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潭茹漸漸長大,宋振舉對他的教導也愈發嚴格且全面。
每日清晨,天邊剛泛起魚肚白,靜謐的小院中便傳來父子倆的身影和聲響。
潭茹身著寬松的練功服,站在院子中央,一招一式地練著拳腳功夫。宋振舉則在旁目不轉睛地悉心糾正動作,神情嚴肅而專注,“潭茹,這一招‘野馬分鬃’需腰馬合一,方能發力沉穩。”
潭茹小臉憋得通紅,額頭上布滿了細密的汗珠,呼吸也變得急促起來,但他眼神堅定,咬著牙堅持按照父親的指導調整姿勢。
此時,廚房里升起裊裊炊煙,三彩正忙碌地準備早餐。她熟練地切菜、翻炒,鍋里傳來陣陣香氣。待父子倆練完功,熱氣騰騰的飯菜剛好上桌。三彩微笑著將飯菜端到桌上,“潭茹,多吃些,長身體呢。”她溫柔地給兒子夾菜,眼中滿是關切。
夏日的午后,驕陽似火,熱浪滾滾。宋振舉便攜潭茹至書房,書房內彌漫著淡淡的墨香。宋振舉坐在琴前,輕撫琴弦,彈奏出悠揚的曲調,宛如山間清泉流淌。“潭茹,彈琴需心境平和,方能彈出韻味。”他耐心地教導著兒子。
潭茹坐在一旁,認真傾聽,然后依言撥弄琴弦,初始時略顯生澀,但在父親的鼓勵下,漸漸有了些模樣。三彩則在一旁輕輕扇著扇子,為父子倆驅趕暑氣。她的目光在他們身上流轉,滿是慈愛,嘴角始終掛著溫柔的笑意。
宋家的葡萄愈發聞名鄉里,每至收獲季節,葡萄園里一片熱鬧景象。一串串飽滿多汁的葡萄如紫水晶般掛滿枝頭,商客們從四面八方云集而來。宋振舉與三彩在葡萄園里忙碌著,他們熟練地采摘著葡萄,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潭茹也跟在后面幫忙,他小小的手雖稚嫩,卻也盡力去托住那些沉甸甸的葡萄串。“爹,娘,我也能幫上忙啦。”潭茹興奮地喊道,聲音中充滿了童真和自豪。
一日,村里舉辦詩會,這可是村里的一大盛事。宋振舉帶著潭茹欣然參加。詩會現場,文人雅士們齊聚一堂,吟詩賦詞,氣氛熱烈。潭茹站在眾人面前,毫無怯場之意,他清了清嗓子,吟誦起自己作的詩:“葡萄架下樂無憂,父母恩深歲月稠。愿學圣賢明禮義,家傳美德韻長留。”他的聲音清脆響亮,詩句中飽含著對父母的敬愛和對未來的憧憬。
眾人聽聞,紛紛鼓掌喝彩,稱贊潭茹年少有為。宋振舉與三彩相視一笑,眼中滿是自豪和欣慰。這一刻,他們感到多年來的辛勤付出都有了回報。
秋夜漸涼,微風輕拂。宋振舉與三彩在屋內對坐,桌上的油燈散發著昏黃的光。潭茹已在隔壁房間睡去,均勻的呼吸聲隱隱傳來。“相公,看著潭茹如此懂事,這些年的辛苦都值了。”三彩感慨道,她的目光中透著滿足和幸福。
宋振舉握住她的手,那雙手雖不再如年輕時那般光滑細膩,但卻充滿了生活的溫度。“是啊,娘子,有你相伴,有潭茹承歡膝下,此生足矣。未來,我們定要讓潭茹成為有用之才,將我們的家道與品德傳承下去。”他的聲音低沉而堅定,眼中閃爍著對未來的期望。
說罷,他將三彩擁入懷中,仿佛要將這份溫暖和幸福永遠珍藏。窗外,星子閃爍,銀白的月光灑在小院里。這寧靜的夜,見證著這幸福的一家,也為他們送上了最美好的祝福。
日子一天天過去,宋振舉一家的生活雖然平淡,但卻充滿了愛與溫馨。他們共同經歷著風雨,共同分享著喜悅,用彼此的陪伴和關愛,書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