起來,右腳在地上跐了跐,一副又犟又慫的模樣。一切都是身體的本能。
“蘇二少爺還知道我是你娘啊?”江夫人咬牙切齒地走過來,一把就拽住了蘇道山的耳朵,狠狠一擰。
蘇道山躲了一下,沒躲開。對方手法嫻熟已極,已經(jīng)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他甚至有一種錯覺,仿佛自己就算躲一千次一萬次,也逃不開這只手。
原本這時候,他應(yīng)該是悶著頭一聲不吭。但見江夫人渾身都在顫抖,心下頓時一軟。
“君子動口不動手,輕……輕點……”蘇道山被擰得呲牙咧嘴,吱哇亂叫。
“老娘是女人動手不動口,”江夫人怒道,“君子?嗯,還有什么君子的話,是不是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別冤枉人,”蘇道山梗著脖子道,“我沒說過!”
“沒說過?你就這么想的!”
“娘你不講道理!豈能憑空污人清白!”
“你是老娘生的,什么心思我不知道?你爹就這臭德行,他的種還能結(jié)出什么好瓜來!”
蘇道山不吭聲了,歪著頭看去,背后的走道里,幾顆探頭探腦的腦袋瓜子刷地一下就縮回去了。一個有些中年發(fā)福的長衫男子還慌里慌張地往正院那邊去了。
看那熟悉的背影,正是自家老爹。
“行啊,”江夫人一手?jǐn)Q著蘇道山的耳朵,一手在他背上,胳膊上亂掐,“翅膀硬了,現(xiàn)在都敢離家出走了。連娘也不要了,你個小沒良心的,我讓你跑……讓你跑……”
江夫人一邊打罵,一邊就紅了眼眶,咬牙切齒地道:“你成天圣人之言,君子之道。‘君子務(wù)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你怎么記不住?‘父母在,不遠(yuǎn)游,游必有方。’你怎么記不住?!你就是這么學(xué)君子之道的?”
蘇道山低頭道:“兒子錯了。”
江夫人沒奈何地用手指頭狠狠一戳他的腦袋:“不就是你那不著調(diào)的爺爺給你亂點鴛鴦譜嗎,你不愿意拒絕了就是了,有什么大不了的!喜歡誰跟娘說,娘幫你”
蘇道山心頭哭笑不得。
一月前,一直在落霞山清修的祖父蘇景彥,忽然讓人帶回消息,說給蘇道山選了一門親事。
可蘇家二少爺平日里呆是呆了一點,心里卻早有喜歡的人了。
于是毅然逃婚。
實際上,蘇景彥也只是傳話,與家中商量而已。八字都還沒一撇。
見兒子悶著頭不吭聲,江夫人沒好氣地踢了他一腳:“瞧你這一身。杏兒你還愣著干什么,趕緊服侍他洗去。”
“是,太太。”杏兒姐如蒙大赦,拉著蘇道山逃之夭夭。
目送兩人穿過夾道,江夫人站在原地,怔忡了好一會兒,也不知道在想什么,眉眼間浮現(xiàn)一絲又感慨又欣喜的神色。
貼身丫鬟青柑和親信胡嬤嬤從一旁屋后轉(zhuǎn)出來,對視一眼,驚訝地看向蘇道山里去的背影。
“你們有沒有覺得,他這次回來變了些……”江夫人問道。
青柑飛快地點頭道:“對對對。”
胡嬤嬤道:“我也覺著出來了。小少爺往日受小姐責(zé)罰,總是一聲不吭。可這回雖也執(zhí)拗,卻是愿意開口了。可見是出去一遭受些苦,也明白當(dāng)母親的心了。”
江夫人噗嗤一笑,眼淚卻又掉了下來。被青柑和胡嬤嬤好一陣勸住了,問道:“廚房那邊飯菜備上了沒有?”
不等兩人回答,她急匆匆地一擺手:“算了算了,我親自去看。這小兔崽子嘴巴刁得很,廚房那些個廚子,還真沒人能摸的著他的胃口……”
“對了,楊大夫到了沒,雖說馮護(hù)衛(wèi)打了包票,但也得讓大夫看看才放心。”
“胡嬤嬤,你去正院老太太那邊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