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聚兵
- 巨寇
- 貳貳得肆
- 2233字
- 2023-10-02 19:41:41
當然,如果后期完成騎兵、長槍兵入裝,胡昱也不吝嗇一人一副鎖子甲。
別小看鎖子甲,這玩意關鍵時刻能保命。
說到老兵,這里要著重提一下,這些明廷外逃老兵在大同軍中與明廷軍中表現可謂截然不同,哪怕一日兩操、三操也沒人喊苦喊累,外出剿匪為了戰功更是沖在最前線,原因自然是往后日子有盼頭。
可見明朝并不是兵不行,而是制度不行。制度腐化嚴重,一系列原因造成底層士兵連溫飽都難以維持,誰還愿意賣命。
就在大同軍隊陸續入裝新裝備的同時,濟南府明廷部隊似乎也完成鄉勇隊訓練。
不出胡昱預料,巡撫最先準備剿滅的亂民群體,正是占據魚兒鎮等地的大同軍。
現如今,山東要有戰事,萊州首當其沖,巡撫幕僚一干人等肯定清楚。
經過數月恢復,濟南府有了一絲生氣,但痕跡依舊明顯。殘破的城墻,成群結隊歸家的流民隊伍,總總現象都說明濟南之前的遭遇。
濟南城遭受滿清屠城,逃走的十不足一,剩下的要么被屠戮,要么被帶去遼東。
此刻城墻上,顏繼祖放眼城外連片的流民大營,再想到皇帝連下兩道圣旨讓自己剿滅的山東叛亂,顏繼祖一臉悲戚,惆悵道:“煌煌大明,何至于此啊!”
回應他的,只有身旁幕僚無聲的嘆息。
顏繼祖,字繩其,萬歷四十七年進士,福建漳州龍溪縣人。
關于大同軍的消息,隨著滿清退出關外,明清關內戰事落下帷幕,顏繼祖作為戴罪立功之人,繼而著手內部亂民問題。
最近接連收到萊州消息,顏繼祖開始正視大同軍。大同軍雖然只是占據如今的幾鄉之地,但他卻不敢小瞧這股力量。
殺地主、均田地、釋奴仆、降田賦、興教化、廢加派、遼響。也不急于擴張地盤,對于一步之遙的縣城更是充耳不聞,還給足商販十足的待遇,種種跡象表明,這大同軍不是一般的亂民。
其實顏繼祖也并非毫無作為,對上滿清兵力也不示弱,期間加緊各地布防嚴防死守。實話實說,對于手中節制兵力有限的一地巡撫,他能做到的也僅此而已。
期間他也看到濟南府防守薄弱的問題,可奈何兵力有限,兵部尚書楊嗣昌者又嚴令讓他堅守德州,只能眼睜睜看著濟南府淪陷。
另外,顏繼祖大力訓練鄉勇,又勒令各地衛所出兵。招募青壯,淘汰老弱后,麾下人馬足有五千規模。
雖然各地明軍節節敗退,但他麾下卻實力尚在,對上萊州知府上報的情報上大同軍兩千人規模,他還是有很大信心的。
大同城筑城之日起,內部消息外界知之甚少,幾乎為零,他們唯一的消息來源便是商販口中得來的零星消息。可是商販在胡昱沒有攤牌之前,是不準備讓他們進入大同城核心范圍,僅限于交易碼頭。
經過數月訓練,這批鄉勇隊被換上軍裝,好像有了一點強軍的影子。
濟南城外大營,標兵丶衛所壯丁、鄉勇數千人氣勢不弱,整裝待發。
“嗚嗚嗚……”
悠長的號角聲響起,巡撫大營數千人朝著昌邑縣浩浩蕩蕩而去,加上輜重隊伍,此次明軍對外聲稱五萬大軍。
經過數日行軍,巡撫大營進入昌邑地界。
顏繼祖雖然立下大功,但他自打進入昌邑后,右眼皮總跳,心里也七上八下的,總之很不踏實,可也說不上來由頭。
得知巡撫一行人到來,知縣王慶祚雖是官場新人,但迎合上官該有的姿態他還是有的,領著縣衙中的一行人出城相迎。
進到城內,顏繼祖首先便是到鄉勇隊巡視。
幾月訓練下來,這群鄉勇雖說未見過血,但是戰斗意志不弱,從他們精神面貌可以看出,個個猶如雄雞,身姿挺拔。
這一幕顏繼祖看在眼里,雖然對眼前靠關系當上一縣知縣的王慶祚感到不屑,但王慶祚此人的治軍手段他確是頗為贊賞。
城內開始緊鑼密鼓的戰事準備,城外大同軍同樣沒停下腳步。
張江,作為靈山衛下河寨千戶所軍戶,這次就是被巡撫抽調前往德州做布防路上半路開溜,跟著流民隊伍逃到大同治下,靠著入軍期間歷次外出作戰的英勇表現,到如今已經晉升旗長一職。
大同軍一探子從夏店方向而來,他快速進入一片山林。山林內一個臨時營地很快映入眼簾,有人數約莫十余人規模。
“張隊長,前面二十里就是明廷巡撫大營,外圍十里就設有巡邏人馬,我們沒敢深入探查。路上還遇到三次明軍夜不收,正在各地打探關于我們大同軍的消息。”
張江問道:“確定路上沒明軍主力?”
探子叫劉勇,入軍就進入了大同軍情報小組。劉勇回答道:“我昨天去過夏店鎮上,與我們夏店情報線接上頭,他告訴我們,巡撫昨日才到在昌邑縣城外安營扎寨,期間只派出幾股夜不收打探消息。”
明軍衛所兵什么德行,作為衛所軍戶出身的張江在清楚不過,不如海盜的烏合之眾,一有風吹草動,可能就會撒丫子開溜。
軍戶這一身份,在明初確實是一個能保障自家溫飽的職業,可隨著制度日漸腐化,到了現在,日子過得不如地里佃農。
佃農雖然遭受重租盤剝,但起碼地里產出還有一份屬于自己,然而底層軍戶可就慘了,不僅被千戶、百戶老爺們當農奴用,若是遇到戰事,還會被上官作為壯丁,派上戰場作戰。家丁軍官可舍不得,不到危機邊緣,不會讓他們以身試險。
就如張江,在踏上德州布防前,連兵器都沒摸過兩次,結果稀里糊涂的踏上了與滿清作戰的最前線。
對上兇惡滿清人馬,他們不跑才叫見鬼。
跑路還算好的,就這次滿清入關掠奪期間,入京勤王的各地人馬中就有直接殺了軍官反叛,落草為寇。
張江又追問道:“近期登萊二府可有明軍支援過來?”
劉勇搖頭道:“最近我這里并未收到各地反饋來登萊兩地有大股明軍入境昌邑的消息,多則百余人,少則數十人。”
張江點頭說道:“明廷小股人馬不足為懼,我們繼續深入,去夏店二號據點落腳。”
劉勇問道:“夏店二號據點距離明軍巡撫大營不足十里地,會不會太冒進?”
張江笑道:“不會,我了解他們。”
張江作為此番喬裝打扮沿線布控預防明軍的小隊之一,在收到探子反饋的消息后,并未因此停下腳步,而是繼續深入。
明軍的表現,以及歷次戰事給了他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