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家族建設如火如荼,進擊的吳縣趙氏!
- 從大唐開始長生:我打造千年世家
- 風塵仙
- 2253字
- 2023-08-16 08:37:05
4月初。
春暖花開,欣欣向榮。
位于太湖之畔的趙宅,浩浩蕩蕩的開始建設家族。
西水鄉,處處張貼了趙家的告示。
告示上提到,趙家要修建家族藏書樓、家族學堂、趙家醫館,需要征用諸多民夫、木匠、泥瓦匠、石匠、漆匠等匠人。
參與此次建造工程的民夫,以無居少食的流民為主。
流民包吃住,每月工錢五百文。
木匠、泥瓦匠、石匠、漆匠等人,每月工錢則在一貫以上。
告示一出。
西水鄉百姓,一片嘩然。
“什么?包吃住,每月還能拿五百文的工錢?”
“這簡直是天下一等一的好營生!趙家真是高風亮節!”
“我在酒肆當伙計,每月工錢只有兩百文,待遇還比不上這些流民!”
“哈哈,老夫是一名木匠,有資格參與趙家的建造工程!”
“……”
西水鄉百姓得知消息后,踴躍報名。
他們齊聚趙家,人數多達220人。
其中,流民100人。
木匠、泥瓦匠、石匠、鐵匠、漆匠等匠人,共120人。
對此,趙長生來者不拒。
100位流民,每月總工錢達到50貫。
120位匠人,每月總工錢在120貫以上。
另外,按照每丁每日米二升來算,240人每月要吃14400升米,折合2880斗米。
大唐斗米4文錢,2880斗米就是11520文,折合11.5貫。
除這些支出外。
趙家還得采購各類木材、琉璃瓦等建筑材料,開銷極大。
……
人齊之后。
兩百余位能工巧匠和民夫,將趙家南面厚厚的圍墻拆除,興建趙家藏書樓、趙家學堂、趙家醫館。
與此同時。
趙家也不吝嗇錢財,在其他方面發展家族。
比如趙家出資,增加族田灌溉設施,購買良種,租用更多的佃戶。
比如趙家出資,讓衷心的家仆每日訓練,防止匪寇來襲等意外事件。
比如趙家出資,在蘇州各縣建造“凌云閣”,收集蘇州發生的一切情報。
比如趙家出資,擴大趙氏商行的規模,加大曲轅犁,馬蹄鐵的生產。
比如趙家出資,為家族從政的趙長源、趙長錫、趙長啟、趙長澤,在官場上下打點,維護同僚關系。
比如趙家出資,為家族從軍的趙長和、趙長良、趙長端、趙長世,在軍營上下打點,維護上下級關系。
……
西水鄉各大家族,得知趙家的種種舉動后。
他們都感慨萬千。
以前趙凱全擔任趙家族長時,趙家方方面面都循規蹈矩,非常中庸。
吳縣縣子趙長生繼任族長后。
立刻大刀闊斧對家族進行改革。
兩種管理家族的方法,誰更出色。
他們不予評價。
至少在眾人看來。
現在的趙家,的確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有了大家族的氣象!
……
沒等各大家族反應過來。
趙家又在西水鄉發布一則告示。
告示上提到,趙家出資搜羅各類書籍、醫學書籍或各類手抄本。
只要趙家沒有的藏書。
每卷收購價,均為一千兩百錢,即1.2貫。
消息一出。
西水鄉的各大家族、書商和書生,都心動了。
唐朝書籍,分為印刷術和手抄本。
手抄本價格貴一些。
每卷一千文,折合一貫。
就拿四書五經來舉例。
一本《孟子》全文34685個字,共14卷。
按照大唐物價,想買下《孟子》全文14卷,需要花費14貫。
14貫在大唐是什么概念?
3頭健碩的耕牛加上10匹上好的高級絲綢,也才14貫。
而這……
僅僅是四書五經里的《孟子》罷了。
還有《論語》、《詩經》、《周易》、《春秋》等書籍。
想要全部買下來,至少需要上百貫!
這還只是四書五經。
諸子百家和其他書籍不算。
買書、筆墨紙硯、求學的費用……
林林總總算下來。
尋常百姓,壓根讀不起書!
現在,趙家以1.2貫的“高價”,搜羅各類書籍。
這讓書商和讀書人,喜笑顏開。
他們只需抄錄一卷趙家沒有的書籍,就能輕松賺到一千兩百錢。
最關鍵的是。
他們把手抄本賣給趙家,自己并沒有損失。
書籍的原本,依舊在他們手中。
一時間,書商和讀書人們,帶著手抄本齊聚趙家,希望能小賺一筆。
……
趙氏宅院。
東面小院大廳內。
趙長生正在和爺爺趙凱全,喝茶閑聊。
趙凱全神情有些焦急,說道:“長生,書商和讀書人齊聚趙家。
他們帶來的各類書籍,有許多都是我趙家沒有的。
先前你準備的500貫,恐怕入不敷出啊!”
“阿翁不必擔心!”
趙長生笑著道:“孫兒已經有新的賺錢之道。
即使收羅的書籍,超過一千貫、二千貫。
趙家也能拿出資金收購!”
“那就好!”
趙凱全長舒一口氣。
他知道自己的嫡長孫,能力不凡。
先前的曲轅犁、馬蹄鐵,為趙家帶來海量的財富。
此刻孫兒已有定計。
他便不再多問。
趙凱全撫須笑道:“長生,你如此看重書籍,阿翁非常欣慰!”
趙長生點點頭,緩緩說道:“阿翁,從漢末至唐朝,無論王朝怎么更迭,門閥卻屹立不倒。
如果說歷史是帝王將相的歷史,那這數百年,就是門閥士族的歷史。
士族惜士族。
擁有士族血統的人,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
東晉時期,瑯琊王氏、潁川庾氏、陳郡謝氏、譙國恒氏等士族集團,全都把司馬家的皇帝,當成傀儡一般。
到了唐朝。
這些士族,同樣如此。
五姓七望,看不上自稱隴西李氏出身的李家皇族,甚至不愿意跟他們通婚。
士族為何如此厲害?
原因其實很簡單。
九品中正制,提供了士族壯大的溫床。
這種選拔官吏的制度,基本都由士族出身的人擔任。
導致朝廷官場之上,全都是他們的人。
最關鍵的是。
這些門閥,壟斷者教育資源。
壟斷教育資源,比壟斷官場更加可怕!
當官需要一定的知識儲備,所以士族家庭的孩子,必然受到良好的教育。
類似王羲之,謝靈運等人,能成為著名的文學家,書法家,離不開家族的基礎教育。
士族集團看自己人,那個個是精英。
再看其他人,全都是文盲!
趙家出資收購海量書籍。
從短期來看,興許沒什么效果。
但從長遠來看。
這些書籍,會成為我吳縣趙家崛起的資糧!”
話音落下。
趙凱全附和點頭。
大唐的貴族里,有五姓七望。
五姓七望是指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陽盧氏、隴西李氏、趙郡李氏、滎陽鄭氏、太原王氏。
就連李唐皇室,也懼他們三分。
這些家族,擁有深厚的家學功底,對子孫的教育非常到位,導致他們能誕生源源不斷的人才。
現在趙家出資購買大量書籍。
經過時間的沉淀。
今后吳縣趙氏,也有機會成為赫赫有名的名門望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