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推薦序(二)

投資大概是世界上最難做好的事情之一,其挑戰性來源于世界本身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投資者需要在這個充滿復雜性和不確定性的世界中不斷做出投資決策,以尋求實現超額收益。而支撐決策行為的,歸根結底是我們的認知體系。這就意味著,構建并不斷完善自己的認知體系,是投資者最重要的修煉。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著名心理學家丹尼爾·卡尼曼認為:人類有兩套決策機制——系統1和系統2。系統1基于直覺、本能、情緒和經驗,而系統2基于理性思考。在人類的決策機制中,這兩個系統都會發揮作用,缺一不可。系統1的優點是反應速度快,腦力消耗少,無須意識控制,可以幫助人類在任何情況下做出決策,包括信息不全甚至沒有信息的時候。因此,系統1在多數時候占據主導地位。但系統1的缺點是容易出現各種認知偏見,導致決策失誤。系統2是基于理性而非直覺的體系,需要有意識地運行,需要保持足夠的專注,反復推演比對,才能做出決策。因此,系統2決策準確率更高。但同時這也意味著決策時間長,腦力消耗大,所以系統2往往在思維過程中比較懶惰,多數時候任由系統1擺布,甚至經常淪為系統1的說客,用看似理性的外衣包裝一個拍腦袋的決定,以美化這個決策的合理性。

如果我們套用卡尼曼的理論,就不難看出,上面我們所說的認知體系的修煉,究其本質,就是對系統2的訓練。訓練的目的是把系統2訓練激活,讓它不再懶惰,在決策中奪回主導地位。就像人的肌肉一樣,用進廢退,需要去健身房反復高強度鍛煉才能讓它強壯起來。

但是,練肌肉要講究方法,不能瞎練,否則很可能造成肌肉拉傷,結果適得其反。同樣,認知體系的修煉也需要正確的方式。

投資大師查理·芒格認為,世界上有一些基本的普世智慧(elementary worldly wisdom),來自人類所有的主要學科領域。每個人都應該廣泛涉獵和系統學習所有重要的學科,并把這些學科的理論精髓總結成一個個思維模型(mental models)。芒格反復強調,一個人要有多元化思維模型,結合多種模型去認識和理解這個復雜的世界。否則思維太過狹隘,用同一個理論解釋所有事情注定是行不通的。芒格所闡述的,正是他心目中的系統2的理想結構。這種結構就像我們走進中藥鋪看到柜臺后面的那一排排抽屜,每個抽屜裝著一味藥,遇到什么癥狀,打開幾個抽屜,幾味藥一組合,就能夠藥到病除。如果不管什么病都用同一味藥,那恐怕是會出人命的。

大學教育的初衷,本來正是這種跨學科的通才教育。令人惋惜的是,大概是為了追求效率和成本,后來的教育體制把我們限制在各個專業的條條框框中,不同學科老死不相往來。這樣構建的認知體系,猶如管中窺豹,必定是片面的、有局限性的。許多經受了學院派訓練的經濟學家,到現在對有效市場、理性人假設等理論還奉若神明,即便現實世界中反例比比皆是,他們也只是對這些理論修修補補,而不敢越雷池一步。因此,每個投資者構建認知體系的必經之路,就是對自己進行艱苦卓絕的通才教育,打通各個學科,把分散的普世智慧聯結起來,形成多元化思維模型。一個優秀的投資者,必定是一個能夠橫跨所有重要學科的通才。文藝復興時期的達芬奇,在繪畫、音樂、建筑、數學、幾何學、解剖學、生理學、動物學、植物學、天文學、氣象學、地質學、地理學、物理學、光學、力學、發明、土木工程等領域都有巨大的成就。中國東漢時期的張衡,官至太史令、侍中、尚書,但他同時也是天文學家、地理學家、數學家、科學家、發明家、文學家。當今世界知識爆炸性增長,在如此眾多領域成為專家已經極為困難,但這種海納百川、兼收并蓄的態度,卻應該是我們努力的方向。

更有趣的是,當我們用正確的方式反復訓練系統2,量變導致質變的時候,我們會進入更高的一個境界。在這個境界中,基于理性的系統2的運作已臻化境,甚至強大到把系統1也拉進自己的陣營,成為既高效又準確決策的利器。換句話說,到了這個階段,理性本身就變成了直覺和本能。這種境界,大概就是投資大師查理·芒格所說的具有了“常識”。跟芒格對過話的人常常會發現,芒格思考速度極快,對于多數問題已經形成了條件反射般、幾乎不假思索的準確判斷。不可否認,這個境界,需要更加艱苦卓絕的修煉。芒格曾說:“我們在說某個人有常識的時候,我們其實是說,他具備平常人沒有的常識。人們都以為具備常識很簡單,其實很難。”

當然,大多數人出生、成長、生活的環境相對并不復雜,所從事的行業專業化程度相對也較強,因此他們需要面對的決策數量不多,復雜程度也有限。對于他們,多數時候沒有必要也沒有動力去完成這樣的修煉。

但我依然認為,對自己認知體系的構建,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我長住英國倫敦,有幸親歷英國脫歐全民公投的全過程,對普通民眾認知局限性帶來的災難性后果深有感觸。在脫歐公投前各方如火如荼的宣傳攻勢中,有一則標語讓我印象尤為深刻:“We send the EU £350 million a week. Let's fund our NHS instead. Vote Leave!”(“我們每周送給歐盟3.5億英鎊。讓我們把這錢花在全民醫保上吧。快投脫歐一票!”)當時這句話在各大媒體和大街小巷鋪天蓋地,可謂深入人心。之所以深入人心,是因為一度讓英國人引以為傲的全民醫保(NHS),早已年復一年陷入嚴重的赤字中,令在英國需要排隊看病的民眾苦不堪言。可想而知,這樣一記直擊痛點的口號,引起了英國老百姓多少共鳴。但稍微有點經濟學常識的人就知道,這句話嚴重斷章取義,誤導民眾。

首先,給歐盟的3.5億英鎊是什么性質、起什么作用,口號撰寫者沒有交代。如果這筆錢是讓歐盟給英國提供服務呢?如果這些服務英國自己提供需要花費5億英鎊呢?其次,這3.5億英鎊為英國帶來的好處是什么,也沒有人過問。如果這筆錢給英國帶來10億英鎊的收入,這還是個賠錢買賣嗎?再次,沒有人可以保證,這3.5億英鎊如果不給歐盟就一定會被用來資助全民醫保。如果是英國因此損失了10億英鎊的收入,那么NHS的赤字只會更大,而不是變小。然而,多數民眾是沒有能力如此思考的。相反,留歐派的宣傳極為理性,擺事實,講道理,但效果有限。畢竟普通民眾是跟著感覺走的,脫歐派極具渲染力的宣傳攻勢,最終把英國推入了萬劫不復的政治災難。至今,英國脫歐前景依然撲朔迷離,無法預測,給英國社會的方方面面蒙上巨大的陰影。而NHS的財政困境也愈演愈烈,飄搖欲墜,醫療人員、設施等各方面經費嚴重不足,醫護人員因為薪資問題屢次罷工,病人平均手術等待時間以數月計。不知道被那傳說中3.5億英鎊的口號洗腦而投了脫歐票的民眾現如今作何感想。

歷史上,偏見、誤解和片面的認知,屢屢給人類造成無窮的災難。宗教爭端和極端主義政治,都是錯誤和片面認知的產物。現如今,縱觀世界,這些都有復蘇和抬頭的趨勢,令人憂慮。奧勒留在《沉思錄》里寫到,“我們聽到的一切都是一個觀點,不是事實。我們看見的一切都是一個視角,不是真相”。世界上又有多少人真的明白這個道理,并有興趣做出那么一點點努力,去接近“真相”呢。

那么我們應該如何構建這樣一個認知體系呢?

首先,我們要態度端正。前提條件是我們必須對世界有無窮的好奇心,對奧勒留所說的世界的“真相”和“事實”要在意。否則,這項艱苦卓絕的旅程恐怕堅持不下來。我們還需要有開放的心態,兼收并蓄各種不同的思維模型。

其次,通過海量的跨學科閱讀,掌握各個學科最重要的普世真理,使之成為構建思維模型體系的基石。芒格90多歲高齡,依然每周閱讀20多本書,閱讀范圍之廣,學科之雜,令人贊嘆。

再次,我們需要多經歷,在各種成功和失敗的經歷中去檢驗我們的認知體系,去偽存真。

最后,也是極重要的一個修煉途徑,就是向已經建立了認知體系的人學習。這樣可以極大提高我們的學習效率,事半功倍。霍華德·馬克斯關于周期的論述,瑞·達里歐關于債務周期對人類各種周期的影響的分析,陳雨露老師用金融作為主線串講的中國和世界歷史,都是近年出現的極好的思維框架。我們完全可以搬過來,消化之后,為我所用。

嘉禾正是這樣一位良師益友。他是一個愛思考的人,學貫中西,博古通今,在構建自己的認知體系的過程中兢兢業業,且樂在其中。尤其難能可貴的,是他一直致力于把自己的思考和頓悟記錄下來,筆耕不輟,每周一篇,從不間斷。這才有了他的上一本書《投資精要》和眼前這本《投資的奧妙》。這本書里充滿了嘉禾對于投資認知體系中很多關鍵問題的思考。在嘉禾看來,無論是談歷史、談文化、談戰爭還是談古董收藏;無論是在中國文化中上下求索,還是以國際視野睜眼看世界;無論是齊家、治國還是平天下,所有的學問都是相通的,所有的思考和頓悟都于投資有益。這正是查理·芒格所倡導的那種境界。

據說伯克希爾選接班人的條件是:第一,獨立思考;第二,情緒穩定;第三,對人性和機構的行為特點有敏銳的洞察力。在我看來,這句話描述嘉禾也頗為合適。

祝大家閱讀愉快!

李劍鋒
瑞士盈豐銀行全球股票投資負責人,晨星五星全球基金經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公主岭市| 滦南县| 云阳县| 烟台市| 祁连县| 开化县| 洛扎县| 棋牌| 邵武市| 钦州市| 惠水县| 丰镇市| 那坡县| 上蔡县| 亚东县| 积石山| 福鼎市| 巴塘县| 渝北区| 比如县| 银川市| 秦安县| 嘉义县| 桐梓县| 利川市| 义乌市| 湖口县| 图们市| 伽师县| 东兰县| 达拉特旗| 扎鲁特旗| 大竹县| 常州市| 迭部县| 铜鼓县| 富源县| 平和县| 富源县| 维西| 西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