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后妃
- 朕就是中興之主
- 搬磚呢別鬧
- 2346字
- 2023-09-25 13:05:00
袁可立板正的老臉有點變了。
朱由檢看了便笑。
他站起身,扣著腰間的革帶道,“先生難道以為朕不敢跟天下人為敵嗎?”
袁可立臉色微動,“老臣豈敢有此心?”
朱由檢收了微笑,“不瞞先生,朕是早有此心了!”
他又坐下,同袁可立面對面道,“朕自登基以來,便喜歡讀史,然后便知當年唐太宗所言,著實有道理!”
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言中曾提道“三鏡”,其中便有“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之語。
朱由檢在讓劉若愚這個宮廷百事通為自己多次講解大明朝經歷,自己還會摸著其他朝代史書觀摩后,便深覺唐太宗不愧是歷代帝王模范,看問題都這么一針見血。
歷朝歷代,
只要還是人在治理,
那么問題就繞不開那么些“陳年舊疾”。
什么土地兼并,
什么官員貪腐,
什么流民蠻夷作亂……
統統都是前面朝代走過的老路!
而且是一朝走了,后一朝又來!
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哀后人也!
朱由檢讀到相關之處時,便暗暗覺得,“那前朝有的舊事,難道我大明朝就沒有嗎?”
大明朝何德何能,
能做那時光滾滾洪流中“出淤泥而不染”的白蓮花?
那斷然是不會有的事!
之后他上朝問政,咨詢國事,便越發覺得自己此前猜想得當。
他當初聽劉若愚講史,就發出過“眼下恐有亡國之禍”的感慨,正式手握權柄,駕馭天下后,也著實看到了亡國之態。
等到畢自嚴、徐光啟等人進京,對著朱由檢認真剖析局勢,讓少年天子對如今得大明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將各種認知雜糅在一起,朱由檢日夜思慮,最后從一團亂麻中抽出來了一根線索——
天下事,
兵強馬壯者言之!
太祖當初制定的政策有疏漏不足算什么?
天底下豪強士紳侵吞土地算什么?
那些手握言論的士人又算什么!
只要他有足夠的兵馬,有足夠的火銃,那些敢阻礙自己施政的人,統統可以被排隊槍斃!
因為歷朝歷代以來,
規則都是這樣被制定下來的!
只是相對來說,
各朝代武力最強盛的,多為開國之君,威望甚重,且有后代傳承,孝子賢孫供奉,故而他們制定的“祖制”,便成了那個朝代社稷存在時的,萬世不變之法。
朱由檢是繼承來的皇位,不是他手把手打下來的,所以要想推倒過去腐朽落后的制度,就需要更強大的武力,更粗暴的手段,也要做出更慘痛的犧牲。
畢竟開國之君作為一切的起源,哪怕他制定的規則有問題,也少有人會去批判指責,后世更會努力將之神化,日夜吹捧。
但后來人若要有所變動,便要承擔無數人的口誅筆伐。
朱由檢在意識到這一點后,也曾捫心自問過很多次。
他尚且年輕,崇禎元年,也才十七歲。
若要中興改革,緩緩行之,十幾二十年熬過來,也該有效果了。
甚至,就眼下而言,
他手握勇士營,之后再對京營整頓一二,多抄幾個大臣的家,邊軍的糧餉也夠發了。
須知明軍不滿餉,滿餉不可敵!
到那個時候,遼東韃虜算什么?
就努爾哈赤那個只會在遼東之地大殺特殺,竭澤而漁的治法,即便大明朝只防住了山海關,也可以把他們堵死,餓死在遼東!
到那個時候,禍亂多年的外敵一去,也足夠朱由檢掙個容光滿面見祖宗的好功績了,甚至學習嘉靖帝,先努力一把,再瘋狂修仙,也不用擔心皇位不穩。
可他真的就這么容易滿足嗎?
他不能再做點更多的嗎?
朱由檢叩問許久,最后覺得,
我可以!
只聽他對袁可立說道,“老先生,你不用擔心,朕是不怕人罵,也不怕人來打的!”
“《道德經》里面說,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
“如果連些許風霜都經受不住,那怎么能迎來春暖花開?”
“眼下的局面,還有挽回的余地,大明朝還有再開新天的可能……還請老先生安心輔佐朕,完成這一功業!”
袁可立亦是起身,激動的如同老牛喘氣,滿面潮紅。
“能得陛下如此言論,老臣當為大明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愿陛下能長保此心,莫要學玄宗故事!”
“須知古來做大事者,靡不有初,鮮克有終!若前明而后昏,則一世英名,要一敗涂地!”
朱由檢知道這是袁老先生被朝廷上下數十年的亂象給刺激怕了,一時半會,掙脫不了當年大明君臣給他帶來的心理陰影,于是笑著應下。
他同袁可立談論了下治國的總體策略,受限于時間地點,并未詳細再講。
其后,朱由檢又關切的詢問了下袁可立的身體狀況,知道其先前雖得了場大病,但好在眼下還算硬朗后,便安排了太醫定時前來探望,替皇帝維護袁老先生之平安。
“崇禎朝的時間會很長,還請老先生好好保養身體,莫要讓朕痛失良臣!”
臨行回宮之時,朱由檢還對著袁可立叮囑道,甚至不讓老先生出門送自己,轉身沿著來路,輕騎快馬的朝著紫禁城而去了。
……
回到宮里,
朱由檢按照書信中的承諾,將自己攜帶回的小禮物,為自己的三位后妃各分發了一份。
只是沒等這三位佳麗高高興興的摸著小禮物,感恩天子對自己的垂憐,又聽朱由檢道,“你們雖然收了朕的禮物,卻不要只知道對朕說好話。”
“以后還是要找找朕的錯處,罵一罵的!”
周皇后頓時變了臉色,“天底下哪有妻子挑丈夫錯誤的道理?臣妾身為國母,也只能盡力規勸罷了!”
后宮里面,
誰敢真的罵皇帝呢?
性格嬌憨直爽的田妃也道,“陛下,您是不是在外面被大臣給懟了,一時之間想不開啊?”
“您可別信那些人的話,我爹常說,那幫文人的嘴,是騙人的鬼,專會指責他人短處,對自己的卻視而不見……多是偽君子呢!”
她撅著嘴說完,又拿著自己剛剛得的簪花把玩,還眼神亂飛,要跟周皇后手里的比誰的更精致漂亮,發現都差不多后,就樂呵呵的把簪子叉到頭上,沖著朱由檢顯擺姿色。
朱由檢被她逗笑了,對著一臉疑惑,也擔心皇帝被臣子給忽悠傻了,要給自己沒事找事的周皇后說道,“這是朕自己的意思,不是遭了別人哄騙。”
“做事要善始善終,除了自己警醒之外,也需要旁人來不斷提醒。”
朱由檢今日被袁可立一說,便想起不少君王的確是“鮮克有終”。
即便他們自己心懷警惕,可也架不住身邊的人個個都要拍他的龍屁,把皇帝拍的飄飄然,醺醺然。
朱由檢不希望自己未來也變成那樣,不如先培養好習慣。
他對美色沒什么看重的,以后身邊,估計就這么三位了,讓枕邊人多盯著點,總比那些輪輪轉轉,個性不一的官員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