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如曦這個境界,睡覺恢復的力量已經很小了,遠遠不如冥想恢復的多。
而且只要運轉功法就能快速恢復體力,閉上眼睛,就能恢復精神力。都這樣了,誰還睡覺。
等到第二天,朱景泰再次醒來。
他抬頭看著整齊劃一的屋頂,心里不免感嘆劉伯溫的強迫癥,隨后他起身,伸了個懶腰。
果然還是睡覺舒服,隨后朱景泰轉頭看了看白如曦,她還是坐在那個位置。
嘖嘖嘖,大宗師就是大宗師,一天一夜不動,也很正常。
隨后朱景泰起床吃了點東西,再次拿起了那本玉簡,那本玉簡不過幾百字。
卻看的朱景泰感覺自己腦袋嗡嗡的,只是看了一會兒,朱景泰就感覺自己有些煩躁了。
他自小就是一個坐不住,跳脫的人,坐在這里看著這本玉簡,也靜不下來。
本性難移,所以說那些什么學習不好的人,穿越古代能當大俠,完全是扯淡。
首先問題是不認字,這種人只能在自己幻想的世界里稱王稱霸,然后就是靜不下心。
做不到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干啥也白扯。武功秘籍可比那些知識難懂多了。
朱景泰看了一會兒,就受不了了,甚至能夠感覺那些狂草簡直就是在折磨他。
隨后他又拿起了那瓶太上忘情丹。想了想還是暫時放棄了,太上忘情丹,還是風險太大。
現在他還是先運行一下一些基礎的修行法門,然后等體內有一些天地元氣之后,再吃那枚太上忘情丹。
這樣還保險一點。
隨后朱景泰對著白如曦說道:“你知不知道一些基礎的修煉法門。”
白如曦點了點頭,這種東西,不算什么秘辛,找個會修煉的都是知道的,所以她也不介意傳給朱景泰。
至于這種修煉法門,其實不屬于功法,算是一種武學的入門適應技巧。
這種法門很簡單,所以就算是朱景泰這種沒有接觸過得,也是一聽就懂。
隨后他就運轉了起來。
其實不是所有人都能一開始就修煉功法的,再修煉功法之前,你要先學會控制氣。
不然根本就無法控制氣在體內的運行,風險太大了,所以就有一個入門過程。
有些人天生沒有氣感,所以他們就沒有修煉功法的可能,而控制氣的速度,也能看出他們都天賦。
就好比朱祁鎮,他好像花了半年時間,才能夠控制氣。
天賦屬于是比較差的了。
不過,生在帝王之家,就算天賦再差,也能比肩頂級高手。
因為帝王身上有一國之國運,國運所在,永恒不敗。
國運就是一種玄而又玄的東西,在大明,你再怎么厲害,就算是地圣境,你也殺不了國運庇護下的皇帝。
就像女媧,堂堂圣人,卻殺不了紂王一樣,還要假借狐妖妲己之手,把殷商國運耗干之后,紂王才身死。
不過國運雖好,但是卻不能長壽。
世間萬物,有所得必有所失,帝王得到的是近乎天下無敵的戰力,失去的是長壽的機會,倒也算是公平。
而他老朱家的皇帝,除了太祖朱元璋,活得都不長。
而在宮外,像白如曦這樣的大宗師,正常情況下,活到一百多歲還是很簡單的。
前提是沒有什么老傷,還有沒有什么仇家圍殺,而歸元境,就能活得更長了。
現在朱景泰知道的,《神武大明》里活得時間最長的,就是武當祖師張三豐,活了接近三百多歲,一直從宋朝活得明朝建立,隨后仙逝了。
那個老道士,據說是地圣境巔峰的修為。
而他那個便宜老爹也是地圣境,他喵的,三十八歲就死了,這個差距。
而他活得也不比他老爹長,在游戲里,朱祁鈺是沒有什么修煉天賦的,而忙著北京保衛戰的他。
也沒有時間去修煉什么功法,這就導致一個嚴重的問題出現了,他是大明第一個,自身實力不強的皇帝。
所以后來朱祁鎮才會那么容易,就找到機會奪門之變,現在想想,朱祁鈺才當了幾年的皇帝。
然后就突發惡疾,這個事情,真是容不下細細琢磨啊。
再加上他昨天打通經脈時,吐出的托羅花毒,就更加證明了這一點,
已經有人不想讓他活下去了,為什么這么想讓他死,或者他也不明白為什么到底有誰會這么恨自己。
就是不能讓自己活著。
他也沒有得罪過別人,而且身為一個閑散王爺,他啥權力都沒有,也沒有展現出對權力的渴望。
怎么就會有人想要讓自己死呢?
朱景泰感覺自己好像是知道了什么一樣?他這個想法是完全合理的,他感覺一只看不見的大手,慢慢的撥弄著他的命運,就是想讓他死。
至于讓他死的原因,他一時還沒有想出來。
他第一個想到的是朱祁鎮,不過想了想,他好像沒有什么特別大的理由這么拐彎抹角的想要弄死自己。
因為沒這個必要,自己對他沒有任何的威脅,他也沒有這個智慧做這樣的局。
托羅花毒,是一種特殊的毒,只對沒有練武的人有奇效,潛伏于人體,吸收天地元氣中的雜質。
不斷積累毒性,最后爆發,神仙難救。
朱祁鎮沒有必要這么拐彎抹角,而且托羅花毒,是天下奇珍,可以用來煉制一種療傷圣藥,就憑這個,朱祁鎮也舍不得用在朱祁鈺身上。
他還是很了解那個便宜皇兄的。
如果不是皇族的人,那就只有自己老爹得罪的人了。
他那個便宜老爹朱瞻基確實是得罪了太多人了。
草原上的瓦剌,長城內的宗門,地方貪腐成性的勛貴,還有天下各方手握兵權虎視眈眈大位的藩王。無不對朱瞻基這位天之驕子恨之入骨。
而且朱瞻基他死的也太早了,當時權力的動蕩,可謂天下人心惶惶,
朱祁鎮的皇位是張太皇太后定下的,朱瞻基死的太過于突然,根本就沒有定下皇位傳承。
想到這里,朱景泰也感覺有些頭疼,想不明白,就不如不去想。
那些想讓自己死的人肯定還會再次出手,他不擔心。
拋開那些雜亂的思緒,朱景泰靜下心來,打開忘情丹的藥瓶,服下一顆忘情丹。
丹藥入喉之后,就如一股清流一般,將朱景泰躁動的內心迅速平靜了下來。
隨后,朱景泰體驗到短暫失去了任何感情的感覺,無比奇特的感覺,對眼前的一切都失去了認知。
就算是白如曦,他也沒有一點點心思,只是木然的看著她,眼神里不帶有一絲情緒。
無欲無求,就像一塊木頭一樣,而他體內的運行法門也自動運行著。
就在這個時候,他的腦海里,突然想起來玉簡上的狂草,這是一個重大的突破。
之前,他沒有記下玉簡上的任何一個字,就是記不下來,那些字的圖形他都記不下來。
而服用了忘情丹的朱景泰,竟然腦海里自動浮現了玉簡的內容。
真是進步非凡。
那些生澀難懂的草字,此刻在朱景泰內心變得清晰可見,甚至他能夠明白那些東西的意思。
大有茅塞頓開的感覺,內心也是極為暢快。
一種玄妙的感覺自朱景泰內心而發,就像在內心深處形成了一把劍,一樣。
無法用語言形容那種感覺,仿佛身處天空,心神也變得安靜,通透。
而朱景泰過去腦海中的雜念只要一出現,就會被心中的那把劍給斬碎,只要有雜念,就會被斬碎。
這些雜念來源眾多,不過讓朱景泰尷尬的是,里面有一大部分,都是關于白如曦的。
還好此刻是忘情狀態,白如曦也看不見。
不然,哼哼。
而此時朱景泰才感受到忘情道那高深的意境,對比白如曦說的法門,簡直就是相對論和一加一的對比。
道的每一分每一毫,都無比繁雜,承接天地之理,遍布經過人體,以一種無法理解的方式在人體運轉。
而人參悟道的方式就是在自己的身上設下一個錨點,引動天地規則,這就是道。
這個錨點的建設要靠人體內的元氣和精神對于道的領悟,怪不得只有大宗師這種精氣神三合一的境界才有領悟道的資格。
看到道的解釋,朱景泰有些興奮,原來道就是這樣領悟的,他也是運氣好,忘情道不屬于那種需要天地元氣的道。
也就是說,他不需要有了氣感才能參悟忘情道,他現在隨時隨地都可以修煉忘情道。
隨著對于玉簡內容的感悟變深,朱景泰內心的感情也逐漸恢復,忘情丹的效果過去了。
那種情緒又全部回來的感覺,真是特別堵的慌,煩躁的朱景泰甚至想要殺人。
那種情緒重新回到身體的感覺,就像是負重百斤,然后扔掉了,然后又背回來了。
勞累之后猛的輕松,然后繼續勞累,是一種很深很深的折磨。
起碼對于現在的朱景泰來說就是這樣的,而白如曦也感覺道朱景泰的狀態不對。
她沒有說話,只是抬起左手,指尖凝聚出一滴晶瑩剔透的水珠,向著朱景泰彈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