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一縣之地
- 巨寇
- 貳貳得肆
- 2075字
- 2023-10-04 17:41:02
明軍開始組織反撲,巡撫幾百個家丁帶著三千余人標兵試圖突圍進城,硬是頂著幾輪火力沖到了弓箭射擊范圍。由此可見,明軍中也還有可戰之兵,可惜都是私兵。
“嗖嗖嗖……”
破空聲傳來,大量箭矢飛出。
一輪齊射,大同軍數十人傷亡,正面戰場慘叫連連。
“破了,拒馬破了!”
“后撤!后撤!”
終于,拒馬被移開,步槍兵與割麻繩的士兵在軍官指示下開始撤退,千余騎兵領著千余長槍兵正式入場。
“殺!”
“殺……”
前方二三十穿著板甲、手持長槍的重裝騎兵開道,中間是輕騎兵,最后方是數百長槍兵,以及剛剛裝上刺刀的步槍兵,如黑色浪潮向著大營沖殺而去。
其他三個方位沒有巡撫家丁進行阻礙,動作更快,搶先一步進入了大營橫沖直撞。
一時間,大營內喊殺聲震天。
對于擁有四千騎兵的大同軍,明軍正面戰場被殺得丟盔棄甲,跪地乞降者隨處可見。
“完了,都完了。”
看著遠處家丁四散奔逃的情景,又掃了一眼已敗得一塌涂地的大營,顏繼祖猶如丟了魂一樣,雙目失神,喃喃自語。
顏繼祖心知,作為戴罪立功之人,唯有一死才能保全族人。
顏繼祖朝著京城方向遙遙一拜,起身后抽出腰間佩劍,正準備自我了斷之時,他身后一股巨力徑直將他撞飛到了兩米開外,臉朝下趴在地上陷入昏迷狀態。
“想死?我可還得靠著你立功呢!”
開口之人是陳老二,眼見情報任務圓滿完成,干脆領著情報小組加入大營混戰。
這貨隔老遠就看到穿著一身紅色大袍的顏繼祖,自然而然的就將目光鎖向他,哪成想,發現顏繼祖正準備抽刀尋短見,眼見來不及阻止,直接騎馬撞了上去。
抓個半死不活的巡撫,這份戰功也不小。
隨著巡撫被五花大綁,整個戰事宣告進入尾聲,昌邑縣城順利被大同軍占據,然后一面大同旗幟在南門城樓上隨風飄揚。
顏繼祖醒了,是被陳老二用涼水潑醒的,等他睜開眼,身上被捆得嚴嚴實實,嘴里也被塞了布團,防止他想不開咬舌自盡。
看著陳老二押來的俘虜,一臉的血污,還破了相,打量一陣后胡昱疑惑問道:“確定這人就明朝的巡撫?”
陳老二身姿筆挺著,神采奕奕的回答道:“報告總長,我剛才讓明軍軍官指認過,確定這人就是登萊巡撫顏繼祖。”
胡昱想了想,轉而看向身旁劉大奎吩咐道:“送去大同城好生看管,先別讓他死了,我留著暫時還有用。”
一個巡撫,如果能進行改造,自然是胡昱愿意看到的,剛好借著這個機會讓清醒的讀書人清楚,大同也會善待讀書人。
押走顏繼祖,一個時辰完成戰后統計。
此戰明軍傷亡千余人,少數人趁著混亂逃出營地,剩下的都成為大同軍俘虜,全被送往了大同城,等待后續改造生涯。
大同軍傷亡也不低,沖陣造成百余人傷亡。
但通過此戰,讓大同軍眾人士氣高昂,對于明軍戰力,大同軍更是看得透徹,猶如紙糊的一樣,一桶就破。
縣衙內,此刻燈火通明。
大同軍正在運送俘虜。
王慶祚在內的縣衙一干人被柳大豐帶人俘獲,一群人均被五花大綁著向著城外送去,與戰俘一道,前往大同城改造。
對待明廷所有官員,胡昱全程不搭理,也不想多費口舌,如果能進行改造做人,可以委以重任。如果不能,那就等到改造期滿各回各家去。
一場大戰下來,此時昌邑縣城人人自危,家家戶戶大門緊閉,噤若寒蟬。
最害怕的,要數城內大戶。
眾所周知,反賊每到一地,首先洗劫的必定是當地大戶,況且大同軍殺大戶、救濟窮人的名聲對他們而言,可謂壞到極點,能對大同軍有好印象才怪。
不過,讓他們意外的是大同軍進城后秋毫不犯,只是控制城門、占領縣衙后就沒了動靜,隨后好像沒發生過任何事一樣,外面安靜得不像樣。
至于原因,大同軍也是人,都大半夜了,不休息還能干嘛?
時間一直到天色漸亮,大同軍還是沒人上門,這讓城內百姓放松了一絲警惕。
有膽大人家壯著膽外出,大戶人家也一樣,雖然懼怕大同軍,但是也派出家奴外出打探消息。
大同軍此時開始行動了。
還是以前的老流程,最現在縣城各地張貼安民告示、派遣士兵上街上維持秩序。
總有膽大的,一些青皮無賴仗著大同軍入城期間的混亂局面,四處干著偷搶勾當。
胡昱也不讓他們嚴打,凡事按照大同軍規章制度辦事,抓到一律關進縣衙大牢,等待后續審判,剛好借此讓城內百姓知道,大同治下也是講律法的,并非是那些士紳大族嘴里宣傳的無惡不作之徒。
同時,情報小組開始忙正事。
大同軍每到一地,自然少不了公審一些些。以前村鎮只能審審青皮、地主老財,如今換了主場,檔次自是要提升一個臺階,以此來獲得底層百姓的認同感。
所以,城內那些大奸商、惡行累累的大族就是不錯人選。
情報小組開始走街串巷,從城內百姓口中打探需要的消息。
陳老二起得很早,天色微亮就領著麾下到了南城巷,這一地區都是一些低矮的房屋,很難看到高墻大院,住的自然是窮苦人家。
陳老二輕輕敲響了一戶人家破舊的木門。
開門的是一個滿臉褶皺的老翁,穿著一身滿是補丁單衣,腳上一雙草鞋。
對于現身自家屋外的大同軍,老翁一臉懼意問道:“軍爺,可是找小老兒有事?”
“老人家莫怕,我們想問你點事…”陳老二先是安撫面前的老翁,隨后說明來意,“老人家,這城南孫、陳兩家人……”
陳老二負責南城區,打探的就是城南大戶,而城南大戶,要數孫陳兩家人最富有,也就上了大同軍的照顧名冊。
當然,大同軍也不會栽贓,有的才會登記,絕不會無中生有,又比如一些小事,直接忽略掉,以后給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