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本府必參之一本
- 大明:箱子里的榆林軍戶混入官場
- 閑話風塵
- 2081字
- 2023-09-25 08:00:00
“本尊的銀子啊,可惜嘍!楚云,汝個敗家記名弟子,行賄個一千兩意思意思就得了,誰讓汝都孝敬他了!”
造景箱外的朱哲英,紅著眼暴走。
自己辛辛苦苦,大半夜不睡覺倒賣軍火,也就賺了五千兩出頭,張輦倒好,小嗑一敲打,輕輕松松五千兩到手,差距也太他媽大了。
本尊接受不了!
“哲英,你抽什么瘋,大半夜的鬼哭狼嚎,還讓不讓人睡覺了!”
趙婷噴了一句,翻個身,又睡著了,入睡速度跟鬧著玩似的。
朱哲英走到床邊,扒拉一下趙婷,沒動靜,確認她真睡著了,立即吐槽:“寶寶心里的苦,你根本不懂?!?
當當......房門敲響。
火氣外溢,無處發泄的朱哲英,幾步跑到門前,一把拉開房門,怒噴:“大半夜的,擾民啊,你精神病啊,賓館保安......”
對面的大叔,很淡定的說道:“是一個網名叫帝都書生的精神病,大半夜的訂貨不說,還要分兩次訂,廠子里工人都下班了,我這個廠長只好親自送貨了?!?
手一攤,大叔相當無奈。
“呃......帝都書生是我室友,這小娘們是有點神經,貨我代她收了,不送啊?!?
砰,房門關上。
房外傳來廠長大叔的嘟囔聲:“明明就是同居女友,或者是炮友,還有臉撒謊說是室友,當我是江湖小白呢,咱又不是沒開過房,哼!”
朱哲英眼淚嘩嘩的,卸火不成反被噴,跟誰說理去呀。
“楚云,所有軍火價格翻倍!訂購量必須翻倍,汝不許退貨!年息上漲,二分了,必須跟本尊貸款!”
......
撲通!身子那般強壯的楚云,莫名暈死過去,倒在張輦腳下。
“楚賢侄,何故如此啊?”
張輦抬腳輕輕踢了踢,見楚云沒反應,感嘆道:“哎,年輕人也挺不容易的,算了,這次報功,本府為之美言幾句吧?!?
張輦起身,朝書房外行去,準備去偏廳與晏子賓共進晚宴,跨出房門時,吩咐候命的府衙門子。
“把楚管隊抬到廂房暫歇,白兵憲那個信使,可還在府里?”
府衙門子小心回話:“還在府里,剛才小的見他在收拾行裝,似乎要啟程返回神木。”
“速去將他留下,稍后本府有信需他帶回神木,轉交白兵憲?!?
“是,老爺,小的這就去。”
收了大筆的孝敬銀子,張輦步履都變得輕盈了許多,很快便行至偏廳,笑著招呼府中婢女伺候中的晏子賓。
“晏兄,久候了,抱歉?!?
晏子賓連忙收回攬著婢女細腰的咸豬手,起身相迎,“張府尊客氣了,不知與楚云談得如何了?
若是可以,還望張府尊寬宥一二,畢竟下官手下也就這么一個知兵的?!?
張輦笑著擺擺手,“晏兄,坐下慢慢聊。”
主位坐定,專門伺候張輦的婢女,乖巧的為之斟滿美酒,張輦繼續說道:
“楚賢侄,做得是出格了些,然畢竟是本府準他便宜籌餉在先,年輕人嘛,做事容易沖動,可以理解。
若說有錯,那也是你我這些做長輩的,疏于教導?!?
晏子賓心如明鏡,知道定是楚云把張輦伺候舒服了,方才逃過一劫。
“待回了米脂,下官必嚴加管教,不能讓他再給張府尊惹亂子了,劉通判那邊如何答復,戰報又是否為之記功?”
楚云暴力籌餉中,得罪之人首推劉通判,張輦如何答復劉通判,便相當于為此事定了調子。
按照晏子賓的本心,他是希望戰報之中記上一份楚云的戰功的。
楚云提升了軍職,麾下的編制就多了,能撈的空餉自然也多了。
對晏子賓而言,他可調動的兵力多了,固守封疆的把握更大了,相應的能拿到的孝敬銀也更多了,須知楚云是個懂事的,不會不懂規矩。
張輦略作沉思,劉通判也不是那么好得罪的,自己過于偏袒楚云,勢必要激怒之,事情鬧到鎮城,甚至省城,大家面子上都不好看。
“便著楚賢侄奉還紋銀一千兩,再去劉通判府上當面致歉,賠那掌柜的些許湯藥銀,也就是了。”
“對劉通判是否稍加補償?”
“大可不必,楚賢侄畢竟是奉命于本府,那掌柜的挨了幾刀不冤,要怨就怨他太不懂事,不知戰事當前,助餉之緊要。
若是劉通判因此有所不滿,便是顧小利而輕大義,盡管讓他來與本府理論!”
張輦的態度是明確的,力挺楚云,晏子賓心下稍安,只聽張輦繼續說道:
“楚賢侄,有大功于府城父老,戰報必錄其功,此明有功必賞也。
論功排序方面,本府與晏兄運籌帷幄、居中調度,自當忝列文官魁二,艾都司此戰率部死戰不退,有目共睹,列居武官魁元,當無異議。
楚賢侄屈居武官仲位,斬獲流賊首級方面,分之二百級,余者分予艾都司,晏兄,以為如何?”
聽聞自己列居文官之二,蓋過了府城一眾同知、通判諸官,晏子賓美飄了,心道:親家翁,夠意思!
“張府尊,論功公道,下官欽佩不已,想必楚賢侄亦當感念府尊提攜之恩,不知劉通判列居何位呢?”
聞言,張輦冷笑:“呵呵,劉通判有何功績?若是他管好府內錢糧,足數征繳,本府還須苦于糧餉不濟么?楚賢侄還須便宜籌餉么?”
晏子賓點點頭,“確是無功?!?
張輦搖搖頭,滿腔憤慨,大義凜然:“非也!艾都司麾下營兵嚴重缺員,本府苦于糧餉,皆其辦差不利之故也!如此尸位素餐之官,我輩羞于與之為伍,本府必參之一本!”
“張府尊,為民請命,滌蕩府內吏治,下官愿附本共參!”
晏子賓表現得同仇敵愾,心里則是打起小算盤。
劉通判官階正六品,手中卻是掌著整個延安府的錢糧,其職絕對是肥差無疑,油水大大滴,沒看張輦都嫉妒了么,并因嫉妒生狠,欲置其身敗名裂,萬劫不復。
晏子賓官階已是從六品,憑借守住府城之功,即便仍無法升任葭州知州這個缺,官升一品,位列正六品,卻必是板上釘釘之事。
如此,參倒劉通判,他倒出來的這個府通判的肥缺,便是晏子賓眼中的絕佳獵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