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如意的生活硬從強烈希冀科場進身的蒲松齡身上,擠出一部流芳百世的《聊齋志異》。
屢試不第的才子
蒲松齡(公元1640年—公元1715年)出生在一個地主兼商人的家庭,從年輕時代起,為了考取功名,他日夜攻讀,奮發圖強。19歲,蒲松齡初應童子試,便考取秀才;在接下來的縣、府、道的考試中連得第一,補博士弟子員;但此后卻屢試不第,他31歲開始出外謀生,先在江南寶應縣孫蕙處當了一年幕賓,...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是不如意的生活硬從強烈希冀科場進身的蒲松齡身上,擠出一部流芳百世的《聊齋志異》。
屢試不第的才子
蒲松齡(公元1640年—公元1715年)出生在一個地主兼商人的家庭,從年輕時代起,為了考取功名,他日夜攻讀,奮發圖強。19歲,蒲松齡初應童子試,便考取秀才;在接下來的縣、府、道的考試中連得第一,補博士弟子員;但此后卻屢試不第,他31歲開始出外謀生,先在江南寶應縣孫蕙處當了一年幕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