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戚繼光前腳剛出家門,戚夫人就跟著也出了門。
來到城隍廟為夫君祈福保平安。
此時的城隍廟已經人頭攢動,香火鼎盛。
……
朝陽初升,金紅光芒喚醒沉睡的大地,山尖被陽光染得一片燦爛。
辰時已到。
戚繼光令旗一揮:“開拔!”
“咚!咚!咚!”幾十面戰鼓一起擂動,震天動地。
戰旗飄揚,引領大軍前進。
各路兵種井然有序,刀槍劍戟如林挺立,寒光四射,威武絕倫。
萬里晴空下,戚家軍如同一條巨龍,蜿蜒在廣袤的原野上。
鐵甲猶如波濤般翻滾,閃爍著冷硬的光輝。
李永浩緊緊跟隨在戚繼光身邊,嚴密戒備。
兩萬倭寇,與史實相符,這就說明:
他對手的人數并不是很多,很可能會采取斬首戰術,直接刺殺戚繼光。
戚家軍養兵千日,用在一時。
他也終于到了接受考驗的時候。
保護戚繼光,贏得臺州之戰。
這個任務,死也要完成!
……
戚家軍養精蓄銳已久,隊形齊整,體能充沛,行軍十分迅速。
日暮時分已經趕到寧海附近,扎下大營。
第二天一早,戚繼光親率大軍,分兵兩路夾擊木下幡浪人部隊。
雙方在寧海城外五里處遭遇。
狹路相逢勇者勝。
戚繼光指揮麾下三千戚家軍迅速搶占有利地形,擺開陣勢。
長牌手列在第一排,一人高的長方盾牌護住正面。
藤牌手緊隨其后,填補空隙,準備補位。
狼筅手將一丈五六長的狼筅從長牌手和藤牌手身側放出,擱在地上。
長槍手和短兵手跟在其后。
最后方則是炮兵陣地。
浙江地形崎嶇,河網密布,重炮移動不便。
所以此戰,戚家軍攜帶的火炮以虎蹲炮為主。
虎蹲炮,長一尺九寸,重三十六斤,用大釘和鐵絆固定在地上,避免鐵炮因為后坐力跳起來傷人。
炮膛內,小鉛子可以裝幾百個,大鉛子就裝五十個,跟無敵大將軍一樣,打的都是散彈。
在李永浩看來,這虎蹲炮就像是迫擊炮,以彎曲彈道,用散彈殺傷敵人。
……
木下幡的浪人部隊則沒有什么陣法,好幾千人擠成烏泱泱的一大片。
從對面明軍旗號可以看得出,眼前的敵手就是戚繼光,浪人們卻滿不在乎。
明軍,他們已經殺過足夠多了,就是一群烏合之眾,一沖就散,一打就跑,完全沒有什么值得擔心的。
“殺了戚繼光,賞銀一萬兩!”浪人首領大喊一聲,掏出一把小金扇,迎風揮舞。
幾千浪人紛紛拿出小金扇,高舉過頂,大力招搖。
在朝陽的照射下,幾千面小金扇反射出道道金光,輝煌一片,極為燦爛。
“這是在搞什么把戲?”李永浩不解問道。
戚繼美笑道:“他們以為我們戚家軍和其他明軍一樣,被他們扇子一揮就嚇得屁滾尿流,拔腿就跑。”
李永浩無語。
對面浪人首領嘰里呱啦一陣喊,幾百名倭寇手持火銃跑出陣來,排成三列,砰啪噼啪打了一陣齊射。
打得戚家軍的長牌盾陣噼噼啪啪一陣亂響。
然而,并沒有什么卵用。
戚家軍頭發毛都沒掉一根。
見金光扇子陣和火槍都不奏效,浪人首領又嘰里呱啦一陣吼叫,拔出武士刀,用力一揮。
“哇啦哇啦!”幾千名浪人揮舞著武士刀和竹槍呼啦啦的猛沖過來。
戚繼光淡淡一笑,下令道:“開炮。”
“嘭!”“嘭!”“嘭!”虎蹲炮猛烈開火。
大小鉛子如飛蝗一般密密麻麻朝著密集的倭寇當頭潑去,頓時如雨打芭蕉,一片零落。
接著便是鳥銃和弓箭等平射火力大展神威,又將沖在頭前的一波倭寇射了個七零八落。
見明軍火器厲害,浪人首領越發兇殘,大叫著命令手下猛沖過去,只要貼著明軍打,就不怕遠程火力了。
然而,還沒等浪人們沖到長牌之前,就被數百根狼筅糊了一臉。
狼筅長一丈五六,前端有槍頭,附枝花花綠綠還藏著暗鉤,鉤住了皮,一拉就是一條血肉模糊。
鉤上還淬了毒,倒也不是什么見血封喉的武林奇毒,只是會令人麻癢難耐,無心戀戰。
“進!”戚繼光令旗一展,各營戰鼓大作。
“喝!”“喝!”“喝!”戚家軍喊著號子,踩著鼓點,層層推進。
在狼筅的掩護下,長牌手頂住陣線,藤牌掩護間隙。
四名長槍手化身為奪命死神,槍出如龍,一槍扎去,非死即傷。
戚家軍陣線嚴密,無懈可擊,一步一步的推進,穩扎穩打。
每推進一步,便有一排浪人倒地。
死了的,迅速被短兵手割取首級。
沒死的,先捅一刀再割取首級,也不耽誤。
浪人首領見此情勢,驚駭莫名。
明軍什么時候這么猛了?
賴以生存的武士寶刀竟然對他們毫無作用。
除了長牌藤牌和大毛竹,啥也砍不到。
打了這么久,明軍竟然毫發無傷?
想不通便不想了,浪人首領急忙發令,風緊扯呼!
數千浪人潮水般涌來,又潮水般退去,只留下一地的無頭尸體。
但,我大明國境可不是你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的地方。
浪人們驚慌失措沒跑出幾步,赫然發現后方竟然又出現了兩千明軍。
退路已然斷絕,數千浪人如同風箱中的老鼠,兩頭挨打。
兩路戚家軍如同兩道鐵閘一步一步擠壓著浪人的生存空間。
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的浪人們徹底瘋狂,無比兇殘的朝著戚家軍猛沖猛打。
然而,臨死前的困獸猶斗也是徒勞的。
戚繼光精心打造的這支戚家軍,對于倭寇來說,就是宿命中的克星,完全無解。
僅僅花費了半天時間,戚家軍便圍殲了這波浪人,大獲全勝。
僅有少部分浪人趁亂從兩側高崗攀援逃生。
從頭到尾打了個醬油的李永浩目睹了這場戰斗的全過程。
親眼見證了戰爭史上最夸張的戰損比是如何誕生的。
服,不得不服。
戚家軍打倭寇,真的就像爸爸打兒子一樣,沒脾氣。
戚家軍旗開得勝,士氣大振。
士兵們拿著一顆顆西瓜,登記領賞,喜笑顏開。
紛紛表示:不是說倭寇很強很猛很兇殘嗎?
就這?
……
“報!”一隊一隊的戚家軍正打掃戰場,坐地分錢。
快馬來報:“啟稟戚將軍:發現倭寇主力共一萬五千余眾,兵分三路:”
“一路由周洋港登岸,進犯新河。”
“一路由里浦登岸,進犯桃渚。”
“一路由健跳登岸,進犯三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