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津通識讀本:傳記(中文版)
- (英)埃爾米奧娜·李
- 813字
- 2023-09-05 16:37:54
傳記的定義
有沒有可能不用比喻或類比,直接為傳記下一個定義呢?1971年的《牛津英語詞典》給出了兩個定義。第一個如今讀起來相當古雅,它是這樣的:“人類個體生活的歷史,是文學的一個分支。”(最早使用的實例出現于1683年德萊頓為普魯塔克的《名人傳》所寫的序言中)第二個定義是:“為某個人的一生所寫的書面記錄。”(首個實例出現于1791年)2001年的《新牛津英語詞典》給出的定義是:“由他人所寫的對某人生平的記述。”還有另一種可能:傳記是由他人所講的某個人的故事。為什么是“故事”而非“記述”?因為傳記是一種敘事方式,而不僅僅是羅列事實。為什么是“所講”而非“所寫”?畢竟“傳記”這個詞的字面意義是“生平寫作”。英語中這個詞的兩個詞源是中古希臘語:bios意為“生命”,而graphia意為“寫作”。但一切傳記都涉及口述層面——對記憶的講述、證人證詞、眾口相傳的逸聞。有些傳記形式,例如紀錄片,就不是寫下來的。
就連這個基本定義,“由他人所講的某個人的故事”,也并非一錘定音,總有例外出現。傳記可能是由故事的主人公本人假托他人的名義所寫。例如,托馬斯·哈代的傳記就是他本人假托妻子的名義所寫的。她在他去世之后完成了書稿,最終出版的署名也是她。格特魯德·斯泰因以同性伴侶艾麗斯·B.托克拉斯的名義書寫了自己的傳記,取名為《艾麗斯·B. 托克拉斯自傳》。傳記也可能是由多人寫成(1990年代劍橋大學出版社的《D. H. 勞倫斯傳》共三卷,三位作者各寫一卷)。一部傳記可能是好幾個人而不是一個人的故事。近年來頗為流行的傳記事業“群體傳記”(例如珍妮·厄格洛的《月光社員》或梅根·馬歇爾的《皮博迪姐妹》)已有悠久的歷史,但此前的書籍通常的形式不是把好幾個故事糅進同一部敘事,而是對每個人的故事進行較短的記述,最終收入一個系列或卷目中。傳記也可能講述某個動物或物體而非個人的故事:比如關于城市、神祇和疾病的傳記,關于伊麗莎白·巴雷特·勃朗寧的西班牙獵犬弗拉什的傳記,巴約掛毯[2]的傳記,以及泰晤士河的傳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