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被迫南遷的崇禎
- 大明日不落:從歪脖子樹開始
- 慈明無雙
- 2142字
- 2023-08-30 18:59:50
由于李自成先前已經(jīng)告訴魏藻德,讓他先勸降太子,如果成功那自然是皆大歡喜。如若不成,則趁機制造混亂,方便大順軍一舉攻入城內(nèi)。因此,李自成倒也不急,只是好整以暇的等著魏藻德的消息。
魏藻德剛抵達大順軍陣前,就被早有準備的兵士直接帶去見了李自成,雖說魏藻德日間已經(jīng)見過李自成一次,可現(xiàn)在再一次見到他那張典型的國字臉、和那自信且深邃的眼睛、以及魁梧的身材,不禁在心底暗暗贊嘆,到底是能成就這番大業(yè)的人,果真不同凡響。
“是魏閣老啊,不知勸降的事談的如何???”李自成吩咐左右看座,待魏藻德落座后才慢悠悠的問道。
有了前一遭的經(jīng)歷,這次魏藻德就小心翼翼多了,露出一副受寵若驚的神態(tài),然后回道:“陛下,明太子尚且年幼做不得主,此間主事的是司禮監(jiān)掌印太監(jiān)高宇順,他希望能親耳聽到陛下對明太子的承諾?!?
“現(xiàn)在都到這個份上了,陛下但請安坐帳中,俺去將那太子擒來獻與陛下?!眲⒆诿艚z毫不將他們放在眼里,大大咧咧的說道。
李自成沒有理會劉宗敏,而是看了一眼宋獻策和牛金星,見他們都微微點頭,也就做出了決定。
“既如此,那我就去見見明太子,也好招撫心向大順的大臣。”
朝陽門又稱齊化門,因為大運河的終點通州位于京城東面,所以朝陽門也就成了漕糧運入京城的重要通道。但由于前些日子京城受到了鼠疫的嚴重打擊,朝陽門內(nèi)也就不復往日的繁華景象了。
“此次若能平安抵達南都,萬望諸位臣工同心協(xié)力,再圖中興大計?!敝煊蓹z向百官行了一禮,鄭重的說到。
“臣等泣血請求陛下南狩?!狈毒拔牡热寺勓越怨虻匮缘?。
“這……非朕不愿,實不能也。朕身為大明君父,豈有棄國都不顧的道理,若如此行事,百年之后朕又有何顏面去九泉之下見列祖列宗?”朱由檢露出一臉難色。
“非也,太子年幼,值此危局,若無陛下,臣等皆恐太子難以獨自承擔大任。屆時,若大明江山有礙,才是更大的不幸啊?!瘪€馬龔永固勸導。
“可,唉……”朱由檢似乎是意有所動。
“為使陛下不擔此惡名,請恕臣無禮了,待到南都,臣縱使被千刀萬剮也無怨無悔。”龔永固朝左右使了個眼色,左右兵士稍稍猶豫了下,走上前來。
“陛下,得罪了?!闭f著,兩人一左一右將朱由檢架了起來。
“你們要干什么?放肆!你們是要造反,你們是在欺君吶!放開我!放開我!”朱由檢一邊大喊一邊掙扎,不過離得近的幾個臣子注意到了他微微上揚的嘴角。
待將朱由檢加上馬車后,二人皆立即跪下請罪。
“你們這是害了我,你們害苦了我啊……”朱由檢嘆了口氣。
子時二刻,朱由檢估摸著永定門的高宇順已經(jīng)發(fā)動,所以便命人打開朝陽門,令馬蹄裹上了麻布的騎兵百戶所在前,作為夜不收探路,清除有可能的闖軍耳目。前軍是四個燧發(fā)槍的百戶所,中軍是兩個炮兵百戶所以及諸位大臣、家眷、工匠,還有一些重要的典籍,后軍是三個燧發(fā)槍百戶所。
由于闖軍是自西而來,所以主力皆在西門外,另外就是為了防止崇禎南逃,所以在南門外也布置了兵馬,至于北門和東門,只有少數(shù)斥候在巡邏。李自成自一月東征以來,掃蕩河南河北、山西等地,每每攻下一城,都需要留下兵馬防守,此外在寧武關(guān)外又傷亡慘重,是以此時他手中的兵馬不過幾萬,并不足以將北京城四面包圍,只能集中兵力攻打西門和南門。
興許是闖軍東征以來除了寧武關(guān)外,都很順利,所以也就有些輕敵和懈怠,闖軍的夜不收們不覺得東門外能有什么情況,所以都早早休息去了。朱由檢一行四千余人皆人銜草馬銜枚,有驚無險的出了朝陽門。出城門后,朱由檢就命令全軍加速行進,以最快的速度抵達通州。
朱由檢先前以南遷的幌子搜刮到了全城的馬匹和馬車,所以他有足夠的能力帶上忠心于他的大臣們和家眷,只是行進速度稍慢。朱由檢也考慮過帶上這么多人是否合適,但想到這些大臣們最后壯烈殉國的舉動,他就堅定了自己的決心。況且,縱使自己能夠單獨逃離到南方,他也成了個光桿司令,不得不任用南京六部的官員們,而那些人最后做了什么他可都是一清二楚的。
永定門外的魏藻德剛回到明軍陣中,高宇順就下令把他看押了起來。
“高宇順!高宇順!高公公,你這是做什么?”魏藻德慌了神,方才還談的好好的,怎么高宇順突然變了卦?難道是……是了,高宇順不過是一閹人,閹人多奸猾狡詐,他必是想獨吞了功勞。魏藻德悔恨不已,自己當初就不該相信他的。
“請闖王陣前答話。”高宇順沒有搭理魏藻德,而是驅(qū)馬駛進兩軍陣前,高聲喊道。
李自成聞言也沒有多想,隨身旁幾位大將駐馬于高宇順三十步外。
“素聞闖王高義,有吞吐宇內(nèi)之志,太子亦不愿阻礙大勢,愿歸順闖王?!备哂铐樥f完就直勾勾的盯著李自成,等著他答話。
李自成心下了然,高宇順這是在親口等著他當眾承諾呢。不過他也不在意,“如若明太子真的愿意歸降咱,咱就封明太子為王,世襲罔替?!?
高宇順點了點頭,“那咱家現(xiàn)在就將太子送來拜見闖王。”說完,揮了揮手,早就準備好的幾個太監(jiān)見到了高宇順的動作,抬出了一頂金步攆,只見一位約莫十五六歲的少年從馬車走出,慢吞吞的上了步攆。
李自成遠遠地就望見了這個步攆,只是夜色漆黑看不真切,待金步攆被抬到了高宇順附近,李自成這才看清楚這頂金步攆,步攆上設(shè)有各色九龍傘若干,孔雀扇四柄,以及不知用途的各種大幡,龍旗、豹尾、香爐等一應(yīng)俱全。
李自成想到自己的那個草臺班子不禁有些自慚形穢,明太子的儀仗尚且如此,那明帝的儀仗豈不是更為華奢?不過他轉(zhuǎn)瞬也就釋然了,再奢華又如何,還不是要落到自己手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