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管中窺豹大明士大夫的生活
- 從爆殺倭寇開始
- 秋來2
- 2091字
- 2023-09-02 00:06:00
開場曲作罷,眾人一陣叫好。
接下來便有舞女開始跳舞。
不得不說能在知府等人面前跳舞的舞女,姿色還是挺不錯的,唯一讓祝今宵覺得美中不足的是,稍微有些白幼瘦了。
但是又符合他大明士大夫?qū)徝赖恼J(rèn)知,誰不追求揚(yáng)州瘦馬?
祝今宵嘴角微微挑起,這玩的不就是高端商務(wù)包廂那一套嗎?
富者入其道潤己根,窮者觀其顏動己手。
從古至今,沒什么太大的區(qū)別。
侍女開始端菜,四個大菜放外圍。
四個小菜放最外側(cè),中間端上來一盤燒鵝以及壇子。
這燒鵝卻是斬去頭尾,用的雞頭雞尾拼接而成,每個人面前擺了個太極銀樽。
大明士大夫們不僅僅是為了應(yīng)付官場天天擺酒,什么時候都能找個由頭開宴席,風(fēng)流快活。
你說倭寇?
倭寇不是被祝三郎全殺死了嗎?
城內(nèi)外的百姓也有三班衙役“勸著”回家了。
這不就是:天下太平了嗎?
誰敢不認(rèn),老爺我封了他的嘴。
咱們自是可以,接著奏樂,接著舞了。
至于浙江境內(nèi)還有大批倭寇,懂不懂下班不言上班事的規(guī)矩?
況且那該是浙江布政使等人頭疼的事,紹興府內(nèi)的倭寇已經(jīng)被絞殺殆盡。
理應(yīng)為胡宗憲這個“功臣”,大肆慶祝一番,咱們不過是攢局捧捧場。
知府張道明拿起象牙筷子,順便與祝今宵介紹了在座的人之后,對著一旁的祝今宵笑道:
“三郎,你可知道這盤菜的緣故?”
“倒是不知。”
“此乃御史不許食鵝,以示御史清正廉潔之意。”
“哈哈哈。”
眾人皆是發(fā)笑,唯獨(dú)祝今宵沒有跟著賠笑。
祝今宵并不明白大明士大夫之間的風(fēng)雅,這道菜不純純掩耳盜鈴嗎?
基于霍金來了也得站起來敬酒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祝今宵雖說是今日的“主客”,但并沒有幾個人在乎他的感受。
你這個屠戶出身的小子,今天幫了老爺們的大忙,沒讓老爺把臉丟到家,老爺們很是欣慰。
但是你要提點(diǎn)別的要求,你小子還不配,讓你上桌就算是天大的恩賜了。
“來來來,三郎,嘗嘗這嘉定雞、金壇鵝的味道。”
這兩樣是此時的名品,市場無售。
士大夫們把這兩樣當(dāng)作招待上賓的好菜。
山陰知縣喻顯科把這兩樣名菜解釋給祝今宵聽,可實(shí)際上還是說給胡宗憲聽的。
祝今宵是胡宗憲招來的人,那必然是會被歸入巡按御史的狗腿子行列當(dāng)中。
你以為你還沒選擇怎么站隊呢,可從一開始你祝今宵就已經(jīng)站隊了。
此番借著宴請祝今宵的名義,實(shí)則是宴請胡宗憲。
席間有人來敬酒,祝今宵瞧見有人同那謝家老頭耳語,并且眼睛瞥了自己,被他瞬間捕捉到了。
發(fā)現(xiàn)敵意這種感覺,自是在軍隊當(dāng)中早就歷練出來了。
況且這個謝家老頭,就是祝家欠了高利貸的債主!
看樣子吊睛虎終于把消息傳遞過來了,祝今宵微微挑眉,思考著要如何應(yīng)對。
張道明親自給祝今宵夾菜,以示對晚輩的關(guān)愛。
眾人說著笑談,跟著張知府連連夸耀祝今宵是如何的一表人才,上官說什么,不管對不對,下面的官吏都得學(xué)會捧場。
滿場沒有一個人再說豬三郎以前性子膽小懦弱。
光是一個人宰了十八個倭寇鐵一般的事實(shí),都讓他們說不出什么諷刺的話。
此時諷刺祝今宵,那就是打巡按御史以及紹興知府的臉。
在座的還沒有一個人有領(lǐng)導(dǎo)夾菜他轉(zhuǎn)桌的膽量。
“三郎,可曾讀書?”
“這么多年,我也讀了一些書。”
祝今宵讀完了大學(xué),至于什么四書五經(jīng)嘛,問就一知半解。
“好好好,讀書好啊。”
張道明連說三個好字,便不在多言,專心干飯。
銀質(zhì)的太極樽是肚大口小。
喝到興起時,山陰知縣喻顯科叫剛跳完舞的妓子把鞋脫下來,
妓子鞋里還冒著熱呼氣,他把一杯酒放在繡花鞋里,然后就著這熱氣一口喝掉。
此舉讓祝今宵看的極為差異,甚至嗆了幾聲。
反倒是同桌的幾個人連連叫好,胡宗憲也不例外。
祝今宵別以為七品知縣這種“吃鞋杯耍子”的行為近乎庸俗,但是在大明,卻被士大夫們視作風(fēng)雅之舉。
你不是這個階層的,根本就不懂。
只是看起來有些變態(tài)罷了。
不僅士大夫們喜歡這樣玩,西門大官人也沒少喝金蓮的鞋酒。
妓鞋行酒。
宋人已有先例。
元末名士之間也玩這種。
此時在大明更是被發(fā)揚(yáng)為優(yōu)良傳統(tǒng),沒有人覺得不妥。
“哈哈哈。”
“好。”
喻顯科滿飲了一杯,并且表演炫了一個鞋酒,心中頗為暢快。
至于祝今宵那沒見識的模樣。
眾人都沒有在意。
在座的人,誰會笑話一個沒見識的屠夫兒子?
那便是跌份。
平白辱沒了咱士大夫高貴的身份。
這可是高雅之士才配玩的。
“來來來。”
喻顯科覺得祝今宵今日也算是為他這個知縣爭了臉面,把妓子的鞋遞給他:
“你來試一試。”
祝今宵從看熱鬧的心態(tài)回過神來。
他萬萬沒想到這種事還帶邀請的。
我口味可沒這么重。
祝今宵遂拿起一旁的酒壺給喻顯科的鞋酒倒?jié)M:
“是小子被桌上美食迷住了眼,忘了給老父母倒酒,罪過,罪過。”
山陰知縣喻顯科先是一愣。
畢竟我這是提點(diǎn)你,你不接著?
但祝今宵的話卻讓他哈哈大笑,隨機(jī)應(yīng)變道:
“好好好,我再來一個。”
如今紹興城這么多高官陪坐祝三郎,他祝家是祖墳冒青煙了。
不去寺廟捐個門檻,就白搭了這次機(jī)會。
祝今宵也清楚今天不是自己的主場。
屬實(shí)是那年十八,坐如嘍啰的境地。
對于大明士大夫的雅趣,他覺得不如嘗一嘗大明的特色名菜。
不得說食材好是好,但總歸是味道上差了一些。
他的舌頭經(jīng)歷過科技與狠活的洗禮,在祝今宵看來大明的調(diào)味品,終究不能讓他滿意。
祝今宵在心里算計著老王家的十三香,在大明有沒有搞頭。
喻顯科瞧著祝今宵吃菜時不時的撇嘴,只能暗嘆一句山豬吃不了細(xì)糠。
不是這個圈子的人,別強(qiáng)融。
給他臉,抬舉他都接不住。
哎,畢竟是商賈屠夫家出身,能有什么見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