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2章 扯泥豆聽故事

  • 人世間的瑣事
  • 醫學心語
  • 1434字
  • 2024-02-22 18:36:39

新屋村莊位于一座小山的半山腰,住著幾戶人家,與我們同宗同族。在新屋村靠的那座山脈腳下是一大片梯田,秋季生長的是一大片泥豆。

泥豆是秋大豆的一種類型。泥豆外被無光澤而有泥膜,如泥色,故名。南方泥豆主要用作飼料、豆醬、豆豉等。由于秋季水源不足、不能種植晚稻,水田在七月中下旬早稻和中稻收割前半個月左右,先將稻田水排出,隨即撒播泥豆種。早稻收割時,泥豆苗高十厘米左右,中耕除草一二次,十一月中旬收獲。泥豆的脂肪含量較低,蛋白質含量高,與水稻輪作,可增肥地力,調劑勞力。

生產隊收獲泥豆需要一周的時間。

泥豆桿桿不高,大約與白菜齊高,扯泥豆時,大家帶一條小凳子,供坐著扯豆子,這樣無需蹲著,無需彎腰,扯豆不累,感覺舒適。

每當排工扯泥豆,我特別高興,可以聽亮哥講故事。

新屋村莊前面的那一片梯田的漏斗丘,排滿生產隊的男女老少,搶著擠在亮哥身旁的人很多,一個挨一個,你想見縫插針,卻找不到縫隙。

亮哥會講故事,他看了很多古書,什么《唐朝演義》《宋朝演義》《薛仁貴征東》《薛丁山征西》《穆桂英掛帥》《樊梨花移山倒海》等,他都讀過,他記憶力好,口才出眾,講故事吸引人。

那時古代書籍罕見,一般書店沒有,平常人家沒有,有的都把書燒了,想讀一本古籍書比登天還難。

那時亮哥的父親會裝神,會算八卦,請的人多,接觸的人廣,人脈關系也好,發現別人家有古典文學,他就收藏了。他收藏的書,別人也不敢去掠搶,去搜刮,去焚燒,畏懼他的所謂神秘力量。

亮哥倚靠他父親對書的收藏,他得天獨厚地飽覽古典文學,是我們夢寐以求的。向他借看,他是毫不留情地拒絕。好在他愿講,愿把他看的毫無保留地講出來。

亮哥講薛仁貴生平,講得特別來勁,繪聲繪色。

亮哥說,薛仁貴生于公元六百一十四年,卒于公元六百八十三年,名禮,字仁貴。河東道絳州龍門縣修村人,今山西河津市修村人。中國唐朝初年名將,北魏河東王薛安都六世孫。薛仁貴出身于河東薛氏南祖房,但少時家境貧寒,于貞觀末年應募投軍,隨唐太宗征高麗,在安市城之戰中身穿白衣,持戟懸弓,大呼沖陣,所向披靡。太宗嘉獎其勇猛,召拜其為游擊將軍、云泉府果毅。后升右領軍中郎將,鎮守玄武門。后兩度隨擊高麗,并大破契丹于黑山。龍朔二年,隨鄭仁泰率軍擊九姓鐵勒十余萬人于天山,連發三箭,射殺鐵勒驍騎三人,使鐵勒軍驚潰。后隨李勣攻高麗,攻拔重鎮扶余城,與唐軍主力合圍平壤。高麗滅亡后,率軍留守平壤,進封平陽郡公。咸亨元年任邏娑道行軍大總管,率軍擊吐蕃,但在大非川之戰中戰敗。回朝后被免官為民。后一度被起復為雞林道總管,又因事獲罪。晚年重新被起用為右領軍衛將軍、檢校代州都督。永淳元年,大破突厥阿史那元珍部于云州,次年去世,享年七十歲。冊贈左驍衛大將軍、幽州都督。薛仁貴作戰二十余年,大敗九姓鐵勒,降服高麗,擊破突厥,功勛卓著,留下了“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遼東”“仁政高麗國”“愛民象州城”“脫帽退萬敵”等典故。其事跡在民間廣為流傳,并衍生出《薛仁貴衣錦還鄉》《薛仁貴征東》等文學作品。

那時沒書看,聽亮哥講故事全神貫注,他講完后,我可一字不漏地全部復述出來。聽他講故事,聽著聽著,竟忘記干活了,忘記扯泥豆了,別人把那丘田的泥豆扯完了,我們眼前的泥豆還原封未動。生產隊長來氣了,不允許我們呆在一起,說要扣亮哥的工分,亮哥知錯,不便吱聲,我們七八個人不同意了,找生產隊長起哄,不允許扣亮哥工分,寧愿大家受罰,罰晚收工,罰補扯一大丘田的泥豆,隊長沒法子,同意了我們的要求。

夜幕降臨,我們還忙碌在那丘泥豆田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池州市| 喀喇沁旗| 海兴县| 阜新市| 灵山县| 怀远县| 普宁市| 新源县| 临安市| 西峡县| 仁怀市| 宁德市| 六枝特区| 曲麻莱县| 绥芬河市| 阳信县| 广州市| 三原县| 碌曲县| 舟曲县| 中宁县| 阳高县| 乌拉特前旗| 湖州市| 上虞市| 聂荣县| 库车县| 荣昌县| 常熟市| 东源县| 仙桃市| 遂川县| 宝鸡市| 钟祥市| 迭部县| 黄大仙区| 阜宁县| 内江市| 南和县| 奈曼旗| 德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