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徐二那個話癆離開之后,陸家莊就恢復(fù)了往日的節(jié)奏。
神通廣大的郝凡五郝知縣不知道從哪兒托的關(guān)系,找人印了一大堆的《洪武正韻》和《啟蒙算術(shù)》,然后十分大方的撥給了陸家莊學(xué)堂足有一百多份。
過年之前被陸十二特意挑出來的那只大公雞和它的一堆妻妾們相當(dāng)恩愛,一枚枚的雞蛋先后被孵化成小雞,因為過年而變空的養(yǎng)雞場也再一次嘈雜起來。
陸家莊的紙坊也終于生產(chǎn)出了第一批紙。
鬼知道張老五和張老六兄弟是怎么弄的,明明是第一批紙,但是卻有好幾種不同的類別,有極為粗糙的黃紙,有適合印刷的白紙,甚至還有極為細膩的宣紙。
張老五得意的向陸十二炫耀:“這種同時能造三種紙出來的造紙法,還是小的兄弟兩人祖上傳下來的法子,同樣多的材料,但是造出來的紙就是能比別人多上那么一些,大大的節(jié)約了造紙的成本。”
陸十二直接被張老五的描述給吸引了,連聲追問道:“造紙的速度如何?跟生產(chǎn)一種紙的速度比起來,這種造紙法的速度是不是也相當(dāng)于提升了三倍?”
張老五搖了搖頭,答道:“速度確實會提升一些,畢竟是一次造三種紙出來,比分別造三種紙出來所需要的時間要省一些,大概差了有一兩天的樣子?!?
陸十二頓時來了精神,又接著問道:“那如果同時造四種紙呢?”
不得不承認(rèn),張老五和張老六兄弟能在將作監(jiān)里掛上名號,也確實有過人的本事——這兄弟倆造了黃紙也造了宣紙,就是印刷用的白紙也都造出來了,為的就是在陸十二面前好好表現(xiàn)一番。
可惜的是,三種紙里偏偏就是沒有陸十二想要的廁紙,不是成本太高就是質(zhì)量太差,再不然就是太硬。
張老五問道:“敢問陸相公,您說的第四種紙又是什么樣兒的?”
陸十二對張老五和張老六兄弟兩個比劃著:“不能像宣紙這么高的成本,也不能像印刷紙這么硬,更不能像黃紙這么糙——最好是有印刷紙的白、宣紙的軟和吸水性、黃紙的便宜,要不然當(dāng)廁紙用的話會心疼。”
“要是實在不行的話,差一點也沒關(guān)系,但是一定要足夠柔軟且吸水?!?
“嗯,還要搞得像巴掌這么寬,然后再纏成卷?!?
張老五和張老六兄弟兩個敏銳的抓住了陸十二話里的重點,也理解了陸十二的需求。
但是張老五和張老六兄弟兩個感覺很頭疼。
廁紙?
如廁的時候用黃紙不好嗎?
黃紙也挺好的呀,這玩意兒很便宜,雖說看上去顏色黃了點兒,摸上去手感糙了點兒,可是勝在便宜,怎么就不能用來當(dāng)廁紙了?
普通老百姓還用不起這個呢!
怎么著,你陸相公的腚就那么金貴?
但是沒辦法,陸十二陸大相公是金主,五百文的工錢足夠高,半層紙坊利潤再加允許孩子讀書的餅也畫得足夠圓足夠大——錢少福利少了是東家不講究,錢多福利多,那只能是咱們兄弟兩個沒本事!
咋的,人家陸大相公的腚就是金貴不行啊?
別管陸大相公提出來的要求有多麻煩,咱兄弟兩個都得給辦圓滿嘍!
兩兄弟對視一眼后,張老五就直接躬身說道:“陸相公放心,小人一定想辦法弄出您要的紙來!”
陸十二點了點頭,隨即又提起了讓兩人帶徒弟的事情:“兩位大匠,陸某已經(jīng)在莊子上挑了機靈勤快的跟你們學(xué)造紙,今天正好讓兩位見見。不過,陸某還有一個疑問?!?
張老五和張老六兄弟兩人皆是心中一顫,互相對視一眼后干脆一起躬身拜道:“請陸相公示下?”
陸十二道:“兩位大匠收徒的方式,是打算正式收他們?yōu)榈茏樱窟€是打算以帶學(xué)徒的方式教會他們造紙就算?”
兄弟兩人摸不清楚陸十二的想法,張老五干脆直接問道:“陸相公怎么看?”
陸十二笑道:“只要兩位大匠能教會他們造紙即可,至于是正式收徒還是帶學(xué)徒,陸某倒是不太關(guān)心?!?
張老五暗自松了一口氣,躬身道:“正式收徒畢竟有個進門先做三年工的規(guī)矩,倒不如小人先以帶學(xué)徒的方式帶著他們,先讓他們學(xué)會怎么造紙,以免耽誤了紙坊造紙的速度。”
陸十二心中暗喜,表面上卻做出一副不太情愿的樣子嗯了一聲,說道:“那就依兩位大匠。”
憑心而論,陸十二其實很不喜歡這個進門先做三年工的規(guī)矩。
不是說這個規(guī)矩不好——所謂進門先做三年工,是指在傳統(tǒng)的師徒模式下,師父要先用三年的時間來考察弟子的品性,之后再決定傳授多少技藝。
之所以會有這么個規(guī)矩,是因為在傳統(tǒng)的師徒模式下講究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師父和親爹的江湖地位差不多,徒弟出息了師父跟著沾光,徒弟犯罪了師父也要跟著倒霉,沒人敢不仔細考察就傳授技藝。
這種模式的壞處是培養(yǎng)徒弟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好處則是師父會把徒弟當(dāng)兒子一樣盡心盡力的培養(yǎng),很少有藏私不教的情況。
但是,這種父子一般的師徒模式并不適用于陸家莊的紙坊。
陸十二需要的是什么?
需要的不是再多幾個像張老五、張老六這樣兒的大匠,需要的是能夠造出紙來的工人。
說白了,陸十二需要的是快速培養(yǎng)一批能上流水線打螺絲的社畜,而不是培養(yǎng)幾個技術(shù)頂尖的八級鉗工。
解決了廁紙以及打螺絲的社畜問題,陸十二的心情也好了起來,在紙坊里前后逛了一圈,便又往學(xué)堂的方向走去。
陸家莊的學(xué)堂其實已經(jīng)準(zhǔn)備的差不多了。
充當(dāng)學(xué)堂的院子早已收拾得干干凈凈,屋子里的桌椅板凳也擺放得整整齊齊。
再加上陸家莊原本就能生產(chǎn)鉛筆,郝凡五郝大知縣也讓人送來了《洪武正韻》和《啟蒙算術(shù)》,陸家莊學(xué)堂現(xiàn)在差的就只有用來書寫的白紙以及筆墨。
以及學(xué)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