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萬全準備,十面埋伏!
- 儒雅隨和的我懟人成圣?
- 我真沒馬甲
- 2044字
- 2023-09-15 00:00:00
“這事嘛,仔細想想,還真沒準……”
周老尚書含混不清嘟噥了一句。
他雖卸任已久,但余威尚在,朝廷上事情自有人向他匯報,他也知道得七七八八。
教坊司中事宜,自然也包括在其中。
準備這《秦香蓮》時,九蓮姑娘也奔走過一陣,很是上心。
“只不過……禮部之中,何時出了這樣蛀蟲?”
目光掃過臺上薛九娘,周老尚書眉頭微皺。
對于王北耀所說的九蓮與戲本關聯一事,周老尚書也沒太過上心。
反正今天正統儒家來的不光他一個,詩會結束之后,這些情報自會有人帶回,一個字都不會差。
他本來就是主動卸任,也無心和小輩們爭奪功勞。
“趙員外郎么?好像是那個叫趙柱棟的……”
周老尚書嘟噥著,在腦海里對上了號。
他記得,在他還在任上時,這趙棟柱還僅僅只有從七品而已。
到了現在,卻已經是正五品的禮部員外郎了?
他卸任至今,不過十幾年而已。
十幾年不短,但要說從從七品升到正五品,還是太快了些。
要按正常途徑,除非立下重大功勞,否則幾乎不可能。
但此人籍籍無名,他對此人也只是有個印象而已,沒聽說對方立過什么大功。
那就只能是走的其他路子了。
禮部要事不多,平日規矩行事即可,本來就沒什么快速升遷一說。
再加上如今之事,事情就很明顯了。
“看來,蛀蟲不止一條啊,都敢這么明目張膽了……”
周老尚書雙眼微瞇。
九蓮一事,旁人聽來沒什么,但他直管禮部幾十年,卻是知曉內情。
教坊司不比尋常風月場所,俸祿薪水不曾克扣。
教坊司中那些姑娘小姐,除了娼籍一事不可更改以外,日子過得還是不錯的。
尤其是九蓮這樣,曾身為花魁,除非極度鋪張浪費,攢下的積蓄不會少。
積蓄不少,又怎么會前腳剛脫去娼籍,后腳又簽下奴籍?
這其中,怕是隱藏著些勾當!
而教坊司姑娘脫籍,非得禮部點頭不可。
這一來二去,其中事情就顯而易見了。
周老尚書抬眼,看向臺上。
臺上,王北耀看著臺下眾人反應,頗為自得。
這條消息拋出,果然引起轟動!
“賈兄到底年長我幾歲,慮事周全,我須多學些。”
他心頭暗道。
原本,他沒準備這么多彩頭。
那些金銀鎮紙,以及文寶,都是賈駿蒼覺得事情欠妥,后面讓他補加上的。
還有剛才那段關于秦香蓮的消息,也是出自對方。
“這一下,你該如何自處?”
王北耀志得意滿,目光投向臺下。
而在臺下,李觀棋則是目光一寒。
如今薛九娘亮相,事情真相水落石出。
難怪他找不到人,原來問題出在這里。
在賈府那個家丁來送請帖時,他就這么感覺。
這事背后,果然是王北耀在搗鬼!
‘沐匣,趙員外郎,王北耀……’
李觀棋拳頭緊了。
對方搞這么一出,就是為了惡心他。
現在直接暴起發難,人不一定能帶走不說,反倒讓對方奸計得逞。
略微思索,李觀棋已經想到對策。
松開拳頭,他面色如常,不悲不喜。
‘這李觀棋,倒是能忍常人所不能忍!’
臺上,王北耀見李觀棋不為所動,有些驚訝。
不過,他倒也無所謂。
他跟賈公子從小玩到大,這賈府詩會就是他的主場。
而且,他本來就是有備而來。
這幾天功夫,他早就派人調查過這李觀棋無數次。
雖然現在,對方在北鎮撫司為官,有些信息不好直接查明。
但從其他方式,卻也能夠略知一二。
無論是在大乾學宮,還是國子監,乃至于其他有名氣的書院,都是查無此人。
這一點,王北耀心里還是有底的。
這李觀棋,就僅僅是在鄉野書院讀過兩年書而已,沒什么學識。
放到眼前這種層次的詩會上,就只有干瞪眼的份。
畢竟這詩會是賈府主辦,請的人自然不一般。
就算最不濟的,那些坐在最靠后的文人,也有不少是學宮出身,或是學宮學子。
學宮的學子,放到一般地方書院,當個先生都是綽綽有余。
這些人作出來的詩,哪怕只是倉促即興,也足夠碾壓李觀棋了!
甚至,為了確保萬無一失,他還準備了一個后手。
臺下賓客中,有幾個是他專門安排的,專門作詩擠兌李觀棋。
除此之外,他還準備了一人,相貌極丑。
要是詩會上沒有什么佳作問世,就由此人背出準備好的詩稿,牽得九蓮歸。
心中思索著,王北耀洋洋自得。
而在臺下,眾人受了這幾輪彩頭的刺激,一個個都對著自己面前案桌苦想。
先前議論聲漸消之后,再無人說話。
一時間,這湖心涼亭安靜下來。
片刻之后,前排座次靠后,有一人出聲。
“在下才疏學淺,聊作小詩一首,權當拋磚引玉!”
那人哈哈笑道,沒什么拘束。
李觀棋抬眉看去,卻是剛才敬過他酒那個吏部周旭。
“碧水潺湲潤花林,蓮池碎影古亭深。花開萬瓣香如夢,倚欄憑覽畫中心。”
周旭環視一番,目光停在岸邊,沉吟片刻,而后念道。
眾人順著他目光看去,頓時明白過來。
在這一方湖中,有水蓮盛開,周旭就是以此作詩。
“七絕一首,獻丑獻丑。”
周旭吟完,朝著四周拱了拱手,笑著坐下。
而后,周圍響起稀稀拉拉的叫好聲。
“周兄這詩,可是名為詠蓮?可謂傳神,好詩!”
“哈哈哈,周兄才高,詠這蓮花,惟妙惟肖。”
有幾人開口恭維,大多座次比周旭靠后。
至于座次最前的那三位,則微微搖頭。
他們三人飽讀詩書,眼界比其他人高上太多。
周旭的詩并無什么出彩之處,對仗也不算工整,勉強能說是中規中矩。
連同屬禮部的郎中馮切,也并未夸贊什么。
這詩水平就那樣,肚里稍微有點墨水都能看得出來,他也不會刻意去抬高。
同出儒家王脈,周旭有多少本領他一清二楚,本來也沒指著靠對方去爭奪名頭。
而在臺上,王北耀卻是面露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