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氏到底選擇在王善大營,完顏宗雋·訛魯觀身先士卒不打旗號進入火炮射程,她就已經失望了,竹籃子打水,而后,她對這場戰爭并不抱希望。
她太知道金軍的勇悍,這邊一邊是流民,一邊是巨寇大盜,一個正規軍沒有,如何能敵?
哪怕有出其不意的火炮也不行。
說就是兵法奇正!
但是,此時看到二百金軍真的沖擊五千流民軍,還是握緊了拳頭目不轉瞬。
王善則想的更多,萬歲山戰兵營成敗跟他息息相關,萬歲山倒了,他今晚就帶軍進山,宗帥對他是不錯,可是他自認還的也夠了。
所以,此刻真正悉心觀瞧結果的人是他。
就算是完顏宗雋·訛魯觀,也在有一搭無一搭的淡淡掃視,區區五千步兵真沒在他眼里。
阿勒根敗了就敗了,明早再看那群步兵的下場。
……
阿勒根像一根鑿子的鑿尖,帶著兇悍帶著勇猛帶著一往無前,狠狠的撞進矛陣……
一層兩層三層!
第三層……他已經死透了!
當他帶軍直插正面和側翼之角時,這個方位的士兵下意識的把茅尖用力繃緊,雖然是固定在地,但是以鋁合金矛柄長度而言,繃緊成一個弧形還是可以的。
阿勒根驅馬沖陣以后才發現……尼瑪,這矛居然不是手持的,是固定在地的。
這就叫坑人了,你固定在地上,是怎么做到轉向的咹?
以前騎軍沖陣別說三層,八層也能沖過,可是現在呢?過了三層以后,原本應該如水一樣蕩起波紋,此刻卻如進入泥土,越鉆越硬。
鋁合金制品的矛柄可以被巨大的沖擊力折彎,但是不容易折斷。
就算嵌入地下的套管被撅起,縫紉機機針的矛頭也還在馬腹或馬頸里,然后后面的騎兵面臨的不單是長矛,還有伙伴的馬尸……
如果能鑿穿,騎兵迂回再沖一陣,萬歲山戰兵營必潰。
可是現在金軍騎兵連矛陣的三分之一都沒沖進去,雖然造成前陣的巨大混亂,但也只是五千人的一角而已,很多士兵已經握緊矛柄閉上眼睛等著死或者活,沒想到金軍騎兵連一半都沒沖過,仿佛一支箭射入泥漿,越來越慢越來越慢,直至停止。
后陣的士兵甚至已經按耐不住拔出短兵刀,要去格殺落馬后人在陣中的金兵。
一朵浪花消失在大海之中,三方陣營從士兵到將軍都看到了,反應不一。
戰兵營損失很大,傷殘死亡不少,可是相比總體人數而言,又不足一成,五千人死了不夠五百,而且很多士兵還沒看到現場的慘烈程度,密密麻麻的人身矛影遮掩了太多。
被沖陣的一校損失慘重不假,其余幾校并不知道,等到騎兵全部陷入陣中,在校正催促下,紛紛錯位進行格殺那些落馬金兵。
也就半柱香的時間,阿勒根麾下所有騎兵,匹馬無還……
……
完顏宗雋·訛魯觀面無表情,之前的輕松消失不見。
之前宋軍有沒有這種步兵?
有,但是很少,眼前這支從未見過。
先是火炮轟一輪,后湮滅金軍騎兵于陣中,宋軍好久沒出現這樣的步兵了吧?
他們更多的是躲在城墻后面,倒金汁、扔石頭、潑火油,等等各種手段吧,像今天這種主動出來,惹得金人發笑,然后又陷陣金人的步兵,少之又少。
說實話,完顏宗雋·訛魯觀外表看起來依然是云淡風輕,但是心里卻是五味雜陳。
無他!
眼前這支軍伍必須死,死干凈,一個不能留。
但是,他帶來的騎兵還能活著幾個?
都是純種金人吶,一個舊遼民沒有吶。
早知道該帶鐵浮屠來的。
題外話,金軍鐵浮屠其實就是戰場坦克,作為金國的精銳重裝騎兵,史稱皆重鎧全裝。因為從頭到腳都是重甲,只漏出兩個眼睛,兵器是重馬槍和鐵骨朵,再加上戰馬也是身披重甲,遠遠看去好像一個個移動的小鐵塔,鐵浮屠因此而得名。
普通的重騎兵都是一層甲,鐵浮屠是雙層甲,然后在外面綁上大刀長矛,刀矛弓箭,鐵錘狼牙棒什么的無法傷害到鐵浮屠,鐵浮屠的沖擊力無人能擋,以至于說金人不滿萬滿萬無人敵。
古代戰場,鐵浮屠就相當于今天的重型機械師般的存在,人馬俱披重型盔甲,沖擊時的殺傷力令人生畏,真可謂是武裝到牙齒的地步了。
鐵浮屠的戰術就是三個騎兵用皮索勾連在一起,或者三匹馬一個人或者三個人。三個騎兵連在一起,防護面積要比三個騎兵分開來的防護面積要小得多,戰馬的負重更少,正好用來沖擊萬歲山這種矛陣。
當然,對宋朝騎兵的沖擊力也不容小覷,但是騎兵可以繞道而行迂回進擊,重步兵也攆不上,步兵則是被動承受。
當然,鐵浮屠也有相關戰術配合,名字就叫拐子馬,遇到敵騎繞鐵浮屠,則拐子馬上,遇到敵步被沖散,拐子馬再上掩殺。
拐子馬是輕裝騎兵,位于鐵浮屠的兩翼,速度快,戰斗力也很強。
總之,在地形和局面不利的情況下,鐵浮屠也能下馬作戰,就算遇到敵重裝步兵也能殲之。
是以看到眼前狀況,完顏宗雋·訛魯觀第一想法就是鐵浮屠,這也從側面證明萬歲山矛陣設立的科學性。
當然,完顏宗雋·訛魯觀本部五千精騎兵,獵殺萬歲山戰兵營三千步兵也是必勝,只是損失嘛……
呵呵,還是在沒有算上萬歲山陳謙牌火炮的前提下。
這個賬王善很會算,當阿勒根整隊戰死之后,所有的事情他都已經考慮清楚……信心大增!
看問題看本質,信心在哪里?
如果沒有火炮給金軍騎兵重擊,說不準矛陣就被鑿穿了。
第二點,金軍全是本族,沒有舊遼民。
沒有舊遼民誰來填坑?
不是馬就是人,我王善也不是好惹的呀。
他還不知道,完顏宗雋·訛魯觀已經把萬歲山戰兵營作為第一對手,最起碼王善大營沒敢第一時間出營。
所以,這一戰真正的功臣應該是謝芳演!
李大正是沒有這種大局觀的。
當然,膽敢站在阿勒根面前,任你萬馬奔騰驚濤駭浪我自巍峨不動,也是一種能力。
重點中的重點是……萬歲山戰兵營是新兵呀。
新兵迎接純金軍精騎的沖陣,而且還勝了。
誰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