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茹擦了擦眼淚,把汗巾裝在懷里,腰上挎著打刀,一手拎著倭寇的頭顱。
祝今宵安裝好鐮刀,鉤插進去,交給她把人頭挑起來。
到時候也好恐嚇對方,震懾敵方心神。
在賈茹的帶領下,祝今宵奔著三江所緩慢靠近。
石頭砌成的墻,城門洞開,偶爾能傳出哭號之聲。
這幾十米到門洞的路上,一片狼藉之色。
就在祝今宵仔細觀察之際,從門洞里騎馬跑出一位身著紅色官袍之人。
上面印的飛禽他不認識。
噠噠噠的馬蹄聲響起,立即讓祝今宵把弓箭拉起。
“他是官!”
賈茹急忙叫道。
殺官。
可是大罪!
生怕祝今宵腦子還處在昏沉當中,殺誰都不在乎。
到時候他全家都得受到牽連。
“官軍,又敗了。”
賈茹臉上盡顯害怕之色。
盡管祝三郎宰了三個倭寇,可對倭寇恐懼的情緒不會讓她完全消失的。
祝三郎能把其余倭寇全都殺了嗎?
賈茹心中也沒譜。
突圍逃跑的官員是從湖廣巡按御史,調任浙江巡按御史,得知三江所有小股倭寇后,便親自帶兵前來剿滅。
結果浙江士卒,實在是不堪其用。
那么多人被幾個倭寇給沖的混亂起來。
他這個主官只能打馬狼狽突圍。
因道路不熟,便跑到這個方向。
打眼一瞧,他就看見了不遠處一男一女。
男的手持弓箭對準自己,旁邊的女人手里拿根棍子。
棍子上挑著的人頭。
是“倭寇腦袋”?
倭寇那鳥人的發型想不認識都難。
方才差點讓他以為這也是倭寇同伙,差點喊出吾命休矣。
祝今宵并沒有放下弓箭,而是瞥見了后面騎馬拿著刀追擊而來的倭寇。
屏息凝神。
一箭射出去。
騎著馬追著胡宗憲身后高聲叫嚷,說著鳥語的倭寇,被祝今宵射落馬下。
胡宗憲見到面前的少年人彎弓射箭,趕忙低頭躲避。
可覺得不是射向自己的,又下意識的回頭望去。
只見那倭寇慘叫一聲,果真被那少年的箭矢射中,滾落馬下,摔的七葷八素。
隨即又是一箭,作為補刀。
掙扎坐起來的倭寇再次躺下。
胡宗憲勒住韁繩,停在祝今宵面前,居高臨下的打量了他一眼。
這才緩慢下馬,微微拱手道:
“績溪,胡宗憲,多謝小友救命之恩。”
胡宗憲頭戴烏紗帽。
身上大紅色的官補,繡的飛禽是鸂鶒(紫鴛鴦),腰上系著玉帶,腳上蹬著官靴。
此等打扮倒是符合祝今宵對大明低級文官的認知。
不得不說這種中老年人留著三縷胡須的官員著裝,確實是上相,有股子老帥哥的風采。
胡宗憲?
名字有點耳熟。
嗯,想起來了,這人是嘉靖朝的高官!
祝今宵快速打量了他一眼,認為他沒什么威脅,現在應該還沒有發跡。
他依舊目視前方,手里搭箭,嘴里答道:
“山陰,祝今宵。”
胡宗憲對于祝今宵這份反應先是訝然,隨即很滿意,伸出手指了指:
“這一個,是他殺的倭寇?”
“不是。”
“哦?”
不等胡宗憲繼續發問,賈茹便跪在地上回道:
“好叫老爺知曉,祝三郎先前十個呼吸之間,射殺了三個倭寇,不是一個。”
(大明百姓管父母官稱老爺,爺爺,太爺等,清雍正后稱大人)
“三個!”
胡宗憲說話的聲調,不自覺的升高了。
眼前的少年不僅殺了一個,而是殺了三個。
眼瞧著便是第四個倭寇。
方才當真是有些小瞧他了。
胡宗憲見祝今宵的箭矢射過去,那至少有二三十步的距離,還是射殺馬上目標。
待到補射的時候,箭矢從倭寇脖子透過,直接給他帶倒在地。
倭寇躺在地上,嘴里開始往外冒血倒氣了。
這個少年郎。
真是神射!
光是遇到倭寇不慌,還能反殺。
這份心智就異于常人。
胡宗憲先是經歷了一哄而散的官軍,又聽聞一個少年郎殺了三個倭寇。
現在他又親眼見到此子殺了第四個。
關鍵此子長的,也不是那種兇橫之色的面目。
反倒是一副好皮囊,是個容易當官的面相。
這種反差,著實不是一般人能輕易接受的。
十個倭寇轉眼傷亡小半,皆是出自眼前少年之手。
想到這里,胡宗憲又嘆息一聲。
上百人都不如一人殺傷倭寇多,反倒是遇敵轟散一團。
祝今宵瞥了賈茹一眼,大明到了后期時候,民對官已然是行跪禮了?
洪武時期規定百姓對官員拱手作揖極可。
隨即祝今宵又想起來了,禮教階級越發興盛,否則如何能有海筆架之說?
祝今宵詢問:“三江所里面情況如何?”
“亂成一鍋粥了。”
胡宗憲氣得咬牙切齒。
他在離京前發誓要平息浙江倭亂,上報朝廷,下安黎民。
可剛剛到任,現實就給他狠狠的上了一課。
祝今宵把繳獲的肋差遞給胡宗憲:
“拿著用吧,我聽說日本人用短刀自裁。”
“本官不用倭寇的東西。”
說完胡宗憲從袖子里掏出一把匕首,心想到了最后一刻,他絕不能活著落入倭寇手中。
祝今宵哈哈一笑,自是曉得日本人也不用肋差自裁:
“這是我的戰利品,本想借給你防身用的。”
胡宗憲收好自己的匕首,對于祝今宵說戰利品這種東西,還是有些佩服的。
但是對他方才開的玩笑,并不是很認同。
都火燒眉毛了,還有心思說笑話,也不分時候,真是年少輕狂!
年輕人就是沉不住氣,以為殺了幾個倭寇,就能不把其余倭寇放在心上了。
祝今宵見他有防身的便收回去,插在腰間。
肋差當作匕首用又有些長,但總比沒有用的強,他伸手去抓戰馬的韁繩:
“馬借我騎一騎,我去所里看一看,尋找機會拉扯一番。”
“小友,你貿然進去是不好殺倭寇的。”
胡宗憲是不贊同祝今宵孤身一人前去冒險的,不如護送著他回到山陰縣,方為上策。
“那你進去引誘他們,我在這里埋伏,倭寇應該挺想抓住大明官員的。”
祝今宵眼睛越發的明亮起來。
這擺在明面上的執法釣魚,倭寇定然得咬勾。
胡宗憲聽到祝今宵讓自己以身為餌的主意,愣了一下,當即搖頭。
他騎馬的技術,也不是那么的好。
祝今宵見胡宗憲后退半步,也搖搖頭:
“那你站在這里不要動,我去去就回。”
“也好,本官就去船上等你,援軍一會便到,你小心些。”
胡宗憲從善如流,他屬實是被手底下的兵將給坑慘了。
不肯輕易再相信他人。
只有先保住自己性命,胡宗憲才能施展胸中抱負,還浙江百姓一個安穩的生活。
至于引誘倭寇之事,過于危險,本官不屑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