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 四合院:咱傻柱可從不搞事情
- 雙面頭層
- 2032字
- 2024-04-09 20:02:06
自從六十年代初開始,四九城的大廠就嚴控工資總額。
中專生和大學生是包分配的,一入學就等于有了工作,高中畢業生的就業也好安排,是各處招工的首選。但僅憑初中文憑想獲得一個大廠的正式工名額則難度很高。
很多初中畢業生要么是希望待遇不好的小廠突然招工,要么就得等接父母的班。
家中姐妹為了一個工作名額反目成仇的并不少見,親弟兄倆為了一個工作指標打的頭破血流的也不算稀奇。
傻柱這么大手筆給高家弄來這個,無論是老高還是高菲,都認為兩人的婚事就已經算是說定了。
老高夜里把要入職的各種資料手續準備齊全,翻箱倒柜給大兒子收拾一身合適的行頭。
高菲滿屋子里轉悠,盤算著要把哪些東西當陪嫁,帶到傻柱家里去。
兩天以后,高菲的弟弟和另一位學徒工就來機關食堂入職了。
在李懷德的授意下,維修車間幾名工人忙了一個下午,用鋼板把新的燒鴨爐趕制了出來,除了沒有觀察窗口,樣式和50年后燒臘熟食店里的燒鴨爐幾乎毫無區別。
傻柱讓新來的學徒工宰殺開生,幾位徒弟燙皮烤制,自己只是負責調配醬料和脆皮水,工作立刻就輕松了很多。
食堂里的燒鴨天天賣個精光不說,各類鴨雜也很受職工們歡迎。
鹽水鴨肝嫩滑細膩入口即化,往往還沒等擺出來賣,就被人提前預訂走了。
鴨腸、鴨胗最受年青女工們的喜歡。同樣是1毛來錢的葷菜,鴨腸和鴨胗香辣爽脆的口感秒殺各類炒制的肥肉片。
紅鹵的鴨掌鴨翅一小份還不到兩毛錢,中年工人買回去下酒,可比炒倆雞蛋有滋味多了。
鴨子的質量畢竟不好,即使傻柱盡力在配料和烤制工藝上想辦法,以專業吃家的眼光來看,這些燒鴨和鴨雜也就7、80分左右,只是圖了個新鮮。
劉主任耐不住性子,給傻柱提了些自己的看法和要求,傻柱就把燒鴨的口味又做了些調整,還將有的鴨雜先鹵后熏,更是贏得了很多酒膩子的喜愛。
李懷德也沒有把燒鴨的利潤私藏下來,而是直接將機關食堂的接待用酒提升了一個檔次,各位廠領導的接待餐標也高了不少。
傻柱每天回家都會提著燒鴨或鴨雜,今天去易中海家,明天到閻埠貴家,和鄰居們的小酒是天天喝個不停。
高菲常過來院子里,幫著傻柱收拾屋子。她和傻柱同進同出,兩人一副很親密的樣子。
許大茂找機會拉著高菲說傻柱的壞話,差點被高菲用搟面杖敲在腦袋上。
許大茂和傻柱算是新仇舊恨,見不得他半點好。許大茂找了個機會去治安處辦公室,向劉主任舉報傻柱新設立的做燒鴨的班組有問題。
“傻柱那個燒鴨和鴨雜做的叫什么玩意兒啊,純屬騙工人錢。正經烤鴨入口即化,他做的那個得撕,還賣這么貴,這里頭肯定藏著什么貓膩!”許大茂義憤填膺地向劉主任檢舉接發。
劉主任搖晃著大腦袋,打開飯盒捏了個熏鴨心擱在大嘴里嚼著,斜起眼睛看著許大茂,說道:
“哼哼……姓許的,你什么意思,見不得咱劉大頭吃個白饃?傻柱的手藝還是我指點的,你給咱說道說道,貓膩在哪兒?什么叫騙工人錢?”
在劉主任那里挨了一頓收拾,許大茂還不死心,又私下打聽了一些關于燒鴨的內情,找了機會去李懷德的辦公室告發傻柱。
“傻柱他就是為了把屁事不懂的小舅子弄進來,才折騰出這攤子事情。而且他用的鴨子瘦的跟得了兩年癆病一樣,在籠子里看著都不精神,明顯就不是什么好品種。
傻柱他敢拿這些病鴨子做成燒鴨賣給職工,這里面問題大了。您別被傻柱那副憨樣騙了,可得仔細了嚴查!”許大茂向李懷德匯報著自己的發現。
李懷德笑著對許大茂說:
“首先呢,用人肯定是沒問題的。是不是小舅子咱們先不提,畢竟傻柱目前還是未婚。新進來的那個小伙子也是咱廠里后勤上的子弟,家傳的烹飪手藝,人家初中文憑也有,通過正常手續進的廠。
許大茂……我記得你也是北方人啊,還懂得鴨子好不好,真是難得。這事情我會問問的,你回去安心工作?!?
見李懷德打算親自過問此事,許大茂樂呵呵的從后勤處辦公室離開。
他在機關大樓底下碰到幾個熟悉的干事,幾人聚在一起聊幾句閑話。
“你以為傻柱弄這些鴨子是為了給職工改善生活?屁!他能有那個好心?這孫子就是為了巴結領導。誰知道Y整天給咱廠那些頭頭們送什么了,幾個主任天天接待都安排鴨子?!痹S大茂散了一圈煙,信口胡說起來。
有心人很快就把許大茂的言語報告給了廠工會。
廠工會主席最近靠薏米老鴨湯和鹽水鴨肝滋補身體,聽了別人這樣的匯報,老臉一皺說道:
“咱廠就這么一個放映員,宣傳上當寶貝一樣哄著。愛說幾句閑話就讓他說吧,不然還能怎么辦呢?”
下午快下班的時候,許大茂就接到了宣傳科長的告知。他要被派去房山和懷柔三個月,開展宣傳口的幫扶工作,向縣里的放映員指導和傳授相關的放映技術。
幾天后廠領導的碰頭會上,廠工會主席抱怨廠里放映員總是不在崗,十分影響職工的文教工作。
劉主任咧著大嘴開罵,指責放映員許大茂那張馬臉看著就晦氣,而且說這人天生一副臭嘴,愛無事生非四處告狀。
李懷德說許大茂是位細心的同志,平時對機關食堂接待工作比較關心,主要是怕廠里有人多吃多占,大家應該身正不怕影子斜嘛。
聶主任認為許大茂的老婆出身不好,不適合長期在宣傳這樣的敏感部門工作。
最后楊廠長從善如流,拍板讓宣傳科選兩名年青干事去市里參加放映培訓。
“人多力量大嗎…”楊廠長對著幾名廠領導笑著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