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津通識讀本:美學(中文版)
- (匈牙利)本斯·納內
- 938字
- 2023-09-05 16:32:26
美學還是藝術哲學?
美學不同于藝術哲學。藝術哲學是關于藝術的。美學則包括藝術在內的許多事物。但是它也關乎我們對令人驚嘆的風景或辦公室對面墻上陰影圖案的體驗。
本書是關于美學的。因此,它的內容范圍比一本關于藝術哲學的書更加寬泛又更為狹窄。藝術哲學討論各種各樣的哲學問題,涉及藝術的形而上學、語言學、政治、倫理問題。這些問題中的大多數我都不會觸及。比如,我不會談論藝術的定義,不討論藝術品與世界上所有其他物品有什么不同。
美國抽象派畫家巴內特·紐曼(1905—1970)曾說過,美學對于藝術家來說,就像鳥類學對于鳥類一樣,都是無關緊要的。應該明確的是,在這種公然挑釁的語言中,與鳥類學等同的是藝術哲學,而不是美學。對藝術品進行分類并仔細思考不同種類/類型之間差異的是藝術哲學,而不是美學。因此,紐曼的這句俏皮話實際上是關于藝術哲學的,而不是美學。美學研究的正是藝術家們工作時的體驗以及他們試圖喚起的體驗,它與每一個藝術家都息息相關。
藝術品自然可以觸發各種各樣的體驗,但美學實際上無法談論所有這些體驗。我相信一個藝術品小偷對其所偷的藝術品有某種體驗,但這不太可能是本書所討論的這種體驗。或者設想一下:我承諾給你一大筆錢,讓你跑遍整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數一數有多少幅畫簽了名。我相信你可以做到,但這并不會讓你處于一種審美狀態——不管人們理解的這種審美狀態多么寬泛。
我們與藝術品進行審美接觸,但我們也以其他各種方式與藝術品接觸。而且與我們進行審美接觸的還有許多其他事物。(在整本書中,我或多或少地將“審美體驗”和“審美參與”混為一談,承認審美參與是我們所做的事情,而審美體驗則是我們在審美參與時的感受。)藝術和美學之間的關系是分離的。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應該完全忽略這種聯系。我們許多有美學價值的時刻都來自對藝術的接觸。
換句話說,藝術是一個重要的審美對象,但它絕不是享有特權的審美對象。根據“西方”美學中一個有影響力的分支,我們與藝術的審美接觸,也即與高雅藝術的審美接觸,和我們與其他事物的審美接觸是完全不同的。這種思想不僅因為其限制了審美時刻在我們生活中的重要性和相關性而貶低了美學,而且它違背了幾乎所有的非西方美學傳統。本書乃一本美學簡介,而非對某個非常具體的西方美學傳統進行介紹,哪怕它在歷史上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