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 商品金融化的理論分析框架

普通商品金融化是普通商品向金融品演化的過程,這一過程的表現包括如下幾個方面的變化:資本密集度、市場杠桿率、資產流動性、價格波動性和過程穩定性。本節的理論分析框架的主要著眼點是在普通商品金融化過程中商品價格和流動性的變化。

從信息最簡單的、金融化程度最低的商品類型中可以理解普通商品金融化進程出現的契機,理解資本為何涌入商品流通環節而非推動生產與消費環節的價格上漲。使用價值明確、需求價格彈性較低的商品的價格相關信息是較為完全的,而其中即時出清、當期生產當期消費的商品更為基礎、簡單,適合作為分析資金涌入這類商品市場的流通環節的原因的出發點。

如果價格相關信息完全、即時出清、當期生產當期消費的商品的流通環節規模效應明顯,那么流通環節的單位成本將隨著規模的增加而減少,這一市場的經銷商的競爭將從完全競爭逐漸進入寡頭甚至壟斷,經銷商開始在議價過程中具有優勢地位。在生產者與經銷商之間、消費者與經銷商之間,經銷商的不完全競爭使其均處于定價優勢的地位,獲得更高的流通環節的利潤。注意,這里經銷商與生產者交易的商品買入價和與消費者交易的商品賣出價的價差,應不大于生產者與消費者直接交易的交易成本,否則生產者與消費者將直接交易。

進一步,對于價格相關信息完全但不是即時出清的商品,如在某季有收獲但是全年均有消費的農作物,處于壟斷地位的經銷商可以獲得更高的買賣價差。宋代糧食金融化的過程中,經銷商的壟斷定價地位尤為明顯。因為糧食的生產者(農民)和糧食的消費者(城鎮居民、軍人)之間的交易成本極高,所以糧商的獲利空間很大。又因為經銷商可以存儲糧食,但消費者如城鎮民眾必須持續消費糧食,生產者如農民需要在某個時點前出售糧食以繳納稅項,所以經銷商利用自己的較高貼現率和耐心,低價收取農民出售的糧食,尋機高價出售給消費者。

上述對使用價值明確、需求價格彈性較低的普通商品的分析,也可以推廣至更復雜情形下的一般商品,展現了資本進入流通環節推動商品金融化的契機和基礎。但是據張成思等(2014)對普通商品金融化的分析,商品金融化是分層次的,商品金融化處于高層次的商品將具有更多金融屬性,不難發現僅因壟斷定價導致的商品的高價格等原因并不足以實現低等程度以上的商品金融化。

孫國茂等(2013)認為期貨商品市場中資金的增多是期貨商品金融化發生的根本原因,但是將這一解釋應用于普通商品金融化時,無法解釋民間資金涌入普通商品市場引發的是分層次的商品金融化而非通貨膨脹(簡稱通脹)。民間資金涌入商品市場之后,沒有形成商品價格的全面上升即通貨膨脹,而是在某些具有特殊性質的商品載體上實現價格水平的波動性增加乃至金融化,這是與商品本身的屬性有關的。如果某類商品的市場的價格發現功能不足,或者該類商品的價值主要是文化價值等難以準確估價的無形價值,商品的價格就難以確定,從而表現出更明顯的波動性。又考慮到中國市場中資金對投資目標的迫切需求,該類商品的金融化程度往往更高,表現出了更多的金融化屬性。

普通商品的市場價值的基礎是使用價值,消費普通商品所能得到的效用是商品具有價格的保障。而如果將商品視為金融資產,那么可以將它視為未來某時刻獲得一次性支付的金融資產。孫國茂等(2013)認為投資者參與商品市場投資這類金融資產的目的包括:抵御通貨膨脹、對沖風險、優化投資組合。

普通商品一般具有抵御通貨膨脹的功能,以商品為基礎資產的合約往往可進行套期保值的操作,因此可以被視為抗通脹風險、套期保值的金融資產,是普通商品進入金融化進程的重要原因之一。一般而言,如果不考慮存儲成本和生產技術進步所造成的貶值等因素,投資于普通商品的投資組合不會隨著通貨膨脹而貶值。在中國存在通貨膨脹壓力、資本市場和商品市場均不發達的情況下,商品的抗通脹特質使得商品在投資者眼中備受青睞。

普通商品除了應對通貨膨脹的作用之外,還能夠滿足投資、投機的需要,是另一個推動具有無形價值的普通商品金融化的重要原因。對商品價格的上漲期望引發新一輪的價格上漲,這一資本追逐利潤的過程是這類商品金融化的重要理論邏輯。

在宏觀經濟穩定增長的歷史環境中,收入需求彈性較高的商品的需求提升將更多,價格上漲的空間也更大,因此保健食材、白酒、藝術品等商品具有長期的價格水平上升的趨勢。市場對于這些商品的價格水平有上升期望,這驅使經銷商等角色進行資本運作,提前進入這一行業甚至進行大規模的購買、囤積以獲得這類商品價格上升的利潤。資本市場、商品市場不發達以及對未來產量與盈利的估計不準確,使得商品價格上漲程度過高,并導致價格波動性急劇增加。

對保健食材、白酒、藝術品等的價格上升的預期實際上具有一定基礎,只是不完全市場的定價導致價格波動,長期來看,這些商品的價格確實應該溫和地上漲。但是另外一部分商品,以郁金香、君子蘭、比特幣為代表,其價格上漲的預期缺乏經濟學基礎,引起的價格上漲浪潮中泡沫的成分更大。郁金香、君子蘭的觀賞價值不具有明顯的可替代性,而比特幣更是缺乏足夠的使用價值,這些商品的價格上漲預期大體是媒體宣傳報道的結果,因此價格的暴漲暴跌的程度更高。

無論是收入需求彈性較高的商品的價格水平隨著宏觀經濟發展上升的預期,還是宣傳報道引起的公眾對某類商品追捧的價格上升預期,都推動了商品價格的上漲和交易量的增大,而商品的流動性的增加又會推動商品的抵御通脹、套期保值和投資作用等金融屬性的凸顯。周麗娜(2007)認為,金融資源的富集作用是商品金融化的內在動力,商品金融化以經濟和金融發展到一定階段為前提,更實質的原因在于豐富的金融資源,在現有的金融資源下,原先金融屬性較差、金融價值不被人發現的商品的金融屬性得到了改善,開始具備金融價值,也因此具備了金融化的前提,而這種商品的金融化又豐富了金融資源。這時商品的價格波動因素會明顯地受到銀行信用擴張與收縮的影響。

在這類“預言自我實現”式的金融化進程中,普通商品的資本密集度升高,價格波動性變大,流動性變好,逐漸承擔金融品的屬性。當某類商品市場出現了規范化的現貨或者期貨交易機制,流動性極高,能滿足投資者出于套保和投資需求的交易愿望時,則可以認為該類商品進入了相對更高層次的金融化水平。而房地產是比較特殊的較高等級金融化的商品,其高流動性主要是表現在作為融資抵押的作用上。除了房價上漲預期催生的樓市高漲的價格波動、房地產企業大規模融資的資本密集和高杠桿等因素,房地產金融化的重要表征之一在于企業使用房地產進行抵押貸款,房地產的抵押品屬性成為另一種意義的高流動性的表現。

普通商品金融化的總體理論邏輯如圖2-3所示。流通領域中流通成本的規模效應特性使得流通環節資本集聚,經銷商議價能力增強,消費者購買的商品價格升高,資本涌入流通環節,從而形成了商品金融化的基礎。在這一進程的基礎上,如果商品的文化價值等難以準確定價的價值更多,那么商品更具有金融化潛力,而在不發達的資本市場中,民間富余資金會推動這一潛力的實現。投資該類商品套期保值和抵御通貨膨脹的資產配置需求和商品價格上漲期望所引發的投資、投機需求共同推動了普通商品價格的上漲,而價格上漲和交易量的提升又提高了該類商品的流動性,進一步提高了該類商品的金融屬性和套期保值、投資、投機的價值,形成了正反饋下的商品金融化進程。

根據上述演進過程,我們可以得到如圖2-4所示的以供給和需求為框架的商品金融化理論邏輯。金融化之前的普通商品供給曲線為S,需求曲線為D,供需平衡點處于E1,均衡價格為P1

圖2-3 普通商品金融化的總體理論邏輯

圖2-4 商品金融化的理論基礎:供給與需求視角

由于資本進入流通環節,流通環節的壟斷導致商品供給受到操控,供給曲線S向左移動,移到新的供給曲線S',新的均衡點為E2,市場價格從P1上升至P2,這時商品價格提升的原因是金融化進程中產量減少。在本書所介紹的商品類型中,糧食、生絲、小宗農產品的金融化過程主要是由供給減少驅動的,而房地產的價格同樣受到了地方政府對土地供給限制的重要影響。

同時,由于某類商品本身的特質(例如集聚歷史文化信息的特定商品),一方面投資者有抵御通貨膨脹的投資對象選擇需求,另一方面宏觀經濟長期增長趨勢或者媒體情緒渲染導致對該商品價格出現上漲預期。這些原因推動需求曲線向右移動至D',達到新的均衡點E3,對應的市場價值P3P2更高。此時商品價格提升的動因是金融化過程中的需求曲線擴張。本書中,郵票、書畫作品、紫砂壺、玉石、紅木、保健品和白酒是收入需求彈性較高的商品,具有較高的、較難定價的文化價值,長期來看具有價值上升的期望,郁金香、君子蘭、星月菩提飾品和比特幣具有明顯的媒體宣傳效應。絕大部分金融化商品都需要經歷資金進入流通的環節,對于這些由商品價格偏離供需關系所決定的價格,期望推動需求的作用非常明顯。

主站蜘蛛池模板: 莆田市| 苗栗市| 博爱县| 石泉县| 贞丰县| 呈贡县| 肇东市| 泾源县| 汪清县| 南陵县| 大渡口区| 历史| 霍林郭勒市| 巧家县| 高陵县| 贵南县| 高台县| 商南县| 若尔盖县| 洛南县| 永胜县| 唐山市| 成安县| 马鞍山市| 通化县| 西城区| 石景山区| 泾川县| 洛宁县| 南京市| 建平县| 西藏| 马尔康县| 平阴县| 武强县| 郁南县| 绵竹市| 睢宁县| 丹巴县| 崇明县| 韶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