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稅收制度概述
第一節 稅收制度的概念和特質
一、稅收制度的基本概念
稅收制度,簡稱稅制,是一個歷史的、財政的范疇,是國家財政經濟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處理稅收分配關系的規范。它既是國家向納稅人征稅的法律依據和稅務機關稅收工作的規程,又是納稅人履行納稅義務的法定準則。
(一)廣義的稅收制度和狹義的稅收制度
稅收制度的概念可從廣義和狹義兩個角度理解。廣義的稅收制度是指稅收的各種法律制度的總稱,包括國家的各種稅收法律法規、稅收管理體制、稅收征收管理制度以及稅務機關內部管理制度,具體可分為:(1)稅收法律制度,即調整稅收征納關系的規范性法律文件,包括各種稅法、條例、實施細則、規定、辦法和協定等。(2)稅收管理體制,即在中央和地方之間劃分稅收立法、稅收執法和稅收管理權限的制度。(3)稅收征收管理制度。(4)稅務機構和人員制度,即有關稅務機構的設置、分工、隸屬關系以及稅務人員的職責、權限等的制度。(5)稅收計劃、會計、統計工作制度。狹義的稅收制度是指國家的各種稅收法規和征收管理制度,包括稅法條例、實施細則、征收管理辦法和其他有關的稅收規定等。
稅收制度還有另一種含義,即指一個國家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所形成的稅收制度的結構體系,即各稅種之間相互配合、相互協調共同構成的稅制體系,如分別以所得稅或流轉稅為主體的稅制、以流轉稅和所得稅并重為主體的稅制等。它是根據一個國家現實的生產力發展水平和經濟結構等情況,將稅種、稅目、稅率的配置和設計作為研究對象,為稅制改革、稅收立法提供理論依據。
稅收制度的上述兩種含義既有明顯區別,又有內在聯系。前者是稅收的法律形式,是稅收分配活動的法律規范;后者是指一個國家根據其經濟條件和財政需要所采用的稅制的構造體系。
(二)廣義的稅收制度的四個層次
按廣義的稅收制度理解,稅收制度可以分為稅收法律、稅收法規、稅務規章和稅務行政規范四個層次。
稅收法律是指享有國家立法權的國家最高權力機關,依照法律程序制定的有關稅收分配活動的基本制度。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的規定,只有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能夠制定法律。我國的稅收法律也是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其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僅次于憲法,而高于稅收法規、規章。在我國現行稅制體系中,屬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通過的稅收法律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等。
稅收法規是指國家最高行政機關根據其職權或國家最高權力機關的授權,依據憲法和稅收法律,通過一定法律程序制定的有關稅收活動實施的規定或辦法。稅收法規的效力低于憲法、稅收法律,但高于稅務規章。目前,在我國現行稅制體系中,絕大多數稅種和稅收法律的實施細則,都是國務院以稅收行政法規的形式制定的,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等。
稅務規章是指國家稅務總局根據法律或者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在國家稅務總局職權范圍內制定的,在全國范圍內對稅務機關、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及其稅務當事人具有普遍約束力的稅收規范性文件。
稅務行政規范是對稅務機關制定和發布的除稅務規章以外的其他稅務行政規范性文件的統稱。稅務行政規范多表現為稅務機關對法律、行政法規和規章的說明及闡述,是對法律、行政法規和規章的含義、界限以及稅務行政中具體應用相關法律規范所做的說明,如《關于增值稅幾個稅收政策問題的通知》《關于消費稅若干征稅問題的通知》《對〈關于企業虧損彌補問題的請示〉的答復函》及《關于金融、保險企業所得稅問題的補充通知》等。稅收涉及經濟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對于所有復雜、特殊的情況都應在稅收上進行相應的規定,但由于經濟社會生活的復雜性和立法上的原因,并非所有的問題都能通過基本法來反映,有些方面也不便寫在基本法中,因此需要通過單獨行文的方式來加以規定。這既可以維護稅收法律的穩定性和嚴肅性,也有利于稅收制度與經常變化的現實經濟情況相適應。但這種方式只能在一定程度上采用,如果頻繁使用則表明對經濟情況的把握不夠、認識不足,出臺的法律缺陷較多,對具體問題的單獨規定成了彌補稅法缺陷的手段,有損稅收法律的嚴肅性,不利于保持稅收制度的相對穩定。
二、稅收制度的特質
(一)稅收制度是稅收分配關系的體現方式
稅收分配關系是國家在征稅過程中與各種納稅人之間發生的經濟關系。我國現階段的稅收分配關系,主要包括國家與國有企業、國家與集體企業、國家與私營企業、國家與個體企業、國家與外資企業以及國家與勞動者個人等幾個方面的關系。在現實經濟生活中,這些分配關系是通過一部分社會產品由各種納稅人向國家轉移體現出來的。而這種社會產品的轉移,又是通過稅收制度加以規定的,是按照稅收制度的有關規定進行的,離開了稅收制度的規定,就沒有這些社會產品的轉移,稅收分配關系自然也就無法體現,因此,稅收制度是稅收分配關系的體現形式。正確處理稅收分配關系,必須建立合理完善的稅收制度。
(二)稅收制度是稅收作用的實現形式
稅收作用是稅收分配所產生的效果,包括籌集財政資金、調節生產與消費、調節企業利潤水平、調節不同經濟成分收入水平、維護國家主權和經濟利益、監督各項經濟活動正常進行等方面。在現實經濟生活中,稅收分配過程都是按照稅收制度的具體規定進行的,而且不同的稅制規定所產生的效果也不完全相同。離開了這些規定,稅收的作用只能是一種潛在的功能,而無法現實地發揮出來。因此,稅收制度是稅收作用的實現形式,只有建立合理完善的稅收制度,才能更好地發揮稅收所具有的作用。
(三)稅收制度是稅收征納工作的依據
稅收分配關系的實現和稅收作用的發揮,都離不開稅收征納工作。稅收征納工作包括征稅和納稅兩個方面。征稅是國家稅務機關依法向納稅人征收稅款,納稅是納稅人依法履行納稅義務。征稅和納稅都必須有所依據、有所遵循,而不能憑主觀意志進行,稅收制度是稅收征納工作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