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戚繼光眉頭微微一皺,立刻命人取來地圖,召集眾將議事。
陳大成幾名部下一聽新河告急,立刻嚷嚷著馬上回軍救援。
戚繼光一抬手,眾人立即閉嘴。
平時的戚繼光和藹可親,但到了戰時,都知道他鐵面無私,軍法無情。
“桃渚與健跳都在臺州東面,倭寇由此登岸,必將夾擊臺州。”
戚繼光指點地圖:
“臺州乃是府城,必定是倭寇真正的目標。”
“新河,不過是佯攻而已,目的便是要我回師去救,或者分兵去救。”
“可是……”戚繼美小聲道:“嫂子可在新河啊……”
戚繼光笑道:“就是因為她在,我才不擔心呢。”
“新河現在駐軍只有兩百人,即便是佯攻……”樓楠擔憂道:“怕也頂不住呀。”
“當兵為了保家衛國,家都保不住,還談什么衛國……”
“閉嘴!”陳大成打斷部下的牢騷,“難道戚將軍會任憑夫人落入倭寇手種嗎?你們瞎擔心什么?”
“大哥!”戚繼美勸道:“咱們先去救新河,回頭再趕去臺州也來得及。”
“不行!”戚繼光斷然道:“此次倭寇來襲,人數高達兩萬,必有重大圖謀,他們先后分兵幾路,極有章法,我若延誤軍機,或者分兵二用,必中其計。”
“繼美。”戚繼光吩咐二弟:“你快馬趕去臺州,請胡大人派兵備僉事唐堯臣率領海門和臺州部分兵馬救援新河,我必趕在倭寇之前,抵達臺州。”
“我馬上就去!”戚繼美匆匆而去。
眾將心中大定,果然還是戚將軍有章法。
不像他們一聽老家遇襲,就亂了陣腳。
“傳我將令:全軍開拔,直奔臺州!”
……
與此同時,新河城中一片慌亂。
戚繼光府上,班頭楊超正在勸說戚夫人:“數千倭寇正殺奔新河而來,請夫人趕緊收拾細軟,隨卑職出城。”
戚夫人端坐不動,“我們走了,新河怎么辦?”
“黃巖和太平的鄉兵正在城外抵抗,新河城中守軍不過二百,這怎么頂得住?”楊超急道:“只能馬上棄守,分頭逃走。”
“逃?城里全是老幼婦孺,能逃多遠?”戚夫人站起身來,“去!敲響警鐘,召集全城老少,跟我一起守城!”
“戚夫人!”楊超一拍桌子,“這可不是鬧著玩的,這是打仗,要死人的!倭寇您見過嗎?我見過!官兵都不是對手,我們怎么頂得住?”
“取我的盔甲來。”戚夫人淡然道:“我是戚繼光的夫人,我沒有辦法丟下新河百姓獨自逃命。你若想逃,請自便。”
“戚夫人……唉!”楊超猛一跺腳,掉頭而出。
……
“阿美姐……”李永浩家里,小麗嚇得瑟瑟發抖。
她又想起那慘絕人寰的一夜,那永遠揮之不去的噩夢再次纏住了她。
“老爺他……他們敗了嗎……”
“沒有。”阿美摟著小麗安慰道:“我聽說老爺和戚將軍在寧海大敗倭寇,正加緊趕來救援新河呢。”
“那就好……那就好……”小麗心中稍稍安定了一些,又惶然問道:“但是……如果老爺趕不及呢……”
阿美將手中剪刀拆成兩半,“就算是死,我不會再讓自己落到倭寇手里了。”
“是啊……”小麗接過半把剪刀,喃喃道:“已經是死過一次的人了……這輩子能夠得到老爺垂憐……還有什么不甘心的呢……”
……
戚夫人帶人打開城中軍械庫,將所有能夠一戰的人全部武裝起來,并在城頭高高豎起“戚”字大旗,以壯軍威。
戚夫人一身戎裝,英姿颯爽,巡視城頭,嚴陣以待。
不少百姓哆哆嗦嗦一個勁的問:“戚將軍能趕回來嗎?”
戚夫人笑道:“我還在這兒呢,大家有什么好怕的?”
眾人紛紛點頭,都聽說戚將軍最疼夫人,肯定正拼命的往新河趕來呢。
班頭楊超也帶著差役們登上了城墻,悄悄對戚夫人說:
“夫人,守城是我的職責,就交給我好了,您還是趕緊出城吧,萬一有個什么閃失,我怎么向戚將軍交代。”
“這種話就不必再說了。”戚夫人大聲道:“城在人在,城破人亡!”
……
“戚繼光果然深諳兵法……”臺州城外三十里處,得到消息的倭寇總指揮熊澤點頭道:“竟然不管新河,也不分兵,全軍直奔臺州而來。”
“那我們就捉了他老婆,看他敢不投降?”山本一木嘿然道:“聽說那戚繼光最怕的就是他夫人。”
上一回被李云龍一炮炸成灰灰,這一次,山本一木相信戚繼光不敢對著夫人開炮。
“寧海的浪人部隊這么快就敗了,簡直一群廢物!”后藤少主山川,咬牙切齒。
“木下幡的浪人部隊戰力并不弱。”熊澤沉聲道:“岑港一戰才過去四年不到,戚繼光的軍隊已經變得如此厲害了嗎……”
“不管戚繼光變得多厲害,也擋不住我的子彈!”山本一木傲然道:“只要他敢來,我的特種部隊必定徹底消滅他!”
五十幾名二戰特種兵對于這個時代來說,就是降維打擊。
山本一木確實有足夠的理由可以狂妄。
“花街。”熊澤指著地圖上臺州城外一個小鎮:“這里是戚繼光進入臺州的必經之地,我們就在這里等他。”
山本一木點點頭,“只要戚繼光進入花街,我就叫他插翅難飛,萬死無生!”
……
臺州位于寧海和新河之間,三地連線形如一個鈍角三角形。
戚繼光率戚家軍趕往臺州。
坐鎮臺州的胡宗憲派兵備僉事唐堯臣和戚繼美率領海門和臺州的部分兵馬救援新河。
兩隊人馬都在全力趕路。
寧海浪人殘部跟在戚繼光后面,準備在倭寇主力埋伏戚繼光的時候,也斷其后路,報先前之仇。
另一路倭寇則已經殺散黃巖和太平的鄉兵,直逼新河城下。
城頭人影攢動,刀槍如林,高高豎起的“戚”字大旗迎風招展。
倭寇不敢大意。
他們跨海而來,并沒有什么攻城器械,只能靠云梯等簡單工具攀爬城墻。
明軍的火器花樣繁多,威力不俗,隔空對射,倭寇很吃虧。
只有貼身肉搏才能揚長避短。
為了降低火炮火槍和弓弩等遠程火力的威脅,必須等到天黑才好攻城。
這就給戚夫人爭取到了寶貴的時間。
只要守住這一夜,增援部隊就將趕到,化解危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