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融入了鎮五七中學的教師隊伍,掀起了我人生新的篇章。
學校的教師是由公辦老師和民辦老師組成,幾乎是各占一半。有師專師中畢業的,也有高中畢業的,師資力量尚可,學習氛圍濃厚,是一支具有活力的團隊。
學校位于疏菜大隊,緊鄰廠區,旁邊有紅磚廠,第三鉛鋅冶煉廠。學校由三棟低矮紅磚平房組成。設六個班級,有三百多個學生。
學校是那個年代不同于傳統學校的新生產物,是全縣唯一的具有特殊定位的半工半讀的學校。
學校要學政治、學軍事、學文化、還要從事農副業生產。學校被命名為五七中學。
學校的辦校的特點慢慢地培育出了老師們的性格特征和學習態度。
校長是從農村大隊干部中選拔出來的,懂農業,初中學歷,實干精神強,統領學校,側重農業實踐教育。學校其他領導是教師身份,負責教學,副帶農業輔導。
學校有十余畝稻田,五畝菜地。稻田和菜地的耕耘主導全在校長親力親為。
春耕播種季節,任憑大雨滂沱,瘦高身材的校長頭戴竹斗笠,身穿棕蓑衣,手扶犁把,揚起竹桿,聲聲??喝,趕著水牛,耕田于學校農場。
給學生上完數學課的我,趕到農場,卷起褲腿,穿戴雨具,高聲喊道:“校長,你上岸來休息一會兒,讓我下田來犁吧”。校長回應:“你行嗎?你會犁田嗎?”。“我會,你就放心吧”。
我下到田里,接過了校長手中的犁把,趕著牛直往前走,抬起的牛蹄,踢出了水花,犁頭翻轉出了光溜溜的泥塊,我撐著犁,不深不淺地穩穩當當跟在牛的身后犁進。
校長站在岸上瞧瞧,吧著旱煙,吐出煙霧,笑著對我贊道:“看不出來,你也會犁田,不錯,拿起粉筆可以上講臺,卷起褲腿可以干農活,國家就需要像你這樣的能教會農的人材”。
我聽到校長的夸獎,心里美極了,干勁倍增,很快就把要耕的田全都耕完了。
我和校長分別牽著牛,扛著犁,嘻嘻哈哈,有講有笑地回到學校。
愛看古典文學的錫老師,正在走廊上,坐著小凳子,看著小說,見到校長和我從農場帶一身泥回來時,立馬收起了手中的書,站起身來,不自然地笑著說:“校長從農場回來了,辛苦了”。錫老師的心理活動十有八九是覺得下課后沒去農場參加勞動,捧著書在看,不好意思。校長看岀了錫老師的想法。校長對錫老師說:“你繼續看你的書,多看些古典文學,對你教語文管用,至于勞動,學校會統一組織教師在規定的時間參加”。錫老師這才放下那顆高懸的覺得沒有去參加勞動的心。
坐教室西頭的柏老師,滿臉絡腮胡須,聚精會神地站在桌旁輔導自家小孩,見到校長回來了,快速地回到講臺,提起教鞭,繼續講他的課。校長看在眼里,心里嘀咕,好家伙,這樣的老師利用自己上課時間輔導自己的孩子學習,把學生丟到旁邊,毫無顧忌。校長記在心里,沒有放過此事,晚上,召開教師會議,柏老師很自然地成為了批評的對象。
學校許多設施都要自力更生,我住的那宿舍就是老師們自己動手蓋的。老師們下午沒課時,到附近紅磚廠撿廢紅磚擔到學校,剛從師專畢業來的蘭老師,滿身書生味,沒撿幾個磚頭,手掌就起了血皰,痛得傷心哭鼻子。生長在城市從沒擔過東西的芬老師,扁擔翻著挑,聳著肩膀擔著幾個磚,走幾步歇一會,一副可憐巴巴的模樣,惹得學生們紛紛大笑。
晚歺后,學校菜地里,學校所有的老師都會在那里忙活著,挖土,鋤草,施肥,澆水。怡老師個子矮,在菜地的那一口塘里擔水,不小心,滑進水里,多虧學生們七手八腳把他拖上來,要不然不會游泳的他就會變成塘里的魚兒伴。連老師挖土出現頭暈眼花,惡心欲吐,當過赤腳醫生出身的錫老師,說他是中暑反應,立即讓連老師喝下一支藿香正氣水,不一會兒連老師就好了,大家對錫老師佩服五體投地。
學校稻谷收割季節,正值放暑假的時候,學生都回家了,老師們都留在學校里,收割稻谷,我與富副校長專踩打稻機,女老師們負責割稻,其余的男老師則把稻谷從農場擔到學校倉庫。老師們揮汗如雨,齊心協力,幾天時間就把農場的稻谷收割完了。
那天,我和連老師抬著收割完了的打稻機回學校時,倆人像棋癮發作了,就在半路,就在那條水渠上放下打稻機,攤開我們隨身攜帶的像棋盤,斯殺起來,下來下去,不分勝負,連中飯都忘了吃。倆人還為那一著悔棋互不相讓,認真地扭打起來了,倆人從水渠上沿渠壩滾打到渠底,幸虧校長從農場回來路過,把我們兩人拉開,不然會拼命到底。
老師們在農場勞動的時候能吃苦,在課堂上教學的時候能互促相長。學校老師間互相聽課評課成為了慣例,大家都能主動地自覺地執行。從而促使老師們不去求進步都不行。我就是老師中的受益者。我沒上過師范類學校,沒有經過教師隊伍的正規訓練,能成為受家長和學生信賴的老師,全靠學校的有經驗的老師的幫助。有一次我上數學因式分解課時,老師們都搬著凳子坐在教室里聽,課后,老師們從教學方法,教學策略,課堂氣氛,課堂啟發等多方面提出了寶貴的意見與指導,讓我教學受益非淺。
我們學校的老師是一支無怨無悔的奉獻隊伍,用自己的辛苦和汗水,譜寫了山鄉鄉土教育的新篇章。
我們學校的老師是美的耕耘者,美的播種者。像一盞燈,點燃了新生教育的希望之光。
我們學校的老師是愛播種機,用情澆園,讓知識的幼芽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