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SEED-78go,核心骨架組裝完畢!
- 從工程制圖開始手搓星艦
- 物魅鬼都
- 2335字
- 2023-09-23 12:00:00
深夜十點,萬籟寂靜。
花工大學的秋季學期才剛剛開始,自然也就沒有那些竭力奮戰在24小時通宵自習室,考前刷夜的狠人。
當然,或許在某個角落里,可能會有幾個備戰考研復習到瘋魔的大四學生。
不過在過來人看來,這種狀態顯然不可持續,復習考研就像一場馬拉松一樣,并不是前期搶跑一會就能取得最后勝利的。
最重要的東西,是節奏!
雖然這個點沒有了學習的人,但要說所有人都在好好睡覺,那可就大錯特錯了。
大學生活動中心的管理員已經去某間燈火通明的屋子提醒了兩次,但卻都沒什么成效。
而且在其中那個領頭的搬出航空學院王教授的名號之后,這個在此職位干了十幾年的人索性也就不再管這幫瘋子了。
“都這么晚了還都那么精神,關鍵是還有幾個女生!”管理員一邊嘟囔著,一邊離開了活動中心。
由于吳梓他們幾個都還在,管理員只是把門虛掩了一下,并沒有鎖死。
“什么比賽這么緊張啊,我咋記得之前那間屋子一直不都是只有兩三個人在么。”
此時,就在管理員口中的那間活動室內,吳梓正指揮劉宇幾個人將機器人核心承力部件按照裝配順序一點一點組裝起來。
張炎下午在檢查零件時發現其中一個板梁的尺寸出現了嚴重超差,定位孔尺寸甚至偏離了足足有3mm之多。
雖然說由PA打印的零件有著良好的韌性,大力出奇跡掰一下就能解決這個問題,但毫無疑問,這種不負責任的方式所帶來的預應力會給整個系統帶來嚴重的不確定性。
吳梓直接下了重新制作的決定,讓原本定在晚上就能組裝好的機器人又要往后拖延不少時間。
不過他倒也沒有強留大家,在完成了其他部件的裝配之后,吳梓就只把負責裝配的幾個男生叫到一起碰了個頭,說明了時間的緊迫性,希望他們多多理解。
對于其他人則直接就說可以回去,等明天測試再來就好。
不過出乎吳梓意料的是,沒有一個人選擇提前回去,即便是那些女生。
“我們忙活了這么多天就要出成果了?!蓖跞镞€打趣道,“怎么,你想把我們排擠出去啊?!?
既然大家都是如此,吳梓自然也就沒再多矯情,而且看大部分人都在無所事事的摳手機,他順手又安排了幾件工作。
“先把裝飾件精細打磨一下吧,等整體測試通過了我們就把這些裝飾品裝上去,現在干了,以后也省事?!?
話畢,吳梓便跑去再檢查自己的控制系統一遍,但剛一坐下,他便感覺好多股視線盯著自己,室內也是死一般的沉寂。
吳梓轉過頭,發現大家都在用難以置信的目光看著自己。
‘我擦,這什么回事?’吳梓剛想出聲,其他人便都相視一笑,起身去找工具整理那些裝飾品。
“邪惡資本家?!?
“新時代周扒皮?!?
“我覺得我比生產隊的驢還累。”
只不過活既然干了,那就別怪他們嘴上不留情了。
時間來到凌晨兩點,劉宇從3D打印機中取出那個還殘留著余溫的零件。
甚至為了避免再次出現收縮的情況,劉宇這一次特意等玻璃板上的溫度自然散去才打開了艙門。
把裝配圖紙翻來覆去看了好多遍的幾個人甚至不需要吳梓太多提醒,就以極為精準的手法把幾個最為關鍵的3D打印結構件裝配到了一起。
事實上,假如采用全金屬CNC加工的方式生產這些零件,不僅強度和空間占用都要優秀的多,就連尺寸的精準度也要遠勝于3D打印件。
唯一的代價可能就是重那么一點。
不過要怎么做才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生產那些金屬零件呢,難道全靠吳梓手搓嗎?
的確可以,但沒必要。
正像吳梓最開始進行機器人總體設計時一直遵循的那樣,平衡,才是最核心的準則。
主控制板,安裝完畢。
信號電纜,完成布線。
電源艙底座與接口,完成組裝。
機器人的裝配來到最后最關鍵的一步,四個動力輸出組件的組裝。
由于大部分采用一體化設計,因此安裝機械手跟機械腿并不是直接拿螺絲擰上就好。
而是需要嚴格按照順序,先把線理順了,之后從肩部開始,一點一點的裝配起來。
好在吳梓在設計時已經充分考慮了這里的安裝難度,把伺服電機以及其傳動組件和其他部分實現了解耦。
減輕了一部分工作量,同時也避免了二次安裝對于動力輸出組件的精度影響。
“我感覺我這手藝,少說也有八級鉗工的水平了?!眲⒂钣靡桓种竿兄萁z刀,另一只手快速的旋轉著尾部,把一個埋在里面的螺絲緊緊的上了進去。
“就一個打螺絲的,在這吹啥呢?!睆堁捉舆^螺絲刀,把另外一面也好好的擰了上去。
“打螺絲怎么了,打螺絲也是人上人好不?!?
兩人邊斗嘴,邊把最后幾個零件全部裝到機器人的主體結構上。
擰上最后一個螺絲以后,劉宇還特意檢查了一下盒子里有沒有剩下的東西,直到發現沒有多出來什么零件,才放心的站了起來。
“這就是我們用一周做出來的產品?”看到房間中間那個即便還沒有安裝裝飾件就已經鋒芒畢露的機器人,張妍頓時困意全無,跟其他隊員一起激動的湊了過去。
大家直到看見了最后的成品,才發現他們到底完成了怎樣的偉業。
能成嗎?
沒有一個人心中會有這個疑問,他們中的每一個人都是從一開始便參與這個機器人的制造與組裝。
所有人的心中都只有一句話。
絕對沒問題的。
“開始測試了,大家離遠一點。”吳梓拔下機器人背部的幾根數據線,同時扣上了電池艙蓋。
由于采用無線通信的方式,所以吳梓專門給筆記本電腦配了一個大功率的信號發射器,確保自己的指令一定會被機器人接收到。
現代電磁環境如此復雜,誰知道在比賽場地上會出現什么幺蛾子,而且無線電管制也只管頻段,只要不是太過分,沒人在乎你發射器的功率是不是跟無線電臺一般高。
“嗡……”
隨著自檢的通過,機器人身上數個信號燈亮起,有規律的閃爍著,直接指示了當前各系統的運行狀態。
“一切正常。”吳梓向已經非常緊張的大家報告了當前的狀況,隨后按下回車鍵,發送了幾條預先編寫好的指令。
“噔,噔,噔……”
正像之前大家預料的那般,機器人完美的執行了所有命令,快速奔跑,障礙識別,重物托舉,運動模式切換……
等等。
在拆下電池,把機器人全部復原以后,吳梓發現大家都已經激動的跳了起來。
他笑了笑,打開手機想先發個朋友圈,結果卻發現一件事情。
自己居然是最慢的那個。
這群弔人,手速怎么一個個這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