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理會計報告:共享平臺與信息可視化
- 王立彥 王興山 李慜劼
- 1035字
- 2023-09-06 19:20:46
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
會計是商業語言
經濟越發展,會計越重要。會計作為通用的商業語言,在企業經營管理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財務報表是會計信息的載體,世界上第一張資產負債表誕生于1531年,由德國紐倫堡商人約翰·戈特利布在其所著的《簡明德國簿記》中記載。當時的組織形式單一,資產負債表也缺乏統一的格式。伴隨著公司制的興起,經歷了300多年的發展,財務報表的標準化需求日益提升。1844年,英國《公司法》的頒布標志著標準的資產負債表產生,明確了資產負債表的格式,這種標準的資產負債表在全世界范圍內得到廣泛應用,也為當今的財務報告格式提供了最初的模式,后續100多年的財務報告標準格式逐步演化為當下的財務報告。標準格式的財務報表很容易被使用者接受和解讀,使得會計日益成為一種跨組織通用的商業語言。
標準化的財務報告提升了不同組織之間經營成果的可比性,有利于報告使用者做出合理決策。在企業會計準則全球趨同的背景下,企業的會計核算已漸進統一且透明,財務報告的差異越來越體現在基于管理的財務報告方面。我國于2014年發布《財政部關于全面推進管理會計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隨后陸續發布《管理會計基本指引》和《管理會計應用指引》系列文件,用于指導企業的管理會計體系建設,其中《管理會計應用指引第801號——企業管理會計報告》明確要求企業管理會計報告需要滿足企業的價值管理和決策支持需求。然而,限于會計人員能力、工作環境等因素,實務中企業管理會計報告質量參差不齊,還不能全面滿足企業管理者的需要。本書基于企業實踐和相關理論研究,試圖建立一個簡便易行的企業管理會計報告框架,以提升會計報告的決策相關性和標準化,用于指導實務。
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之間的差異
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是會計的兩大分支,目前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表現出分化與融合的辯證統一關系。長期以來,正是“財務會計對外、管理會計對內”觀念的制約,使得人們對財務會計、管理會計的目標定位也局限于外部和內部。事實上,無論從邏輯層次還是從內容來看,二者都是會計管理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管理會計是財務會計反映、監督等基本會計職能的延伸,二者都是為維護各利益相關者的權益、提高單位效益(包括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這一會計根本目標服務的。從本質上說,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自始至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輔相成”。[1]但二者在服務對象、內容范圍、工作重點、方法步驟、信息質量要求以及對人員素質要求等方面存在較為明顯的區別。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區別如表1-1所示。
表1-1 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區別

續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