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 論“承秦立漢”

田余慶先生《說張楚》一文指出,“秦楚之際風云詭譎,事態紛紜,它昭示于后人的歷史結論,一是非張楚不能滅秦,二是非承秦不能立漢”。對前一結論,田先生已從各個方面做了論證,本書上節也做了一點補充。關于后一結論,田先生寫道:“項羽稱帝不成,并不意味著楚不能帝。不過要奪取帝業,只有楚的名分還不夠,還必須據有當年秦滅六國的形勢。我們看到,當淵源于楚的漢王劉邦東向與諸侯盟主楚王項羽交鋒之時,他確實是不期而然地居于當年秦始皇滅六國的地位。客觀形勢要求居關中的劉邦之楚消滅居關東的項羽之楚,步秦始皇的后塵,再造帝業。這又出現了反秦而又不得不承秦的問題,出現了以后的漢承秦制,首先而又最根本的是承秦帝制?!?a href="chapter1_0020.xhtml#jz_1_119" id="jzyy_1_119">(98)田先生在此提出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但未加詳論。本節將試著對此做進一步探討。

劉邦本非楚人,早年生長于魏,后遷居于豐,為吏于沛,雖是楚地豪杰之一,但在楚人中的威望遠不及世代楚將的項氏及其他舊楚貴族。劉邦以沛縣子弟為中堅起兵反秦,成為楚軍的一支,但并非楚軍主力。與項氏集團相比,劉邦集團的力量弱小得多。然而劉邦最終卻戰勝了項羽,建立了漢家帝業。導致這一戲劇性結局的原因無疑是多方面的,而劉邦得以“承秦”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所謂“承秦”包括據秦之地、用秦之人、承秦之制等幾個方面。據秦之地,使劉邦由楚將變為秦王,從而控制了關中形勝之地。用秦之人,使原以楚人為主的劉邦集團逐漸變為以秦人為主,使漢成為真正的關中政權。承秦之制,特別是根據秦律制定漢律,是劉邦、蕭何為爭取秦人的支持而在文化上對秦人做出的讓步。這些舉措使漢朝得以繼承秦朝的軍國主義體制,從而真正獲得了當年秦所擁有的優勢。

本節將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對一些尚不清楚的細節進行考證,弄清劉邦集團轉變為關中政權的幾個主要環節,以求進一步深化對“承秦立漢”問題的認識。

主站蜘蛛池模板: 鸡东县| 泰来县| 万载县| 惠东县| 宁阳县| 西青区| 镇康县| 福贡县| 得荣县| 格尔木市| 赤峰市| 东兰县| 吉林市| 贡嘎县| 康平县| 荆州市| 额敏县| 秭归县| 克什克腾旗| 吉安市| 阳春市| 杨浦区| 平顶山市| 长岭县| 松原市| 广汉市| 重庆市| 亚东县| 塘沽区| 宝兴县| 开原市| 德格县| 隆林| 宣汉县| 民勤县| 青阳县| 贵德县| 龙口市| 顺昌县| 阿拉善右旗| 阳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