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不簡單的駙馬案
- 儒雅隨和的我懟人成圣?
- 我真沒馬甲
- 3546字
- 2023-09-09 00:00:00
關于節度使走私一案的卷宗很多,裝了滿滿一筐。
查看之下,李觀棋頓時發現不對。
一開始他還沒注意,看完卷宗,才發現問題所在。
卷宗之中,倒賣皇家軍械,得利由三方分潤。
其中,外戚方猛竟然拿了大頭,占足足五成。
駙馬上官麟次之,占了三成。
至于西域節度使關鎮江,卻是只拿了兩成。
‘這走私的分成與價格……不對勁!’
李觀棋略微皺眉。
按說在這走私一案里,關鎮江應該是最重要的一環。
畢竟,他身為節度使,鎮守西域,唯有他才能打開走私渠道。
就算是受了方家脅迫,也不應該只拿這么一點。
‘或許正是因此,他才沒被從重處理?……不對!’
李觀棋翻看卷宗,不斷猜測。
此刻,李觀棋回頭來看,這駙馬案整件事從頭到尾,都有些古怪。
明面上處理的很好,駙馬、公主、外戚,該被懲處的都被懲處了。
但是,恰恰就是因此,顯得很不尋常!
細看這處理結果,該輕的輕,該重的不重。
按理說,如果是真的和六公主沒有干系的話,她怎么都不應該殺上官麟。
反而是應該全力調查,以撇清與此事的關系才是。
畢竟,這是通敵判國的大罪!
就算她身為大乾公主,不會落得方猛那樣下場,但也不值當!
三司會審案上,強行出手殺上官麟,是什么目的一眼就能看出來。
日后朝堂之上,單憑這一點,就完全可以成為別人攻訐她的把柄!
更何況,三司會審的結果放榜公布在大理寺門前,百姓都可以看到。
這一下,就把自己的名聲全都敗壞光了。
‘六公主不惜名聲,要保住的秘密……是什么?’
李觀棋面色凝重。
六公主出身皇室,又名聲再外,不可能是蠢人。
但她卻不惜落下話柄,也要殺上官麟滅口!
這其中,充滿蹊蹺。
‘還有那關節度使……’
李觀棋自語一句。
這也是他最開始疑惑的點,對關鎮江的判罰有些過輕。
這些秘密,是否會隱藏在卷宗之中?
“等等,這銀錢不對,除了軍械和茶葉……這里面,還有其他東西!”
突然,李觀棋心頭一驚。
按走私分成查抄的錢,和賬本對不上!
上官麟走私軍械,得利在七百萬兩上下。
他分到的是三成,那總數就是兩千三百余萬兩。
方家那邊,按賬本記載來算,是一千一百六十多萬兩,數量對得上。
關鎮江那邊的賬目,如果按兩成算,應該是將近五百萬兩。
可實際上,節度使那邊交出來的金銀,卻是有兩千四百萬兩,比總數還要多上一些!
‘除了軍械……還有其他!’
李觀棋眼前一亮。
先前,公仲那句沒頭沒尾的話,以及指揮使專程讓他看卷宗,可能都是或多或少的暗示。
仔細查看之下,他才發現此案更深處的關節!
此刻,李觀棋又想起當初查看上官麟生平時,那句【此后三年,上官麟雖未拜官,但憑借倒賣宮廷內庫中軍械及物資,共賺取白銀逾七百萬兩...】
軍械及物資...
李觀棋心頭震動,他似乎找到了什么了不得的盲點!
有什么東西,混在了軍械之中,被倒賣出去...
并且,這件事無論是名義上的主使人外戚方猛,還是上官麟這個執行者,都不知曉!
李觀棋在卷宗中挑挑揀揀,撿出與關鎮江相關的幾卷,重新仔細查看。
看了些許,李觀棋不由面色微變。
‘這位關節度使……隱藏真深!’
之前粗略看去沒有注意,細看之下,李觀棋才發現其中貓膩!
不光是賬目上錢財。
對方出動的人員,運貨的車馬,乃至于行動時間,其中都有些蛛絲馬跡!
“走私者將軍械藏于車轍之中,往常一次交貨,需出動五十輛馬車,可在第三年、第四年、第六年的頭次交易,卻出動了五十五輛,多了五輛……”
“按照雙方約定,私茶交易每月一次,軍械交易每三月一次,時間隨機。但在第四年,第五年,第七年的最后一月,關鎮江的人手卻派出去兩次……”
李觀棋心中一震,卷宗嘩嘩翻動。
這些情況,在關于方猛,以及上官麟的卷宗中,都是只字未提。
也就是說,這些操作,很可能是關鎮江瞞著方家和駙馬兩方,偷偷進行的!
“按關鎮江那邊的供述,說是貨款出了問題,派人去核對,但事實……可能不是這樣!”
看完所有卷宗,李觀棋有種恍然大悟之感。
要是光憑其中一兩點,還發現不了什么。
但要是將所有細節都連起來,再加上李觀棋在三司會審現場看到的那一幕,信息就足夠了!
這回,一切都說得通了!
走私軍械一事雖是上官麟挑起,但他卻只是個棋子,根本不知道真相!
連帶著外戚方猛,和上官麟也是同樣級別,只是牟利,并不了解內情。
在這兩人之下更深一層,是六公主與關鎮江!
這也能解釋了,為什么六公主寧愿讓自己不利,也要掌斃上官麟。
明面上是要滅口,怕上官麟說出對她更不利的實情。
可那只是個障眼法而已,實際上,是為了掩蓋更深處的真相!
在這一前提下,六公主與關鎮江立場相同。
‘在公主與節度使身后,還有一位最終執棋者……’
如果六公主就是幕后最深處的人,她斷然不會自己出手殺上官麟。
對她更有利的做法有很多,她行此舉,就是舍棄了她自己的名聲,來保全那個幕后人物。
“呼……”
李觀棋長出一口氣,額上都有冷汗流下。
至此,關于駙馬案的探查可以告一段落了。
借著這些卷宗,他得以一窺駙馬案背后真相的冰山一角。
首當其沖的駙馬上官麟與外戚方家,是最外一層的幌子。
一旦出現問題,立刻就會被當做棄子丟掉。
六公主與節度使關鎮江,是第二層的中堅力量,負責保證穩定。
在他們之下,還有一位幕后人物,潛藏在第三層,主導整個軍械走私!
至于那個幕后人物是誰?
李觀棋搖了搖頭,不再去思考。
他雖升任總旗,但月俸不過十兩銀子。
涉及千萬兩白銀,以及封疆大吏,當朝公主的驚世大案,里面水不知道有多深。
就算有什么想法,也得等顏仲卿回來再說,才算穩妥。
放下卷宗,李觀棋開始安排其他事務。
總旗職責,除開不定時的外務以外,就是日常調配下屬輪值或駐守,倒也不太繁忙。
…………
如此過了兩日,顏仲卿還是未歸。
這兩日間,李觀棋倒是將自己幾個下屬秉性摸了個透亮。
小旗寧珠有些小聰明,但做事本分,從不出格,算是靠譜。
校尉力士包永年,齊俊杰,謝茂德,張偏這四個,則是做事的人,武勇有余,變通略缺,不過也還算好用。
整個北鎮撫司的局勢,他也看了個大概。
北鎮撫司,以正三品的指揮使顏仲卿為首,下有正四品同知,正五品僉事,正六品鎮撫各兩人。
同知官位更高,常不在司內,負責北鎮撫司各個分部,需要到處奔波。
因此,指揮使之下,就是僉事、鎮撫,組成北鎮撫司高層。
高層下面,則有千戶、百戶、總旗三級。
在北鎮撫司中,總旗一般依附于各個百戶,百戶則依附千戶,各個千戶勢力不同,互相制衡。
之前針對自己的總旗孫正茂,就依附于一位老千戶,近幾年正謀求升任。
至于李觀棋自己,則并無派系。
或者以旁人眼光看來,算是顏仲卿的嫡系。
“今日午后,該是林玉蓮那對母女歸來之期。”
擱下手中筆,李觀棋自語一句。
先前駙馬案畢,他直接平反,恢復自由身。
至于林玉蓮母女,則是暫留在大理寺幾天,協助調查。
到了今日,駙馬案諸事皆畢,也該歸來了。
李觀棋活動了下筋骨,起身出門。
總旗事務不忙,晌午之前就辦完了,倒沒什么怕耽誤的。
算算時間差不多,他到馬廄牽了匹馬,直奔大理寺。
在大理寺門口等了片刻,就見林玉蓮母女二人出來。
“觀棋小哥,連累你了,對不住!”
再見李觀棋,林玉蓮臉上悲喜交集,就要下跪。
顯然,她在大理寺這些時日,先前的事情多少也聽說了些。
“鄰里一場,說這些干嘛。”
李觀棋眼疾手快,攙住對方。
“之后有什么打算?”
聽得李觀棋發問,林玉蓮黯然搖了搖頭。
她砸鍋賣鐵進京,日子早過不下去了,就是想著爭口氣,沒想到會有現在這一出。
之后怎么辦,她也沒想過。
“這好說,我先前答應的所有,全都作數。”
空靈縹緲的聲音自后方傳來,一個素衣身影走近。
卻是守孝的六公主,也來親自迎接這對母女。
李觀棋瞥了一眼,恰好與六公主目光對上,兩人卻都并未說話。
“觀棋小哥,這,這我該怎么辦?”
林玉蓮有些慌亂,扯了扯李觀棋衣襟,低聲問。
她說到底只是個普通農家女人,進了城本來都是提心吊膽,更遑論當面碰上當朝六公主?
“無妨,該吃吃該住住,人家愿意給,那就收著。”
李觀棋笑道。
林玉蓮見李觀棋這么說,只得戰戰兢兢接下。
交待完事情,六公主當即反身離去,一點不拖沓。
盞茶功夫,就有下人送來地契金票,和六公主說的一般無二。
“觀棋小哥,我母女兩個要不還是回平安縣,這奉陽住著,總覺得不安穩……”
林玉蓮還是有些局促,忐忑不安。
“何必?駙馬案鬧出這么大風雨,你母女二人越在這皇城,越安全。”
李觀棋勸了一句。
實際上,他自己清楚。
駙馬案已經塵埃落定,至少對這母女二人而言,已經沒有任何危險了。
而且,隱藏在駙馬與方猛之下那一層的人,也不會允許林玉蓮再出問題。
到了現在這一步,事情已經應該結束了!
“小哥說的是……那個,這些日子太麻煩你了!我待會去那屋子,收拾完,做一頓飯!小哥要是不忙的話……便留下吃些?”
林玉蓮有些局促。
她沒有忘記,當年那個父親牽回來的怯生生的小娃娃,如今已經是八品的大官了,比縣令還要大!
“好啊。”
李觀棋含笑答應,記憶里平安縣家鄉飯的美味涌上,讓他有些意動。
兩人正說著,就見寧珠騎著快馬匆匆趕來。
“李大人!教坊司……教坊司有人傳信給您!”
寧珠氣喘吁吁,飛身下馬,顯然趕得很急。
李觀棋接過信,展開一看,頓時面色微微一變!